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大家應該很熟悉,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1076年中秋節(jié),當時蘇軾與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為官。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把“月亮”這一意象寫得最好的莫過于李白與蘇軾。整首詞圍繞著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相隔千里、孤高曠遠的氛圍,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同時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
《青玉案》——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先生很是贊賞這一首詞。在《人間詞話》中將“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的第三境。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詞氣象恢弘雄放,但卻透著一絲悲壯。此詞從渲染元宵節(jié)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詞人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鵲橋仙》——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一首愛情的頌詞,上片寫牛郎織女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借牛郎織女的故事表現(xiàn)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情是要經(jīng)得起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心相愛,即使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玉樓春》——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此詞詠嘆離別,上片尊前傷別,芳容慘咽,而轉入人生的沉思,下片離歌一曲,愁腸寸結?!叭松允怯星榘V,此恨不關風與月?!笨胺Q千古名句,將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廣到了對于整個人世的認知。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此詞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xiàn)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
《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宋詞中寫邊塞的不多,范仲淹的這首詞可謂邊塞詞的上品。詞的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下片寫戍邊戰(zhàn)士厭戰(zhàn)思歸的心情。寫出了邊塞將士對家鄉(xiāng)的懷念之情。
宋詞中的佳作有很多,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所喜歡的作品也不同。你喜歡的宋詞有哪些?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