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二年級上冊期末復習重難點及方法指導

期末復習的任務是,組織學生回憶、整理一學期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安排學生解題、練習,提高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一年級的期末復習相比較,相同之處都是通過解題來復習,不同之處是增加了學生回憶整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和自我評價學習情況的環(huán)節(jié)。


學生回憶一學期所學習的主要內容,能從整體上把握主要數(shù)學知識,這也是他們主動復習的起點。學生回憶學習內容,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翻翻數(shù)學教材,看看學習了哪些內容;一種是不看教材,想想并說說學過的知識。前一種方法容易進行,學生看著教材說出來的知識內容相對系統(tǒng),不會很瑣碎,但自己的親身體驗比較淡薄。后一種方法,學生需要想一想,說出來的知識可能比較零碎,但與自己的體驗比較接近。教材呈現(xiàn)的幾個小卡通,交流的更多是點滴的數(shù)學知識。教學時可以采用后一種方法,讓學生具體地回憶和交流所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在學生回憶、交流的基礎上,歸納出學習的主要數(shù)學知識: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加減法的實際問題,乘法口訣、口算乘除法以及應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厘米和米以及測量線段的長度,還有觀察物體等。


學生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學得最好的內容、感覺有困難的內容,是自我評價學習狀況。最感興趣的內容,一般是最喜歡的、印象最深的、記憶最牢固的知識;學得最好的內容,一般是自己最滿意的,或者曾經受到別人贊揚的,最有信心的知識;感覺有困難的內容,一般是新授時沒有學好,經常出現(xiàn)解題錯誤的知識。學生自我評價學習情況,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通過這種自我評價,學生認識自己應該保持什么,改進什么。對有困難的內容,要進一步學習并努力學好。這樣的評價活動也能使教師認識到學生需要什么,教學應該注意些什么。一句話,進行自我評價,有助于提高期末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教材安排學生在表格中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應該認真閱讀每一個學生填寫的內容,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并據(jù)此調整復習計劃。


復習仍然通過解題進行。解題是回憶知識的手段,是體驗知識應用的渠道。解題不是復習活動的全部,教學時要在解題基礎上,再認有關的知識,給予必要的彌補、加強;組織新的知識結構,使知識之間有更多、更廣的聯(lián)系,便于鞏固記憶;反思解題過程,體會其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更加靈活、有效地應用數(shù)學知識。


本文結合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二年級上冊94頁~98頁內容進行分析。


本單元一共編排20道題(不包括1道思考題)。第1~6題主要復習表內乘、除法;第7~9題主要復習百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兩步計算,以及加減法的實際問題;第10~12題主要復習測量長度的知識;第13~15題主要復習多邊形和觀察物體;第16~19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第20題是探索規(guī)律。


一、復習乘法與除法的意義,乘法口訣和計算表內乘除法


第1~6題復習乘法與除法的意義,乘法口訣和計算表內乘除法。小學生具有乘法概念和除法概念的主要表現(xiàn)是:能夠在具體的情境里找到幾個幾相加或把總數(shù)平均分的數(shù)量關系,并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能把乘法算式改寫成除法算式,理解乘除法的內在聯(lián)系。


第1題看圖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需要看出圖畫表示的意思:3個5相加,以及把15個按每份5個平均分,或者把15個平均分成3份。在學生寫出算式以后,應該要求他們說說為什么列出這些算式,用乘法意義和除法意義解釋列出的算式。


第2題根據(jù)一句乘法口訣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不只是進行乘除法的計算,還反映出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學生應該知道,哪些口訣能同時寫出兩道乘法和兩道除法算式,哪些口訣只能寫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


第4題在表格里填寫乘法式題的積或未知乘數(shù),填寫除法式題的商、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涉及到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關系和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關系。由于這些關系還沒有明確得出,學生還在感知階段,他們直接填表可能會有困難。因此,可以把表格的豎列改寫成4×7=(  )、3×(  )=24,(  )÷2=6、36÷(  )=4等算式,讓學生利用乘法口訣得出括號里的數(shù)。不要給出“積÷乘數(shù)=另一個乘數(shù)”“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這些關系式,更不能利用這些關系式求算式里的未知數(shù)。


    第6題檢測學生口算表內乘除法的能力,對大多數(shù)學生的速度要求是每分鐘計算8~10題左右,努力做到基本不錯。如果個別學生的速度稍慢,只要能獨立地正確計算,可以允許他們逐步達到速度要求。


二、復習100以內的加減計算,簡單的加、減法實際問題


第7~9題復習100以內的加減計算,簡單的加、減法實際問題。


第7題是連加、連減和加減兩步計算,涉及的具體知識有運算順序、計算方法與技巧。學生應該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每道式題的計算;在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時,會主動采用口算;在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時,一般會選擇列連豎式計算。這些計算知識和技巧,構成學生加減計算的能力。


把兩個數(shù)合并求一共是多少的問題,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都用加法計算。從總數(shù)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問題,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多少的問題,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都用減法計算。上述的這些問題,有的在一年級教學,有的在本學期教學。第9題復習本學期教學的用加、減法計算的實際問題。在學生解題以后,應該要求他們說說用加法計算或用減法計算的理由,體驗較大數(shù)減相差數(shù)得到較小數(shù),較小數(shù)加相差數(shù)得到較大數(shù)。


三、復習“圖形與幾何”知識


第10~15題復習“圖形與幾何”知識,主要包括用厘米或米計量長度,多邊形和平行四邊形,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教材把這些知識分別編排在各道題目中,要通過解題進一步豐富學生1厘米、1米的觀念,學會恰當?shù)赜檬直葎?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為描述物體長度選擇恰當?shù)拈L度單位,合理估計和正確測量線段的長度。


四、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第16~19題應用本冊教材里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目的。


第16、17題圖文結合呈現(xiàn)問題情境,要讓學生在情境中收集數(shù)學信息,把條件與問題有條理地、完整地口述清楚,也就是把教材呈現(xiàn)實際問題的方式轉換成語言敘述的方式,這是理解題意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第16題分別求出3人、5人、9人澆樹的棵數(shù)以后,要讓學生看到這些問題都是求幾個4的問題,所以都用乘法解答,每一個算式都是“每人澆樹棵數(shù)×人數(shù)=一共澆樹的棵數(shù)”。第17題分別求出平均每邊插多少面彩旗、放多少盆花以后,應引導學生看到這些問題都是把總數(shù)平均分的問題,所以都用除法解答,每一道算式都是“總數(shù)÷平均分的份數(shù)=每一份的數(shù)”。


第18題是乘除法問題組成的題組,都是用文字敘述的實際問題。要讓學生自己讀題,并復述題意。自己讀懂題目并能說出講述的事情以及給出的條件和所求問題,是理解題意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學生獨立解題以后,要讓他們說說乘法問題中幾個幾相加的關系,除法問題中平均分的關系;還要引導學生體會一組三道題的相互聯(lián)系,看到都是“興趣小組個數(shù)”“平均每組人數(shù)”和“參加興趣小組的總人數(shù)”這三個數(shù)量,都是已知其中兩個數(shù)量求另一個數(shù)量的問題。


第19題創(chuàng)設了一個大的場景,里面含有多個實際問題。要讓學生仔細看圖,交流各自看到的信息,全面了解圖畫里的內容;要讓學生把圖畫里的信息按事情分組,例如,左邊部分是搭帳篷,右上部分是摘草莓,右下部分是乘船。要讓學生分別找出與各件事情有關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連起來說成一道完整的數(shù)學問題。還要讓學生回顧在復雜的情境里整理數(shù)學信息的經過,反思是如何發(fā)現(xiàn)不同數(shù)學問題的。這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在計算活動中探索規(guī)律



第20題教材給出的四幅點子圖,都在一個中心點的上面、左下面、右下面三個位置上畫點,同一幅圖的三個位置的點的個數(shù)相同(不包括中心點),求三個位置一共有多少個點,就是分別求3個1、3個2、3個3、3個4是多少的問題。求一幅圖點子的總個數(shù),就是3個幾相加再加1是多少,于是列出圖下面的乘加算式。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看出圖中點的分布特點,理解圖下算式的具體含義,體會圖里的點是有規(guī)律的,算式表示了圖中的規(guī)律。這樣,學生就能接著寫乘加算式和畫出點子圖了。


期末復習的最后是學生綜合評價自己一學期數(shù)學學習的情況。改變評價觀念和評價方式、方法,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來說,就是改變過去只是由教師單一評價學生的做法,建立教師、學生、家長等各個方面多元評價學生的機制;改變只是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單一評價,形成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評價;改變只是對一個階段數(shù)學學習的總結性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繼續(xù)發(fā)展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自我評價一學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是改革教學評價的一部分。


引導學生回顧自己一學期的學習情況,不能只看考試分數(shù),更要反思自己有什么收獲、有哪些進步;反思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克服了哪些缺點;反思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怎樣,是不是喜歡數(shù)學學習;反思自己能不能和同學合作交流……要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增強繼續(xù)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當然也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個人的努力方向。


教材讓學生“給自己畫五角星”,表達自我評價的結論。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即使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偏高了一點,也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應該鼓勵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爭取下學期有更多、更大的進步。




我們的雜志——《小學數(shù)學教育》下半月刊

歡迎一線教師和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撥冗賜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教材分析
(精品)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分數(shù)混合運算
【最新版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4~8單元)
乘除法的關系(一)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知識點梳理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