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頻陽東鄉(xiāng)人。少年時就喜好軍事,后來奉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前236),王翦帶兵攻打趙國的閼與,不僅攻陷了它,還一連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前229),王翦領(lǐng)兵攻打趙國。一年多就攻取了趙國,趙王投降,趙國各地全部被平定,設(shè)置為郡。第二年,燕國派荊軻到秦國謀殺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國。燕王喜逃往遼東,王翦終于平定了燕國都城薊勝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兒子王賁攻擊楚國,楚兵戰(zhàn)敗。掉過頭來再進擊魏國,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國各地。
秦始皇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見到王翦道歉說:“我由于沒采用您的計策,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現(xiàn)在聽說楚軍一天天向西逼進,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了我嗎!”王翦推辭說:“老臣病弱疲乏,昏聵無能,希望大王另擇良將。”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說:“好啦,將軍不要再說什么了!”王翦說:“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滿口答應(yīng)說:“就只聽將軍的謀劃了。”于是王翦率領(lǐng)著六十萬大軍出發(fā)了,秦始皇親自到灞上送行。王翦臨出發(fā)時,請求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秦始皇說:“將軍盡管上路好了,何必?fù)?dān)憂家里日子不好過呢?”王翦說:“替大王帶兵,即使有功勞也終究難以得到封侯賜爵,所以趁著大王特別器重我的時候,我也得及時請求大王賜予園林池苑來給子孫后代置份家產(chǎn)吧。”秦始皇聽了哈哈大笑起來。王翦出發(fā)后到了函谷關(guān),又連續(xù)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請求賜予良田。有人說:“將軍請求賜予家業(yè),也太過分了吧。”王翦說:“這么說不對。秦王性情粗暴對人多疑?,F(xiàn)在大王把全國的武士調(diào)光特地委托給我,我不用多多請求賞賜田宅給子孫們置份家產(chǎn)來表示自己出征的堅定意志,竟反而讓秦王平白無故地懷疑我嗎?”
王翦終于代替李信進擊楚國。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來,就竭盡全國軍隊來抗拒秦兵。王翦抵達(dá)戰(zhàn)場,構(gòu)筑堅固的營壘采取守勢,不肯出兵交戰(zhàn)。楚軍屢次挑戰(zhàn),始終堅守不出。王翦讓士兵們天天休息洗浴,供給上等飯食撫慰他們,親自與士兵同飲同食。過了一段時間,王翦派人詢問士兵中玩什么游戲?回來報告說:“正在比賽投石看誰投得遠(yuǎn)。”于是王翦說:“士兵可以派用了。”楚軍屢次挑戰(zhàn),秦軍不肯應(yīng)戰(zhàn),就領(lǐng)兵向東去了。王翦趁機發(fā)兵追擊他們,派健壯力戰(zhàn)的兵丁實施強擊,大敗楚軍。追到蘄南,殺了他們的將軍項燕,楚軍終于敗逃。秦軍乘勝追擊,占領(lǐng)并平定了楚國城邑。一天后,俘虜了楚王負(fù)芻,最后平定了楚國各地設(shè)為郡縣。又乘勢向南征伐百越國王。與此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與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國和齊國各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諸侯國,統(tǒng)一了天下,王將軍和蒙將軍的功勞最多,名聲流傳后世。
秦二世的時候,王翦和他的兒子王賁都已死去,蒙恬也因被構(gòu)陷而被誅殺。陳勝起義反抗秦朝時,二世派王翦的孫子王離攻打趙國,把趙歇和張耳圍困在鉅鹿城。當(dāng)時有個人說:“王離,這是秦朝的名將?,F(xiàn)在他率領(lǐng)強大的秦軍攻打剛剛建立的趙國,戰(zhàn)勝它是必然的。一個過客說:“不是這樣的。說來做將領(lǐng)的世家到了第三代的必定要失敗。說他必定失敗是什么道理呢?一定是他家殺戮的人太多了,他家的后代就要承受為惡的懲罰。如今王離已是第三代將領(lǐng)了。”過了不久,項羽救援趙國,攻打秦軍,果然俘虜了王離,王離的軍隊就投降了諸侯軍。
太史公說:俗話說“尺有短的時候,寸有長的時候。”白起算計敵人能隨機應(yīng)變,計出不盡,奇妙多變,名震天下,然而卻不能對付應(yīng)侯給他制造的禍患。王翦作為秦國將領(lǐng),平定六國,功績卓著,在當(dāng)時不愧是元老將軍,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卻茍且迎合,取悅?cè)酥鳎敝了廊?。到了他的孫子王離被項羽俘虜,不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嗎!他們各有自己的短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