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留言說“運動讓我食欲大開,怎么辦”,如果沒猜錯的話,大概是“我運動了,但也更能吃了,減肥效果不好,我該怎么辦?”
嘗試過跑步減肥的朋友都知道,跑步消耗的卡路里確實不多。例如1小時跑10公里,可消耗800大卡左右,而200g蛋糕和200ml的可樂,也是800大卡左右,并且吃掉這點東西,10分鐘都用不到。
跑步消耗不大的同時,還特別容易補回來。很多開發(fā)減肥產(chǎn)品的公司,會抓住這一點鼓吹“運動無法減肥”的論調(diào)。
事實上,這些人把運動減肥看的太簡單了,運動與減肥之間的能量代謝,不是一道簡單數(shù)學題。運動之后,給身體帶來的良性走向,不僅僅是卡路里的變化……..。
跑步雖然消耗的卡里路不多,但卻可以提高新陳代謝,持續(xù)跑步一段時間,身體會適應這種節(jié)奏,即使跑步結(jié)束了,之后的幾個小時里,你的新陳代謝仍會處在較高的水平。
意味著,同樣是坐下看電視,運動后的人會比不運動的多消耗一些卡路里,然而這部分的消耗是隱形的,減肥公司并不愿意提及!
另外,基礎代謝水平也和一個人的肌肉含量有關,肌肉含量越高的人,每天能消耗掉的熱量也越高
但現(xiàn)在很多人追求快速減肥,比如節(jié)食,會導致身體的水分、肌肉和脂肪同時下降。其中水分和肌肉的損失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正確的瘦身是減脂,而不是簡單的減重。
而運動,在減肥期間,可以幫助我們保持住肌肉率。很多耐力運動,也可以適當提高肌肉的含量。
一個人激素水平紊亂,很難持續(xù)有效的減脂。這也是很多人努力地減肥,卻容易反彈,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就拿胰島素來說,這個激素有個外號,人稱“肥胖激素”。它幫助細胞吃掉血糖,也會促進脂肪的合成。
當人體細胞對胰島素不夠敏感時,胰島會釋放更多的胰島素來幫助細胞吃掉血糖,同時也更加促進脂肪的合成,并限制脂肪的分解。
因此要想持續(xù)地減脂,需要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避免過多的胰島素分泌。
運動,幫助人體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維持平穩(wěn)的激素水平。特別是抗阻運動,比如俯臥撐、引體向上、推舉啞鈴、杠鈴等。
毫無疑問,運動是可以減肥的。但回想一下,我們會經(jīng)常遇到,很多人為了減肥而開始運動,但收效甚微,還有一部分人一時瘦下來了,可一旦停止運動,體重很快就反彈了。
在減肥的路上,運動為我們提供了諸多加成,但我們要先鏟除造成肥胖的根因。
在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與胰島素的關聯(lián)最為密切,它們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
但有的碳水化合物會快速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比如飲料、蛋糕、面包;有的會慢一些,比如蔬菜、全谷物。
吃了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由于胰島素大量分泌的關系,血糖則快速降低,引起大腦發(fā)出“饑餓信號”,促使機體進食,從而攝入更大的熱量。
因此,區(qū)分的食物升糖的高低有一個可參考的標準——GI值(血糖生成指數(shù))。
GI值,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
GI值高的食物,引起血糖上升較快,胰島素分泌增多,容易促進脂肪合成;GI較低的話,血糖上升緩慢,胰島素分泌平穩(wěn),脂肪會分解提供熱量。
把食物按GI值 分類:
GI值<55,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
GI值(55-70),中升糖指數(shù)食物
GI值>70,高升糖指數(shù)食物
因此,GI值可以用來衡量一個食物是否適合減肥的標準。
減脂過程中,并不是減掉所有碳水化合物,而是要減少高GI值主食以及含有添加糖的加工食品。
當然,如果你運動強度過大,消耗過多,那么高GI值的食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消耗吸收快,可以快速補充失去的糖分。但是從運動減脂的角度去考量的話,適當運動 低GI值的食物,會是一個健康減脂的好搭檔。
全國已超過60000 教練關注Linkline學習分享
歡迎點擊關注實時免費課程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