琪琪是個非常敏感的女孩,只要聽到有人提到她的名字,她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
又在說我壞話了!
于是她就會表現(xiàn)出不高興,有時還會發(fā)脾氣,把東西扔在地上。本來人家并沒有說她不好,可這樣一來,人家就會說:
你看你怎么脾氣這么怪,我們又沒有說你什么!
而琪琪就會因此更加確信人家對她有惡意,當(dāng)面就說她脾氣怪,背地里一定是更不好的話了。一來二去,琪琪和大家的關(guān)系就越來越處不好了。
像琪琪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他們心理非常脆弱,也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并且總是把別人的無意往壞處想,成了一個說不得也開不得玩笑的“難搞”孩子。他們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不少大人,對他們的“玻璃心”也常常感覺束手無策。
如果你家也有這樣一個孩子,怎么辦?
有些家長說:這么嬌氣、這么作,還不是慣出來的?打一頓,以后就沒這毛病了!
其實,這種說法還真冤枉了他們。
恰恰相反,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往往是因為從小得到的愛太少,或受到家人的不合適對待而造成的。
這是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低,或者說是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
不能自我肯定,就會非常在意外界的聲音,又因為低自我價值感,所以又會把這種感覺投射到別人身上,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受別人歡迎的,于是懷疑別人說自己的時候,一定都是負面的評價。
一個人擁有低價值感是非常痛苦的,他覺得自己不受歡迎,就會以敵意的方式看待別人,這樣整天生活在敵對的世界中,只會感覺到痛苦。而他們的敵意也會引起別人敵意,就產(chǎn)生了惡性循環(huán)。
所以,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獲得幸福的一個必備能力。
那么自我價值感的來源又是什么呢?
影響一個人自我價值感的因素主要有三個:父母、周圍環(huán)境和自我認知。
一、父母
孩子最初的自我價值感來自于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和評價,在生命早期,父母對孩子接納和肯定,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受歡迎的,是值得被愛的。反之,如果父母表現(xiàn)出不耐煩、或?qū)⒆诱疹櫜缓茫⒆泳蜁X得自己不受歡迎,甚至是別人的累贅。這就是他低價值感的原因。
二、周圍的評價
比如身邊的伙伴、同學(xué)和老師的積極評價,也是孩子自我價值感的一個來源,反之,大家對他的評價常常是否定和消極的,孩子就會低價值感中。孩子越在乎的人的評價,對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影響越大。
三、孩子的自我認知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客觀和穩(wěn)定的自我認知,那么,他就不會那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也就是他沒有那么敏感。另外,一個能夠自我肯定的孩子,也不會那么容易受傷害。
所以,要讓孩子形成高自我價值感,就要從以上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讓孩子學(xué)會自我肯定,父母要無條件接納孩子。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因為,拿孩子同別人比較,就是在否定孩子本人的價值。
其次,尊重孩子的感受。
感受是一個人對自己最真實的一種情感體驗,如果連這種體驗都被否定,其實就是在否定孩子本身,他就會產(chǎn)生自我懷疑,不相信自己的感覺。這樣,他的內(nèi)在人格塑造就無法順利完成,無法形成自己完成的內(nèi)心系統(tǒng)。
這樣的孩子內(nèi)心沒有力量,最容易受外界聲音的干擾和控制。
第三,學(xué)會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是對孩子能力的一種最大肯定。而感覺到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是有用的,是孩子內(nèi)心力量和價值感的一個重要來源。
能力是在嘗試和鍛煉中形成的,要多鼓勵孩子嘗試探索,在他力所能及的事上,放手說孩子去做。
有些家長總是擔(dān)心孩子辦不好事,不愿意給孩子機會,這樣,孩子的能力只能漸漸萎縮。只有信任,才能放手,孩子的能力才會越來越強。另一方面,孩子很容易受大人的言語和態(tài)度的暗示。這就是為什么,越信任孩子,孩子也會表現(xiàn)出令人信任。
如果不信任孩子,孩子也會懷疑自己,進而也懷疑他人。
首先,告訴孩子,不要被別人的評價和決斷誤導(dǎo)。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和優(yōu)勢都不一樣,別人說的不一定是正確的或適合自己的,只有自己體驗的才是最真實的。
所以,這就需要多讓孩子體驗,體驗多了,孩子才會知道自己最喜歡做什么、擅長做什么,做什么事最快樂,讓孩子學(xué)會看見自己的心。
這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開始。
其次,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
所以,有不足之處很正常。同時,多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并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點。這樣,孩子就會比較客觀的認識自己,并不斷從做擅長的事中獲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關(guān)注點放在自己的成長上,而不是外界的評價上。
這就需要大人用堅定的愛提供孩子安全感和力量支撐,打擊和否定,只會讓孩子虛弱。
另外,父母的情緒穩(wěn)定,也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所以,大人不要在不開心的時候拿孩子出氣,否則孩子會認為大人的不開心是自己的錯誤引起的,這樣,他常常要為大人的負面情緒負責(zé),活在一種負罪感和自我懷疑的狀態(tài)中。
每個孩子都是非常在意大人的情緒的,認為父母生氣是因為自己的錯。所以,如果大人不高興了或吵架了,要告訴孩子不是他的錯。并在事情結(jié)束后及時安慰孩子,如果不小心誤傷了孩子,記得及時歉意,并澄清原因。告訴孩子“我們是愛你的”。
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和有價值的,同時學(xué)會不因別人的原因而產(chǎn)生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