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已經40年,總體而言,考大學是一個從難到易的過程。剛開始非常難考,逐漸地,難度有所降低。到1999年大擴招之后,考大學的難度陡然下降。
然而,考取大學變得相對容易,并不表示高考題變得容易,相反,高考試卷難度似乎一直在上升。以數學卷為例,剛剛恢復高考時,百廢待興,試題相對簡單,但后面難度逐漸提升。據說1984年的高考數學題很難,很多人考得不好。
小編有個親戚,參加了當年的高考,本來成績很不錯,目標是985的西安交大,結果最終數學只考了70多分,只能進211的西南交大,雖然學校只有一字之差,但差距甚大,很感遺憾。而他們班上有個拔尖的女生,數學平時經???35以上,目標本來是復旦的,結果數學只考了80多分,連同濟大學都差一截,最終進了中南大學。
造成這些“慘案”的,就是后來讓考生聞風喪膽的“數學帝葛大爺”,因為他參與了當年的高考命題。作為一個數學奧賽高級教練,這位葛軍大爺,眼界太高,在他看來并不難的題目,結果在高考學生眼里,幾乎全是坑。到后來,只要聽說有葛軍參與命題,考生就會瑟瑟發(fā)抖。
現在看,2003年的考題確實也是很難的,難做也就罷了,關鍵是有些題根本做不了。
你覺得2003年的試題難不難?如果讓你參加考試,你能考及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