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XX,男,76 歲。
2011-11-16 初診:進行性吞咽困難半年,加重 1 月?;颊哂诎肽昵俺霈F(xiàn)進食梗阻感,以固體食物尤甚,遂到陜西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行胸部 CT 示:食管癌,后在該院行放療+化療共 40 余次, 近 1 月進食流體食物即覺梗阻感明顯, 伴見咳嗽, 咯痰,色白質粘易咯出,量少,飲食量明顯減少,精神差,大便質稀,日一次,夜間入睡困難,多夢易醒。舌淡苔白厚,有裂紋。胸部 CT 示:1.食管上段管壁增厚,官腔狹窄,符合食管癌表現(xiàn)。2.右肺炎癥。3.左肺下葉局限性支氣管擴張,縱膈淋巴結腫大;病理檢查:食管鱗狀細胞癌Ⅰ級。辨證:氣陰不足,毒瘀結滯,心血虧損。方藥:黃芪30 g,白術 15 g,黃精 15 g,麥冬 12 g,枳殼 15 g,山慈菇 15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20 g,瓜蔞 12 g,浙貝母 15 g,補骨脂 15 g,酸棗仁 15 g,紫石英 30 g(先煎) ,菖蒲 10 g,遠志 6 g,守宮 3 g,炙甘草 3 g。7 付,水煎服。
2011-11-23 二診:仍感進食哽咽不暢,納差,偶咳嗽咯痰,量少色白質清晰,呃逆,失眠。方藥:生曬參 10 g,麥冬 12 g,沙參 15 g,半夏 10 g,厚樸 8 g,瓜蔞12 g,蘇葉 8g,山慈菇 15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20 g,浙貝母 15 g,硇砂 2 g(沖服) ,竹茹 10g,菖蒲 10 g,遠志 6 g,沉香 5 g(后下) ,夜交藤 30 g 。7 付,水煎服。
2011-11-30 三診:癥狀同前。辨證:毒瘀交阻,氣陰不足。方藥:生曬參 10 g,麥冬 12 g,天花粉 15 g,半夏 10 g,瓜蔞 12 g,蘇葉 8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20 g,浙貝母 15 g,硇砂 4 g(沖服) ,酸棗仁 15g,菖蒲 10 g,遠志 6 g,沉香 5 g(后下) ,紫石英 30 g (先煎) ,琥珀 4g,砂仁 5g(后下) ,陳皮 10g。14 付,水煎服。
2011-12-21 四診:進食梗阻感減輕明顯,偶有咳嗽,痰多質粘易咯,偶活動后氣短,食欲增強,少寐,耳鳴。舌紅苔白膩,脈沉細。方藥:生曬參 10 g,麥冬 12 g,半夏 10 g,陳皮 10g,制南星 10 g,浙貝母 12 g,山慈菇 15g,蘇梗 10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20 g,硇砂 4 g(沖服) ,夜交藤 15g,菖蒲 10 g,遠志 6 g,白寇仁 5 g(后下) ,生龍牡各 30 g (先煎) ,砂仁 5g(后下) 。 14 付,水煎服
2012-02-8 五診:服藥時癥狀減輕明顯,停藥后又覺上癥反復。舌暗苔薄白滑, 脈沉細弦。辨證:氣陰兩虛,痰氣交阻,毒瘀結滯。
方藥:生曬參 10 g,黃精 15g,白術15g,石斛 15g,麥冬 12 g,半夏 10 g,蘇葉 6g,瓜蔞 12 g,浙貝母 12 g,山慈菇 15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20 g,硇砂 4 g(沖服)焦三仙各 15 g,炙甘草 5g。10 付,水煎服。
4 月 20 日電話隨訪詢問病情,子訴其父親病情穩(wěn)定,精神好轉,食欲增強,食量較前增加,上藥隔日一次,再繼續(xù)服用。
周 XX,女,57 歲
2012-08-09 初診:咽部干澀不適 4 月。患者于 4 月前因食管癌術后行放療、化療后出現(xiàn)咽部干澀不適,吞咽不暢,納差,精神差,身困乏力,二便正常,夜休可。舌暗苔薄白,脈沉細數(shù)。胃鏡(2012-4-24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示:食管癌,胸部 CT(2012-4-24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示:1.乳腺癌術后狀,右肺尖放射性肺炎;病理檢查(2012-4-26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示:食管鱗狀細胞癌Ⅱ級;胸部 CT(2012-5-10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示:左側鎖骨上區(qū)淋巴結腫大。辨證:氣陰不足,毒瘀交阻。方藥:黃芪 30 g,白術 15 g,黃精 15 g,麥冬 12 g,石斛 15 g,山慈菇 30g,石見穿 30 g,白英 20 g,硇砂 4 g(沖服) ,浙貝母 15 g,白蔻仁 5 g(后下) ,雞血藤 20 g,佛手 10 g,炙甘草 6 g。7 付,水煎服。
2012-08-16 二診:自訴上癥減輕明顯,現(xiàn)咽喉干澀不適,偶覺吞咽不暢,食欲增強,精神好轉,身困乏力消失,二便正常,夜休可。舌暗苔薄白,脈沉細數(shù)。調整方藥:上方去石斛、雞血藤加淫羊藿 15g,守宮 4g。12 付,水煎服。 。
2012-08-29 三診:患者現(xiàn)在陜西中醫(yī)學院二附院血液科住院,行化療治療,現(xiàn)感胸骨后不適,無吞咽不暢,口干,食量減少,精神差,乏困無力,大便干燥難排,夜休差。舌紫暗苔白膩,脈沉細數(shù)。方藥:黃芪 30 g,白術 15 g,黃精 15 g,當歸 10g,靈芝10g,麥冬 10g,石斛 12 g,佛手 10 g,山慈菇 30g,石見穿 30 g,硇砂 4 g(沖服) ,雞血藤 20 g,大黃 8 g(后下) ,菖蒲 10g,遠志 6g,炙甘草 6 g 。12 付,水煎服。
2012-12-20 四診:現(xiàn)胸骨后不適減輕,偶有口干,食欲增強,精神好轉,二便正常,夜休好。舌淡苔白,脈沉細。辨證:痰瘀交阻,脾胃虛弱。方藥:沙參 15 g,麥冬 10 g,黃精 15 g,白術 15g,浙貝母 15g,佛手 12 g,山慈菇 30g,硇砂 4 g(沖服) ,半夏 10 g,蘇葉 8g,瓜蔞 12 g,厚樸 10g,急性子 20 g,炙甘草 5g 。6 付,水煎服。
2013 年 3 月 17 日,電話隨訪,病情穩(wěn)定。
許 XX,男,78 歲
2012-02-16 初診:發(fā)現(xiàn)食道癌半年余?;颊哂诎肽昵霸谂d平市人民醫(yī)院發(fā)現(xiàn)食道癌,未予行放療、化療,中西藥治療后效果不佳。現(xiàn)癥見:吞咽固體食物梗塞感明顯,口干,納差,乏困,胃脘無明顯不適,二便正常,少寐,舌暗紅,苔薄白,脈沉細弱。胃鏡(2011-7-11 興平市人民醫(yī)院)示:食管隆起病變性質待定;病理檢查(2012-7-15
興平市人民醫(yī)院)示:食管鱗狀細癌Ⅱ級。辨證:氣陰不足,痰瘀毒結。方藥:生
曬參 10 g,黃芪 30 g,麥冬 12 g,石斛 15g,枳殼 15 g,浙貝母 15 g,山慈菇 15g,蘇梗 10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15 g,硇砂 3g(沖服) ,菖蒲 10 g,遠志 6 g,焦三仙各 15g,炙甘草 5g 。12 付,水煎服。
2012-03-29 二診:患者于 2012-03-14 在陜中二附院行胸部 CT 示:食管壁局部增厚, 符合食管癌表現(xiàn), 右肺上葉支氣管擴張, 雙肺多發(fā)感染性病變, 縱膈淋巴結腫大。并在該院行放射治療 1 周,現(xiàn)患者吞咽梗塞感癥狀消失,精神體力欠佳,納食可,夜休可,二便正常。方藥:上方去蘇梗,菖蒲,遠志,黃芪加藤梨根 30g,硇砂 4g,急性子 20g,枳實易枳殼 15g,半夏 10g,黃連 6g。12 劑,水煎服。
2012-06-14 三診:現(xiàn)吞咽無梗塞感,無胸痛,無反酸,燒心,食后胃脘痞滿不適,納差,困倦乏力,精神差,畏寒肢冷,大便 2-3 天一行,少寐,舌淡苔白,脈弦沉細數(shù)??紤]患者為放療后引起的放射性胃炎,扶正益氣,消痞通滯之法,方藥:生曬參10 g,黃芪 30 g,麥冬 12 g,白術 15g,半夏 10g,干姜 10g,黃芩 10g,黃連 6g,枳實 30g,檳榔 10g,炒萊菔子 15g,石見穿 30 g,急性子 15 g,硇砂 3g(沖服) ,焦三仙各 15g,炙甘草 5g 。6 付,水煎服。服藥后一周,患者胃脘不適消失,食欲增強,精神好轉,未覺身體不適。
哽噎甚者以潤為降,加麥冬 10 g、石斛 12 g、蘇梗 12 g、佛手 12 g、沉香 5 g (后下),
胸骨后疼痛明顯者加元胡 15g、郁金 12g,呃逆者加丁香 4g、柿楴 30g,呃逆甚者加旋復花 10g(包煎)、代赭石 30g(先煎) 、沉香 5g(后下),嘔吐痰涎者加干姜 10g、吳茱萸 4g,口干甚者加天花粉 15g、葛根 15g,腹瀉者加補骨脂 15g、肉豆蔻 12g,伴轉移者加雞血藤 30g、白英 20g、蛇莓 20g,大便干燥者加枳實 15g、萊菔子 15g、火麻仁 30g,不思飲食者加焦三仙 15g、白蔻仁 5g(后下)、陳皮 10g,少寐多夢者加菖蒲 10g、遠志6g、酸棗仁 15g,徹夜難眠者加珍珠母 30g(先煎)、紫石英 30g(先煎)、夜交藤 15g 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