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是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用于治療因燒針損傷心陽,心神被擾而出
現(xiàn)煩躁的方劑,功擅溫振心陽,重鎮(zhèn)安神。臨床中常用其治療各種心悸,中醫(yī)辨證屬心陽不足者,效果比較明顯。
例1.頻發(fā)室早,伴差傳
患者王某,女,65歲,2010年4月12日就診?;颊咦栽V心慌、胸悶、乏力、氣短、心
慌心悸已兩年,因1周前勞累上述癥狀加重來診?,F(xiàn)畏寒,胸悶憋氣,時有心慌,手足冷,
面色蒼白,飲食尚可,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眠可,舌淡苔白,脈細弱。心電圖示:竇性心率,頻發(fā)室早,房早伴差傳。證屬心悸之心陽不振型,治以溫補心陽。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藥用:桂枝15g,炙甘草15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丹參15g,薤白15g,瓜蔞15g,當歸15
g,黃芪30 g,白術15g,7劑。
二診:患者心慌、胸悶、氣短、畏寒、手足冷等癥狀已明顯緩解,現(xiàn)仍有乏力、便溏。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偶發(fā)室性早搏。于上方中加入仙茅15g,仙靈脾15g,狗脊15g,山萸肉10g,7劑。三診:患者偶爾自覺心慌、乏力,余癥基本消失。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心率78次/分,律齊。加黨參15g,白術15g加強補氣健脾之力。
按):本例患者屬心悸之心陽不振型,其主要表現(xiàn)為心下動悸。由于患者為老年女性,陽氣虛衰,故治療應以補益心陽為主。陽氣旺得以鼓動血行,促使血流通暢,氣血調和,陰平陽秘。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方中桂枝、炙甘草溫補心陽:生龍骨、生牡蠣安神;仙茅、仙靈脾補腎陽;當歸、丹參補血活血:配以滋陰之山茱萸以陰中求陽。全方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為主,加減應用合理,共奏溫補心陽、滋陰活血之功。
例2.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
患者李某,女.68歲,2010年12月1日就診。自訴心慌、失眠、頭暈反復發(fā)作10年,
曾在本院住院治療,診斷為“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 。近期無明顯誘因自覺心慌,頭暈,胸
悶,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失眠,記憶力減退,大便溏瀉,小便清長。自盤心率:最快65次/分,最慢36次/分,無暈厥及黑朦病史。動態(tài)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偶發(fā)房性早搏,陣發(fā)性房性心動過速,竇性停搏,最長間歇2.5秒。西醫(yī)診斷: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患者拒絕植入起搏器治療,采取內科保守治療。治法:補益心陽兼益氣活血。方藥為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二仙湯加減,藥用:桂枝15g,炙甘草15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黨參15g,當歸10g,仙茅15g,仙靈脾15g,益智仁15g,川芎15g,狗脊15g,7劑。
二診:患者心慌、胸悶、頭暈、乏力等癥狀緩解,現(xiàn)仍感畏寒肢冷、手足心出汗。心電
圖示:竇性心律,偶發(fā)房性早搏。在上方中加入黃芪30g,黃精15g,麥冬15g,續(xù)服7劑。
三診:患者自訴形寒肢冷明顯緩解,稍感胸悶,睡眠欠佳。又于上方中去黃芪加入夜交
藤15g、棗仁15g。
按):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屬于中醫(yī)學“ 心悸” 、“ 眩暈” 、“ 厥癥” 、“ 胸痹” 范疇。本病病位在心,以陽氣虧虛為基本病機。心脈火養(yǎng)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的病理基礎。此例患者心
悸,證屬心陽不振兼氣虛血瘀型,首選治療方案植入起搏器,但患者拒絕。中醫(yī)治療補益心之陽兼活血化瘀,陽氣旺得以推動血行,利用活血藥以促使血流通暢,使氣行則血行,氣血調和則運轉不休。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陽,溫補心陽;龍骨牡蠣育陰潛陽、寧心安神;仙茅、仙靈脾補腎陽;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活血;黃芪、黨參補氣助陽;配以滋陰的麥冬、沙參以陰中求陽。全方加減應用桂枝
甘草龍骨牡蠣湯合補陽還五湯,共奏溫補心陽、益氣活血之功。
例3.神經(jīng)官能癥
劉某,女,45歲。陣發(fā)性驚悸心慌2月余。2009年2月12日初診?;颊咂剿伢w虛,善驚易恐,心膽虛怯。2月前,因休息時突然受驚,遂發(fā)驚悸,心悸怵惕,日夜不安,時時心
中驚恐,夜寐不寧,心悸不已,汗多,手足涼,曾診為神經(jīng)官能癥,治療月余,效不明顯??滔掳Y見:時有心慌心悸,乏力,氣短,偶有胸悶,失眠。苔薄白、舌質淡,脈細數(shù)無力。脈癥合參,乃心陽浮越,心神不攝之證,治宜調和陰陽,鎮(zhèn)驚安神。方擬桂枝
加龍骨牡蠣湯化裁:桂枝15g,炙甘草9g,生龍骨、生牡蠣各30g,茯苓15g,丹參15g,遠志15g,益智仁10g,大棗15g。7劑,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二診:服藥2劑后,心慌次數(shù)即逐漸減少,7劑藥服后,驚悸平,夜寐安。三診,予原方去丹參、石菖蒲、白芍,加白術15g,當歸15g,以鞏固療效。
按):該案心悸屬于猝然受驚而致心陽浮越,心神不攝,驚悸不安之證,《素問》云:“ 心藏神” ,“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 。素體虛弱,又突受驚恐。兩致心陽浮越,心神不攝,故方中以桂枝、甘草補益心陽,桂甘同用,調攝心陽;龍骨牡蠣收攝浮陽,主精神不寧,正氣浮越,加茯苓、遠志,以加強寧心安神之功?;颊弑居行臍獠蛔?,時感胸悶,加之調攝不慎,勞累過度,心氣耗損,累及心陽,心陽虛弱,心無所主,心神不安,見胸悶、心悸、氣促。“ 汗為心液,其充在血脈”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補益心陽,重潛安神,諸癥好轉。心悸的發(fā)生與心虛膽怯、心血不足、心陽虛衰、水飲內停和瘀血阻絡等因素有關。心悸多以虛為本,具有心陽虛弱的稟賦,且心陽不足的病機可并見于其他各型之中。故溫通心陽當為治療心悸的根本法則。陽虛不能化水則易聚濕生痰,心陽不運又易致心脈瘀阻,因此,顧護心陽的同時須兼顧活血化痰?!秱摗分^“ 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的條文已提示了心悸的根本病機和治法方藥。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陽;芍藥、大棗酸甘化陰;龍骨、牡蠣潛陽斂陰,安神寧心。藥理研究表明桂枝中的桂皮醛及精油等成分,具有發(fā)汗、解熱和強心利尿作用。龍骨、牡蠣多用生品。張錫純對生龍牡特別贊賞,他在《醫(yī)學中衷參西錄》中稱生龍牡治療“ 心中怔忡,虛汗淋漓,經(jīng)脈滑脫,神魂浮蕩之諸疾??則功效力見” 。牡蠣中含有豐富的糖原、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其提取物具有擾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調節(jié)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丹參 能產(chǎn)生類似心肌缺血預適應的病理生理過程,起到了ATP敏感性鉀通道開放劑效應,隨著鉀離子外流,動作電位復極加速,心輸出量增加,減輕心臟的自身負荷,從而使缺血心律失常后心功能得到改善。茯苓等益氣安神,神曲運脾和中,遠志、菖蒲化痰寧志。諸藥合用則心陽得以溫通,痰瘀無以停著,心得寧,神得安。悸則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