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毛天哲:周作人的文抄公體

在周作人研究中,有一個問題歷來懸掛未決,那就是對于周作人晚年文章,尤其是那種往往通篇用大量引文聯(lián)綴而成的文章,被人嘲為“文抄公”的文章,究竟該如何評價。有人說周作人是文抄公,證據(jù)很多。最大的證據(jù)是他自身的文章,文中古書繚繞,所引古書文字有時竟超過周作人本人的文字。 

我認為這個評價是偏頗的,至少也不算是公允的。周作人在這一點上倒不多為自己辯護,只是認為自己并非一味糊抄,而是“披沙揀金”般的篩選,付諸于文章,結緣于讀者。他說過一旦其實讀者把他那筆記的筆記當做抄本讀也一樣能得到好處的(大意如此)。

周作人《苦竹雜記·后記》論及抄書有云:“……不佞之抄卻亦不易,夫天下之書多矣,不能一一抄之,則自然只能選取其一二,又從而錄取其一二而已,此乃甚難事也?!?/p>

在晚年致鮑耀明的書信也曾說:“語堂系是舊友,但他的眼光也只是皮毛。他說(我)后來專抄古書,不發(fā)表意見,此與說我是“文抄公”者正是一樣的看法,沒有意見怎么抄法?如關于“游山日記”或“傅青主”(皆在風雨談內),都是褒貶顯然,不過我不愿意直說。” 

錢鐘書在文字中,多少也譏笑過周氏的文風,但我讀他的《管錐編》,好似也能找到兩人相近的地方。有些人嘗譏錢氏“掉書袋”、周氏“文抄公”,其實都是無所依托的淺顯評說。他們這類人鄭重其事地把一堆文字垃圾高舉過頂,竟自以為是文學作品,直起可愛的嗓子嚷嚷:“我可是原創(chuàng)!”人們禁不住要問:原創(chuàng)什么?——原創(chuàng)垃圾!這些炫耀自己思想的“新穎”和“獨創(chuàng)”的所謂“原創(chuàng)”作者們,自身也就像自以為身著新裝的皇帝,一路傲慢地走著,卻不知自己身上本就是光脫脫的。

參透這一點,“掉書袋”、“文抄公”們的可愛以至可敬便不言自明。敢于把自己思想所由來的軌跡一一昭示出來所需的不僅僅是表達的勇氣,更需要的是來自學術本身的自信和底蘊。從獵書者角度看,這類貫于一絲不茍引經(jīng)據(jù)典的學者著述中的引文和腳注便成了價值不菲的“獵書”指南或向導。

沈尹默寫給周作人的墨寶 

現(xiàn)代以來,倘論及讀書札記類的寫作,都不由地要談到苦雨齋主人。這很類似章太炎之于學術,魯迅之于小說。在文化的深層結構里,他們給后人的暗示,是不能小視的。在被喻為邊緣化的知識群落里,苦雨齋的影子是濃厚的。喜歡性靈小品者,是那么眾多。我在張中行、鐘叔河、鄧云鄉(xiāng)、舒蕪那里,都能感到周氏的遺韻。周作人對讀書人的影響是內在的,你讀一讀黃裳,難道看不到知堂的情調?在董橋、谷林等人的身上,也有“文抄公”的神采吧? 

其實抄書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是看了十冊八冊難以抄下一段值得下筆的東西,因為這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哪能是斷章取義胡亂抄啊,也是非具慧眼不可的??梢娨斠粋€高明的“文抄公”絕非易事,不僅須勇氣,毅力和開通的觀念,更須博學強識和遠見卓識。引書人人都會做,但是引書引到周作人這個境界的太少太少。引書之人的文字往往被所引文字所吞沒,大才如李敖者,也不能免。而周作人的文字不但沒有被吞沒,反而破所引文字之繭而成蝶,有如暗夜珍珠,發(fā)出奪目的思想光輝。 

周作人是個讀書萬卷的人,他一輩子讀了多少書,他自己也沒做過統(tǒng)計,別人也沒能專門的研究,只有天知道。據(jù)說周作人南下,周恩來特批一車廂給他運書。再看他讀的書,也真是驚人。古今中外,無所不有。周作人一九四四年給自己作了一個總結,寫了一篇《我的雜學》,收在《苦口甘口》里,凡二十節(jié),共四十頁,是所有文章中最長的。從小時候讀《儒林外史》談起,一直談到佛經(jīng),但主要是談自己受的外國影響。第十八節(jié)寫:“我的雜學如上邊所記,有大部分是從外國得來的,以英文與日本文為媒介,這里分析起來,大抵從西洋來的屬于知的方面,從日本來的屬于情方面為多,對于我卻是一樣的有益處?!敝茏魅耸莻€讀書人。讀書人有三種,一種是讀書萬卷,全無心得;一種是書沒讀幾本,全是心得;第三種是讀書萬卷,有些心得。周作人是屬于第三種的,也是我欣賞的那一種。 

研究院式的作品固覺無意思,但我頗覺得周作人的文抄公體甚是可愛。這里所說的“文抄”,即是指“一篇之中主要是大段抄引古書的文體,所謂‘文抄公’的文體?!倍∏∈沁@類“文抄公”文體是周作人所獨具備。不僅是內容上的‘六經(jīng)注我’,連引用來的古人文章也像是周作人的文章。他晚年這類文抄公體文章極蕭寥閑遠之致,讀起來正是一篇貫穿著周作人特色的文章,可謂古今未有的一種創(chuàng)體。這一類的文章正可以表現(xiàn)他讀書廣博而淵深,那一兩句的評語也不容輕看,其與所抄文字相映發(fā),涵義漸顯,耐人尋味。 

有人認為,“周作人的抄書之作,同是通篇黑壓壓一片的引文,而其文章布局,曲盡變化之妙。有的是連類抄引,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峰回路轉,變化多端,似乎有些東拉西扯,卻令人興味盎然,欲罷不能,讀過之后,只感到扎實和豐滿,絲毫不覺其貧薄松散。有的是橫向并列的抄錄,需要更完整的學問,但總保持著雅趣與可讀性,異于一本正經(jīng)的沉悶的學術論文,在夾敘夾議的行文之中,所抄之書有的成了‘敘’的內容,有的代替了‘議’的作用。此外還有種種抄法,每種抄法又可以有各不相同的運用”。此論頗為獨到和中肯。 

沒錯,文學創(chuàng)作倡導的是要有獨特的眼光和新穎的思想。不過就一個“新”字,還是無法強求的;沒有厚實的歷史知識和文學修養(yǎng)也就無法奢談求得這個新字,僅憑一身蠻力是捏不出一支“新”的繡花針的,因為新意大多僅僅是妙手偶得之,或自以為新,其實卻不新的,我們的先人早已有過闡述,一味求新立異更是有害無益。在這種情形下,我看還不如學學周作人的“文抄公體”,于己于人還算有點益處。 

2005年1月19日撰稿

2009年12月29日修訂

毛家小子天哲寫于浙江金華

來源:騰訊空間 作者:毛天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不如做個“文抄公”
周作人的“抄書”
3本文豪流小說,靠抄書也能走上人生巔峰,文好可破一切套路
【書物】2017年5月師友贈書錄
“文抄公”的真貨色
袁良駿:錢鍾書兩評周作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