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以鼻癢、噴嚏、流清水涕為主要癥狀,臨床采用肺脾腎同治法治療本病20例,取得較滿意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20例中男9人,女11人,年齡最小22歲,最大56歲,病程2~3年3例,5~10年6例,10~15年3例,15~20年3例,20年以上5例; 合并哮喘10例,蕁麻疹2例,皮膚劃痕1例。
臨床表現(xiàn):鼻塞、鼻癢、打嚏、流清涕,鼻粘膜水腫,畏寒,腰痠冷,大便溏薄頻數(shù),舌淡脈細(xì)。
2.治療方法
以溫補肺脾腎為治療原則,選用基本方為:黃芪12克,黨參12克,白術(shù)9克,白芍9克,山藥12克,茯苓12克,辛夷9克,細(xì)辛1.5克,杞子12克,補骨脂12克,菟絲子12克,大棗15克,五味子4.5克
加減: 陽虛較甚者加仙靈脾、仙茅、肉桂; 舌偏紅或鼻粘膜充血者加熟地、麥冬; 腰痠溲多者,可加萸肉、芡實、益智仁; 鼻塞重者加蒼耳子; 哮喘發(fā)作時加麻黃、葶藶子、炒蘇子,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
3.治療效果
本組病人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療程最短者1個月,最長者9個月。其中4例在癥狀消失6~10個月后又有反復(fù),經(jīng)治療后再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