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的你的健身頻次還沒有做愛頻次高,請直接關閉,這篇文章和你無關。
隨心所欲派也可以關掉,直接去看標準健身動作也好,至少不要隨心所欲的傷害自己。
這是一個面對于初級及中級健身同學的知識帖,如何去規(guī)劃自己的健身計劃。
健身計劃通常為目標肌肉計劃 訓練動作 訓練量來組成。
開始上干貨,怕實在太干所以配圖都用了sagra:
列舉了很多種健身計劃,包括全身的,專項的方式等,每個同學請按照自己的情況制定在專屬于自己的健身計劃;當你的身體沒有變化,當你的力量沒有提升,那就是你要改變你的訓練計劃的時候了,訓練計劃不能不變,改變總是好的。
開始上知識點:
#力不從心,也許是你訓練的前后次序不對#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點,我們的訓練動作都是由訓練的目標肌肉和協(xié)同肌肉共同完成的,就算是我們所說的孤立訓練動作,也是相對孤立。
舉個栗子,平板杠鈴臥推,目標肌群是胸大肌中束及胸大?。皇聦嵣贤瓿蛇@個動作整個胸大肌都會收縮發(fā)力,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會協(xié)助完成動作(肯定有推胸肩痛或三頭充血的同學);背、腹、腿會保證穩(wěn)定,所以訓練動作針對于訓練目標肌肉是相對的概念。
所以,
A遵循1胸2背3肩4胳膊5臀腿6腹部的順序原則(胸背順序可以交換)
先胸或背--因為需要肩與手臂的'輔助'來完成動作,你必須讓肩部手臂是保持有力的狀態(tài)才能保證目標肌群的訓練質量。假如手臂跟肩先練了沒力了,推胸或拉背時,動作不穩(wěn)且沒力,訓練效果自然不好!
其次做肩:因為肩的訓練動作也需要胳膊的輔助,所以手臂要留到后面練同理。
臀腿一起練,因為臀部肌肉功能是主要通過腿來實現(xiàn)(髖屈髖伸、髖外展內收等),所以一起訓練效率較高。
B上半身做完再做下半身
1下半身訓練強度比較大,假如先練了下半身把力氣都用完了,那上半身訓練就無法完成。
2心臟在上半身,先做上半身訓練來讓骨骼肌充血熱身,這樣的順序比較好。
C腹部留到最后
腹部是身體的核心肌群,因為所有的動作都需要核心的'穩(wěn)定',特別是站立的動作,假如先做了核心,那自然影響后面訓練動作的'穩(wěn)定性'。
#健身訓練,每周應該訓練多少#
確定組次數(shù)
有同學肯定聽過知名健身大神的高強度訓練計劃,一塊肌肉14天練一次,但是你有可能做到他的訓練強度嗎?你知道他練完一次要在家躺幾天嗎?
好了,回到正題
增肌是通過抗組訓練造成肌肉纖維的微型撕裂,肌肉細胞產生良性損傷發(fā)炎,通過營養(yǎng)和休息進行肌纖維修復,肌肉纖維變更強大這樣的過程。
根據(jù)科學報告一塊肌肉一周進行10組以上抗組訓練,肌肉纖維有明顯增強效果,20組到達一個峰值。(但最新科學研究報告,超過20組同樣還有變強趨勢)
建議訓練次數(shù):一塊肌肉每周訓練為10-20組;每次單塊肌肉最少五組。
我們經常會說每組力竭,在這里面就有一個關鍵概念RM
RM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 的縮寫,指的是最大重復次數(shù)。RM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最多能重復多少次的重量,如10RM的意思為某動作最多能夠舉起10次時的重量。例如某人臥推100千克啞鈴時,最多能夠連續(xù)完成8次,對于他來說臥推8RM的負荷即為100千克。下表為大家展示了完成次數(shù)與1RM之間的關系。
備注:RM會根據(jù)你的訓練能力來改變,規(guī)律的訓練會讓你推起更多次,也就是你1RM的絕對力量增加了。
#增肌為什么是12次#
按照科學研究確認,肌肉運動在超過45且接近60秒的時候增肌效果最好。所以不要迷戀次數(shù)要考慮時間。
所以按照向心運動1秒,停留1秒,離心運動3秒來做,12次是最恰當?shù)模?/strong>
按照2-1-4來做訓練,8次是最合適的。
減脂或肌耐力速率1-1-2,15次是合適的。
#組間歇多少合適#
針對想要發(fā)展肌肉圍度的人群,間歇時間應為30秒~60秒;
如果想要提高絕對力量,60秒~180秒的組間間歇則較為適合;
而對于想要提高肌肉耐力或減脂的朋友,30秒~60秒的間歇時間同樣適用;
而爆發(fā)力素質的發(fā)展,則需要相對較長的間歇時間,通常推薦120秒~3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