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是最大的國家: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
成吉思汗及其后繼者在25年的時間里,以總數(shù)不到20萬人的軍隊,先后滅亡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wěn)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占當時世界有人類政權區(qū)的五分之四,而版圖最大時期面積接近4000萬。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貴族世家。約在1170年,其父也速該被塔塔兒人毒死,也速該的遺孀月倫領著鐵木真和他的幾個弟弟度過數(shù)年艱難生活。少年時期的艱險經歷,培養(yǎng)了鐵木真堅毅勇敢的素質,使鐵木真從苦難中崛起,逐步擔當起歷史賦予他的重任:使他由一個弱小部落的首領,成為統(tǒng)一蒙古、統(tǒng)一中國北方、征服歐亞大陸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后人難以比肩的戰(zhàn)爭奇才。他逢敵必戰(zhàn),戰(zhàn)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除十三翼之戰(zhàn)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敗績。”“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zhàn)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于腳下。”“什么人才能稱得上戰(zhàn)神?惟有成吉思汗!”.再看一下成吉思汗的后繼者:
大皇后孛兒臺生子四人:
長子術赤,為欽察汗國諸汗之祖;
次子察合臺,為察合臺汗國諸汗之祖;
第三子窩闊臺,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
第四子拖雷,后人為元代和伊利汗國皇室。
忽蘭皇后生一子闊列堅,后裔入元封河間王。
虎父無犬子,就連桀驁不馴的軍事奇才拿破侖提起成吉思汗也自嘆不如,“能夠使自己民族凌駕于世界其他所有民族之上,并且后繼者團結一致為帝國效力的,唯有成吉思汗,我自嘆不如。”
各國學者雖然對成吉思汗的評論各異,褒貶不一,但在兩點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功者,是對人類歷史產生過最大影響的人。上個世紀將要結束之際,美國、日本等國發(fā)起了評選千年偉人的活動。全球頗有影響的媒體《華盛頓郵報》發(fā)布了評選結果,列成吉思汗為“千年風云第一人”。成吉思汗留給后人一種民族的自豪。成吉思汗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英雄人物。西方學者稱成吉思汗為“全人類的帝王”;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成吉思汗為中國的統(tǒng)一打下了基礎,并由他的子孫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1211年,新疆各地歸屬中國版圖;1247年,西藏首次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76年,結束了云南長期割據(jù)于中央政權的局面……從此,分裂四百多年的中國實現(xiàn)第四次大統(tǒng)一,打破閉塞狀態(tài),真正登上了世界歷史舞臺。這充分說明:中國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孫中山先生說:綜觀歷史,元朝時期遠比中國最強盛時期更強大了。成吉思汗為中國的大統(tǒng)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以說沒有成吉思汗就沒有今日的中國版圖。史學家陳高華說的好: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在于為中國歷史增添了光彩。
愛國的中國人,不管屬于哪個民族的,都在企盼祖國更加強大,中華民族更加興旺發(fā)達。當然,希望中國強大,并不是在煽動民族情緒,更不是鼓吹民族沙文主義。我們相信,希望中國強大,這不只是中國人的強烈愿望,也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下面先說一下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釣魚山事件。
釣魚山在四川與重慶的交界處,位于重慶境內合川市(縣級市)合陽鎮(zhèn)的嘉陵江東南岸,海拔只有300來米,整座山占地亦不過2.5平方公里,大約也就小半個西湖那么大的一點地方,可以說,它只是中國西部內陸地區(qū)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偏僻小山頭。但是在700年前,這里發(fā)生了一件改變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的大事,深深地影響了此后數(shù)百年的世界格局,這么說,絕對沒有一絲一毫的夸張。對,歷史就是這么奇怪,當時間走到1259年夏天的時候,這個位于合川郊外的小山頭竟然掌握了這個世界上從國王到奴隸的無數(shù)人的命運。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號稱可以改變世界幾百年歷史格局的驚天動地的大事呢?這要先從當時的世界形勢談起。
當時中國南方是由南宋統(tǒng)治,中國北方,蒙古人興起,已經先后滅掉了西遼、西夏、金,形成和南宋對峙的局面。在歐洲,處于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但是十字軍東征的高潮已經過去,法國是加佩王朝的路易九世統(tǒng)治,英國是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在位。希臘和小亞的拜占庭帝國暫時被十字軍建立的拉丁帝國取代,統(tǒng)治不穩(wěn),希臘人馬上就要復辟了。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已經式微,北非埃及剛剛進入馬木留克王朝。東歐和中亞的廣大地區(qū)在蒙古人的兩次西征中先后遭到打擊和征服,中西歐和西亞也馬上要面臨蒙古人的威脅了。1251年,經過激烈斗爭,蒙哥即位,成為蒙古大汗,他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兒子。蒙哥汗即位后立即著手進行蒙古歷史上的第三次大規(guī)模西征,西征主要由他的弟弟旭烈兀指揮,而他自己則著手準備滅掉南宋,“世界大戰(zhàn)”開始了。
蒙哥的意圖是先征服當時地處云南的大理國和交趾地區(qū)的安南,形成對南宋王朝的包夾之勢,然后從南北同時進軍,滅掉南宋。1252年蒙古軍隊在忽必烈的帶領下順利平定大理國,再經過準備,1257年,蒙哥汗開始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對南宋戰(zhàn)爭,準備一舉滅掉南宋。蒙古軍隊兵分四路,其中一路由蒙哥汗自己帶領蒙古大軍主力從陜西入四川,由西往東打,待會合其他幾路后合兵攻打南宋都城杭州。各路大軍作戰(zhàn)一直都較為順利,但當蒙哥率領的軍隊到了合川釣魚山下,卻遭到了宋軍的頑強抵抗,蒙古大軍的腳步被絆住了。
宋軍經營釣魚山多年,上面修建了完善的防御工事,還把合州的州治移到山上,相當于在山上的一個城市,有十多萬四方逃難來的百姓居住。釣魚山山上比較平坦,可以種糧食,還有飲水,具有一定的自給自足能力,另外宋軍儲備了充足的糧食,早就作了長期堅守的打算。守將王堅作戰(zhàn)勇敢,指揮得當,是了不起的軍事家。蒙哥軍隊猛攻五個多月,損失很多將士,但始終無法拿下這個小城。這期間蒙古軍隊想了很多辦法,用各種精良的攻城器具,同時也進行誘降活動,但宋軍作戰(zhàn)勇猛,意志堅決,蒙古人始終沒有任何進展,釣魚山的守軍牢牢地牽制住了這一路的蒙古大軍。再看其他幾路蒙軍的進展,都很順利,忽必烈已經打到長江一線,兀良合臺更順利,從交趾、廣西一路打到長沙城下,只有蒙古大汗自己所率的主力被絆在釣魚山下,本來如果能順利會合,這次傾全國之力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滅亡南宋。情況發(fā)展到這一步是蒙古軍隊所沒有想到的,軍隊的將領恐怕已經覺得這不單純是個軍事問題了,而且還關系到面子問題了,如果拿不下這座城池,實在是臉上無光,蒙哥汗自己也是憤恨不已。雖然軍事會議上有將領建議放棄這座無關緊要的城市繼續(xù)東進,但遭到絕大多數(shù)將領的反對,蒙哥自己更不同意。此前攻無不克的一代天驕家族哪能受此大辱,不拿下絕不放棄,并且蒙哥親自到前線率軍突擊攻城。這時候,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守城的宋軍竟然擊斃了在山下督戰(zhàn)的蒙古大汗蒙哥!確切的說是宋軍炮火發(fā)出的飛石重傷了蒙哥汗,由于傷勢嚴重,蒙古大軍被迫撤兵,蒙哥就死于釣魚山下不遠的北溫泉,臨死前他留下遺言,將來攻下釣魚城后一定要屠城。
正是蒙哥之死改變了世界格局。東邊已打過長江的忽必烈聞訊后立刻揮師回北方去爭奪汗位,兀良合臺的部隊也從長沙北返,南宋因此又延續(xù)了差不多20年。此時旭烈兀的西征大軍更是勢如破竹,已打到萬里之外。1255年抵達中亞的撒馬兒汗,1256年攻滅位于伊朗的木剌夷國,1258年2月攻占巴格達,處死了末代哈里發(fā),滅亡了存在500多年的阿拉伯帝國,隨后又進攻敘利亞,1260年攻占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緊接著進抵巴勒斯坦,準備進攻埃及,同時旭烈兀又派遣郭侃橫渡地中海攻占了塞浦路斯等國。就在這時,由于埃及消息閉塞,對蒙古人的軍威一無所知,因此去埃及勸降的三個使者一個被殺,兩個被剃了頭發(fā),刮了胡須趕了回來。根據(jù)蒙古風俗,度發(fā)割須是草原騎士最大的恥辱,因此我們不難想象接下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而蒙哥的死訊傳到了旭烈兀那里。以為進攻埃及做好充分準備的旭烈兀為了爭奪蒙古大汗的位置,停止了向非洲和歐洲的進軍,除留少量部隊外,自己率領主力部隊東歸,蒙古汗國的第三次西征結束了。而埃及在蒙軍撤退后趁機占領了阿拉伯半島。
此外,釣魚城之戰(zhàn)為忽必烈執(zhí)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政策。這種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極不適應統(tǒng)治廣大中原漢地的需要。如果蒙哥滅亡南宋,勢必要瘋狂屠殺漢族。而忽必烈則是蒙古統(tǒng)治集團中少有的一位傾慕漢文化的開明之士。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漢地,他大力延攬漢族儒士,極力推行漢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卻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罷了官,其推行的漢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寶座后,他知道南宋漢族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和文化最發(fā)達的民族,因此繼續(xù)推行其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使南中國的經濟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壞。蒙哥汗曾留下遺言,日后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后來釣魚城降元,忽必烈卻赦免了其軍民。蒙古對西夏和金等民族種族滅絕式的屠殺和忽必烈的推行漢化,改變了做為炎黃子孫的漢族在中華民族中的人口比重和地位,使蒙古汗國這個邊疆政權轉變?yōu)橐唤y(tǒng)中國的封建大王朝—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 q釣魚城作為當時世界上經濟文化最發(fā)達的民族---炎黃子孫防御外敵入侵的典范之作,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民族---蒙古軍隊難以攻克的堡壘。蒙哥汗敗亡后,釣魚城又頂住了蒙軍無數(shù)次的進攻,直至1279年守將王立開城投降,釣魚城才落入蒙古之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zhàn)爭館特意制作了釣魚城古戰(zhàn)場的沙盤模型,以展示華夏民族當年對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
經過幾年的爭奪,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搶到寶座,并鞏固了汗位,但蒙古帝國至此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統(tǒng)治東亞地區(qū),為名義上的共主。
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統(tǒng)治中亞、西亞直到地中海東岸的廣大地區(qū)。
拔都建立金帳汗國,統(tǒng)治二次西征時蒙古征服的東歐及中亞北部地區(qū)。
察合臺汗國,統(tǒng)治新疆大部地區(qū)和中亞部分地區(qū)。
窩闊臺汗國,統(tǒng)治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qū)。
這些蒙古汗國都不受忽必烈的元朝直接管轄。此后元朝再也沒有西征了,整個亞歐大陸的格局基本固定下來。
如果蒙哥沒有死于釣魚山,歐洲、非洲不知道還會發(fā)生多少次戰(zhàn)爭,整個后來世界歷史,尤其是歐洲的歷史肯定都要被大大改變,什么宗教改革、英法百年戰(zhàn)爭、大航海時代等等可能完全不會發(fā)生,今天的世界文明很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的,你也不是你,我也不是我了,我不會敲字寫這篇文章,你也不會輕點鼠標看到它:-)。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747年前,一位駐守在這個名叫釣魚山的偏僻小山頭上的不知名的宋軍士兵,他不會知道,他點燃的一發(fā)土炮改變了世界…… 作者: 不會睡覺的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