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什么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當很多父母把“問題”孩子歸為社會、學校、孩子自身的時候,卻少有人想到,作為父母自身存在的問題。
我們總是期待有一個知書達禮、懂事乖巧、超群卓越的孩子,但是生活中的父母,卻可能看不到自己真實的樣子。
當遇到“危險”的時候,是否給孩子做出了應有的榜樣……
當孩子有真正需求,是否愿意滿足……
當孩子覺得疲累,是否看見孩子快要崩潰的內(nèi)心……
當孩子需要陪伴,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耐心……
當孩子需要信任,是都給了孩子力量……
當孩子需要規(guī)則,是都給了孩子明確的邊界……
當孩子教育遇到問題,是否做到了提前學習,早做準備……
當孩子受人欺負,是否給了足夠恰當?shù)囊龑А?/p>
當孩子需要堅強有力的內(nèi)在支持,是否給了力量……
當孩子需要獨立自主,是都給了孩子自我負責的機會……
當孩子做了錯事,是否給孩子正確的價值引導……
要孩子誠實守信,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則……
你對孩子的每一份用心,孩子都能敏銳地感受并及時反饋。
當父母還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不要期待孩子獨立擔當;當父母敷衍了事,別期待孩子認真投入;當父母蠻橫霸道,別期待孩子溫文爾雅;當父母欺瞞哄騙,別期待孩子誠實守信……
孩子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不是無本之水,無源之木!
父母心理年齡還處于未成年,怎能期待孩子心理健康順利發(fā)展?
父母影響了孩子的性格、習慣、行為、思維,心理;孩子照見父母的點點滴滴……
無論是心理咨詢的實際案例,還是心理學研究,都非常鮮明的得出結(jié)論: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代代輪回就是這樣形成的。
想要打破不好的輪回,就從自己開始,勇敢面對不完美的自己,堅決改變不好的方面,才能切斷壞的輪回,才可能實現(xiàn)孩子的跨越式發(fā)展,才會有心理健康、陽光的孩子。
對這個話題,你怎么看?一起探討一下吧……
我是小貓喵喵,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更多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