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現(xiàn)出幻聽、妄想等癥狀,比如自以為聽到了上帝的聲音,或者堅信自己被人追殺,所以要躲起來或者攻擊“追殺”自己的人。據(jù)估計,全世界目前有約1%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癥。
本書所述的加爾文一家,12個孩子中的6個都得了精神分裂癥。本書是對加爾文一家半個世紀苦難的全紀錄。本書作者羅伯特·科爾克是一位美國的暢銷書作者和調查記者,以制造懸念和人性化的敘事見長。
科爾克在書中還原了加爾文家逐漸陷入絕望的過程,也穿插回溯了一個世紀以來,有關精神分裂癥成因及治療方法的爭論。他還描述了加爾文這個特殊的家庭,如何為精神分裂癥的研究和治療帶來了希望。
1. 長子唐納德:1964年秋,正在科羅拉多大學上大二的唐納德第一次走入校健康中心,說自己被貓咬了。之后的一年中,唐納德頻繁造訪健康中心。到了1966年,唐納德醫(yī)生判斷唐納德可能得了精神分裂癥。
好的時候,他能出去工作,做建筑工人或者挨家挨戶賣東西;差的時候,他在隱谷路的家里赤身裸體走來走去。
2. 次子吉姆:1969年的萬圣節(jié),吉姆第一次去醫(yī)院看精神病。他開始聽到各種聲音,還情緒激動地描述自己被人跟蹤監(jiān)視、被同事合伙對付。他還開始毆打妻子凱西,也把暴力指向了自己。
2001年,吉姆在自己的公寓里死于抗精神病藥物引發(fā)的心力衰竭,死時年僅53歲。
3. 老四布萊恩:1973年,布萊恩在加州槍殺了前女友后飲彈自殺。死之前一段時間,他服用過抗精神病藥物。
4. 老十彼得:1975年,彼得上課時突然胡言亂語起來,不久后精神徹底失常。
截至2004年,他已經(jīng)25次進入普韋布洛精神病院,并開始接受電休克治療。他說:“精神問題控制了我,毀掉了我的一生?!?/p>
5. 老九馬特:1976年,馬特發(fā)病,他脫光了衣服、砸碎了花瓶,還自稱英國搖滾巨星保羅·麥卡特尼。
馬特中年后因藥物的作用發(fā)胖,還時常陷入自怨自艾,對家人和政府滿腹怨恨。
6. 老七喬:1982年,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喬因為失去升職機會,開始給老板發(fā)威脅信。接著,喬出現(xiàn)了幻覺,失去了房子、車子還有未婚妻。喬知道自己看到的東西是不真實的。
2009年,喬獨自死在自己家中,享年53歲,死因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
7. 瑪格麗特和琳賽:遭遇過吉姆性侵,后在他人的幫助下離開隱谷路生活,但兒時受到的傷害是持久的。她們在青春期都經(jīng)歷過迷茫,發(fā)展親密關系時也一度難以擺脫被性侵的陰影。后來琳恩開始肩負起照顧哥哥們的責任。
8. 咪咪和多恩:被兒子們的病情釘上恥辱柱。
2003年,多恩去世。
1. 1903年,一個名叫施瑞伯的德國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版《我的精神病回憶錄》,引發(fā)弗洛伊德和榮格關于精神分裂癥是先天還是后天的爭論。
2. 20世紀40年代,美國精神分析師弗里達·弗洛姆-賴克曼提出“精神分裂癥媽媽”的概念,認為“嚴厲專制的母親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危險的影響”。 1956年,英國人類學家格雷戈里·貝特森提出了“雙重束縛”理論。
兩個理論影響了一代治療師。不光是精神分裂癥,面對自閉癥、強迫癥等其他精神問題的時候,治療師們也會從母親身上找原因。
1975年,彼得的醫(yī)生認為咪咪為母的作風——她的嚴苛、專制、完美主義,才導致了兒子的精神疾病。
3. 1964年,美國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的心理學家大衛(wèi)·羅森塔爾出版研究著作《吉內(nèi)恩四胞胎》,首次提出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可能會相互作用,導致精神分裂癥。
4. 1979年,科羅拉多大學醫(yī)學中心的神經(jīng)生理學家羅伯特·弗里德曼設計了“雙咔實驗”,用以測試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感覺門控”,即大腦正確處理即時信息的能力。
通過對加爾文家及其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弗里德曼發(fā)現(xiàn)問題的關鍵和一種名叫α7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有關,并進一步鑒定出了CHRNA7基因,這是科學家們鑒定出的第一個與精神分裂癥相關的基因。
這個發(fā)現(xiàn),還讓弗里德曼找到了一種能預防精神分裂癥的方法。2017年,美國醫(yī)學會指出產(chǎn)前維生素應該包含更高劑量的膽堿,以預防精神分裂癥和其他腦部疾病。
5. 2016年,美國女遺傳學家琳恩·德利西又和神經(jīng)生物學家麥克唐納一起,在加爾文兄弟的生物學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同一個基因突變,這個突變位于一個名叫SHANK2的基因上,該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能幫助神經(jīng)突觸傳遞信號,并協(xié)助神經(jīng)元迅速反應。
德利西的研究發(fā)現(xiàn),SHANK2基因突變源自咪咪。此外,基因組中有三個不同的SHANK基因,它們不僅和精神分裂癥有關,也和其他精神疾病有關。
這個發(fā)現(xiàn),也許會改變?nèi)藗儗窦膊〉恼J知。早在2010年,時任美國國立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的托馬斯·因瑟爾,就呼吁學界把精神分裂癥重新定義為“一系列神經(jīng)發(fā)展障礙”,而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精神分裂癥可能只是一種癥狀。這就好像很多年前,人們把“發(fā)燒”看成是一種單一的疾病,但現(xiàn)在醫(yī)生們知道,發(fā)燒只是很多疾病都會有的癥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