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唐國強飾演的雍正帝在繼承大統(tǒng)后,任用李衛(wèi)、田文鏡等人,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一系列新政,結果釀出了“河南罷考案”“親王大殿發(fā)難逼宮”幾個大事件。編劇特地設計了一個情節(jié),雍正帝酒后大倒苦水:“朕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呀?!”
影視劇中的雍正。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雍正帝為乾隆留下了豐厚的政治遺產,24歲的乾隆登基。在他之前五代君王繼位,都經過殘酷的政治斗爭,乾隆不一樣,他深得爺爺康熙寵愛,又有雍正欽定的傳位詔書指定,再加上其他皇子的才學都明顯不如他,乾隆的繼位毫無波瀾,非常平順。影視劇中的康熙與群臣。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此時,朝中的朋黨勢力早被雍正鏟除,民間也沒有全域性質的大災荒,財政有不少盈余,對準噶爾的戰(zhàn)爭雖然屢經大戰(zhàn),但已經趨于緩和,民間更沒有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乾隆繼承了這樣一份富足安定的家業(yè),看上去似乎蕭規(guī)曹隨就能保萬世太平。然而,乾隆繼位伊始,就著手改變雍正時期的高壓政策,號稱“寬嚴相濟”。一時間“皆以寬大為政,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汰僧尼之詔累下,萬民歡悅,頌聲如雷”。乾隆的這番改弦更張,其實早有根源?!队赫醭防?,雍正是當仁不讓的男主角,對其總體上是美化的。雍正晚年,朝野之間的氣氛其實是不大對頭的。雍正崛起于殘酷的政治斗爭中,即位后用更加嚴厲的高壓手段,壓制兄弟們的反撲,對地方官員過分強調行政能力,手段不免激進。乾隆一改父親的高壓,自然朝野歡騰。另外,乾隆做的每一項改變,都是打著“皇考圣心真意”的旗號。乾隆繼位后第五天,雍正遺詔頒布,其中以雍正的口吻宣布了這樣的意見:“國家刑罰禁令之設,所以詰奸除暴,懲貪除邪,以端風俗,以肅官方者也,然寬嚴之用,又必因乎其時。從前朕見人情澆薄,官吏營私,相習成風,罔知省改,勢不得不懲治整理,以戒將來。今人心共知儆惕矣……若從前之例本寬,而朕改易從嚴者……仍可酌復舊章,此朕本意也。”意思是,現(xiàn)在可以恢復寬大的政治傳統(tǒng)了。這份遺詔很明顯體現(xiàn)了乾隆的意見,因為幾乎同時,乾隆說過:“朕仰承圣訓,深用警惕,茲當御極之初,時時以皇考之心為心,即以皇考之政為政。惟思剛柔相濟,不競不絿,以臻平康正直之治?!?/span>電視劇中,雍正帝死前還吞下一顆殷紅的丹藥,與歷史是頗為符合的。雍正帝晚年在宮廷內養(yǎng)了一群道士為他修煉金丹,希望長生不老,結果吞下大量重金屬,嚴重損害了身體導致早亡。影視劇中雍正服食紅丸。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
乾隆一上臺就把這些江湖人士趕走,還說我父親不信這些,看道士煉丹都是當戲法看的(皇考萬幾余暇,聞外間有爐火修煉之說,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試觀其術,以為游戲消閑之具,因將張?zhí)摗⑼醵ㄇ葦?shù)人置于西苑空閑之地,圣心視之,如俳優(yōu)人等耳),還說,先皇是從來不吃丹藥的(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乾隆特地警告這些在雍正面前行走多年的道士,你們這些“市井無賴之徒,最好造言生事”,膽敢去外面一派胡言,抓住就殺頭——原文是:捏稱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搖煽惑,斷無不敗露之理。一經訪聞,定嚴行拿究,立即正法,決不寬貸!《雍正王朝》中,前半部分基本圍繞九子奪嫡展開,劇中的雍正帝雖然城府深、有心計、使手段,但對兄弟是比較容忍的。但實際上,雍正對骨肉兄弟的打擊非常殘酷,除了被他稱為“柱石賢弟”的老十三胤祥,其他兄弟基本被幽禁起來?;书L子胤禔、廢太子胤礽都是康熙時期被削爵囚禁,雍正上臺之后也不打算放他們出來,二人都在幽禁中度過余生。雍正的主要政敵八爺胤禩、九爺胤禟更不必說,不僅被改名阿其那、塞思黑,且都死在拘禁地,民間一直傳說二人被雍正下令秘密毒死?!队赫醭分心莻€一心做學問的白面書生三爺胤祉,歷史上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騎射水平很高,也的確無意參與爭儲,養(yǎng)了一大堆文人學者,學過西洋幾何,研究過古典文獻,結果也被雍正囚禁。劇中大大咧咧的十爺胤?也未能幸免,被拘禁。九子奪嫡的失敗者制造輿論損害了雍正的政治聲譽,雍正對兄弟的殘酷打壓又助長了這些流言在民間的傳播,這些流言散布全國時,未來的乾隆帝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了,不可能不受影響。況且,同為雍正皇子的弘時,在《雍正王朝》中被賜自盡,實際上也是“削宗籍死”,連皇室族譜玉牒中都沒有他的名字。乾隆繼位后很快將這位哥哥收進家譜。另外,雍正留著反清文人曾靜,刊刻《大義覺迷錄》,本意是用新的政治倫理重建政治合法性,打擊華夷之辯的學說,同時破除社會上的謠言。結果,這本書暴露了過多的宮闈秘史,還以官方名義刊發(fā)全國“宣講圣諭”,每個月初一十五都要在大庭廣眾上當眾宣讀什么“圣祖皇帝(康熙)在暢春園病重,(雍正)皇帝就進一碗人參湯,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駕了崩,皇上就登了位”,老百姓誰愛聽你講什么華夷之辯的大道理,就愛聽這些宮闈秘事的段子。乾隆繼位后,馬上停止了這種越描越黑的表演,將案犯曾靜處死,停止講解《大義覺迷錄》。《雍正王朝》中,在地方推行新政的得力大員是田文鏡和李衛(wèi),劇中把二人塑造成年輕后生形象。實際上,田文鏡年紀比較大,不僅比李衛(wèi)年長二十多歲,比雍正都年長16歲,雍正繼位時已經六十多歲了,的確是從基層的縣丞一路干上來,履歷很厚。李衛(wèi)35歲左右,但家境不是劇中描繪的很貧困,事實上是有錢的商人家庭,還是捐得的官位??滴跄┠?,皇上“寬仁”,捐官成風,李衛(wèi)的特長是搞錢,所以得到了雍正的喜歡。影視劇中的李衛(wèi)。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雍正王朝》中,恩科中了榜眼的尹繼善,戲份不如狀元王文昭和探花劉墨林,但歷史上尹繼善發(fā)展最好。尹繼善本身就是鑲黃旗人、大學士尹泰之子,32歲當江蘇巡撫,35歲當兩江總督,可見雍正對他的信任。雍正曾讓他評價一下李衛(wèi)、田文鏡、鄂爾泰三人,尹繼善說:“李衛(wèi),臣學其勇,不學其粗;田文鏡,臣學其勤,不學其刻;鄂爾泰大局好,宜學處多,然臣亦不學其愎也?!笨梢?,尹繼善這樣備受信任的重臣眼中,雍正重用的人都算得上毀譽參半,這三人在政敵仇家眼中早就被罵成了酷吏。田文鏡在乾隆眼中是個什么形象呢?乾隆很討厭他。乾隆認為,雍正最重用的三個大臣鄂爾泰、李衛(wèi)、田文鏡,“其實文鏡不及衛(wèi),衛(wèi)又不及鄂爾泰”,田文鏡最差。雍正八年,河南水災,田文鏡卻稱“今年豫省被水州縣,收成雖有不等,實未成災,且士民踴躍輸將,所有奉旨蠲免之漕糧,請仍照額完兌”。不僅匿災不報,還謝絕朝廷免征錢糧的好意,主動要求全額繳納。要知道,田文鏡嶄露頭角,引得雍正的注意,就是幾年前揭發(fā)山西巡撫德音匿災不報,現(xiàn)在他自己犯這種事。雍正對田文鏡的這次瞞報則很寬容,說他老了,精力不濟,被下屬騙了(“田文鏡近來年老多病,精神不及,為屬員欺誑”)。此時,田文鏡確實年紀很大,兩年后去世了。但乾隆繼位后,說已去世的田文鏡“匿災不報,百姓至于流離,蒙皇考嚴飭,遣官賑恤始得安全”,其實他的皇考根本沒嚴飭田文鏡,想嚴飭田文鏡的是他乾隆本人。乾隆甚至指責田文鏡“苛刻搜求,以嚴厲相尚,而屬員又復承其意指,剝削成風,豫民重受其困”,已經全面否定田文鏡的政績了。比如,田文鏡創(chuàng)立了契紙契根之法,要求民間田地房產交易,必須使用省里布政使衙門的官方契紙契根。本意很好,一方面打擊了隱秘田地房產行為,一方面提高了田地合同的造假成本。然而,這給官吏提供了敲詐勒索的機會,民間買房買地還要等省里發(fā)來契紙契根,深感不便,乾隆很快將該法廢除。田文鏡在河南推行的“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在劇中讓有功名的士紳必須親自上河堤干活,實際上,即使是雍正時期,政策也是“定紳衿止免本身”,也就是只允許官紳本人享有特權,打擊他人濫竽充數(shù):“照例優(yōu)免本身一丁,其子孫族戶濫冒,及私立儒戶宦戶、包攬詭寄者,查出治罪”,因為士紳還要幫朝廷做很多事,比如每月初一、十五去集市上宣講《大義覺迷錄》等,需要給予補償。此后攤丁入畝,丁稅直接攤入田賦,朝廷拿了田賦后雇人服勞役,無償徭役已經不存在了,“官紳一體納糧當差”自然也就不復存在。雍正朝還有不少的“新政”,比如大搞土地清丈,派京官去各地嚴查土地隱匿。這在今天看來絕對是正面舉措。但是,歷朝歷代清查地產都是驚天動地的事情,當時又同步推行攤丁入畝,對很多地狹人稠的地區(qū)原本就是丁稅多、田稅少,現(xiàn)在一下把丁稅攤入田稅,導致有田者一時間稅收激增。土地清丈增加了朝廷掌握的土地數(shù)據(jù),隨之而來的就是田賦大幅增加,在四川東部墊江、忠州已經激發(fā)起民變,乾隆很快停止了清丈增賦。還有,雍正時期嚴查私鹽販運,隨身攜帶少量食鹽就要犯法。乾隆覺得小老百姓自己背一點鹽沒有什么,大發(fā)慈悲,“貧窮老少男婦,挑負四十斤以下者,概不許禁捕”,很快從天津到江南出現(xiàn)了成群結隊的奉旨運鹽的私鹽匪幫,要是幾十上百個精壯漢子拉幫結伙,張口都是“奉旨背鹽四十斤”,幾個守卡的官兵能怎么辦呢?于是,官方鹽商收入大受影響,乾隆不得不收回成命。被雍正整治、被迫捐款賑災的揚州鹽商。來源/電視劇《雍正王朝》截圖此外,乾隆廢除的一些雍正新法,實際上本身就不算合理。雍正和老十三在直隸搞了很多年農業(yè)實驗,希望在河北搞出大片水田,花錢無數(shù),效果寥寥。雍正還特地在河北南部劃出大片土地,想著恢復先秦井田制,自然沒啥成效。雍正時期,西北對準噶爾用兵,在西南鎮(zhèn)壓不服從改土歸流的地方勢力,大興軍務,財政拮據(jù),為此開辦捐納,允許士紳花錢買官。乾隆上臺時期,攤丁入畝已經推廣,井田制和新稅制根本沖突,而當時西北軍情已經好轉,隨之而來的裁軍緩和了財政狀況,雍正時期的這些舉措在乾隆繼位伊始就全部叫停。當然,有些人就是轉不過彎來。田文鏡的心腹王士俊,原本接任田文鏡的河南山東總督,結果乾隆撤了這個官,把他送到四川當巡撫,等于降職一級。王士俊上密折說:“近日條陳,惟在翻駁前案,甚有對眾揚言,只須將世宗( 雍正)時事翻案即系好條陳之說,傳之天下,甚駭聽聞。”意思是現(xiàn)在有人傳言,給皇上的條陳里,只要和雍正新法對著干,就是好條陳。乾隆怒斥王士俊,你這就是在罵我,“是即謂朕為翻案矣”,很快將王士俊革職拿京,原擬斬決,最終免死驅逐回籍。乾隆繼位之初,自稱“當今之政,莫若謹守皇考十三年以來之整理,而向日一二奉行不善、過于苛細者,漸次緩改,則吏治而民安”。就這樣,乾隆“寬嚴相濟”地改變了雍正的許多新政,不過,攤丁入畝、耗羨歸公等雍正推行的政策,在乾隆朝也有人抨擊,但被全部繼承下來,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馮爾康著. 雍正傳[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04.戴逸著. 乾隆帝及其時代[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2.0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