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一旦真做的如外包裝一樣的話,銷量會大跌,甚至走向滅絕。
原因很簡單:外包裝里的牛肉都是這么大塊,面的分量那么多,各種素菜鋪滿碗蓋,最后的結果是成本超高,售價賊貴。
而吃方便面的主要群體是以農民工為代表的底層,便宜方便是其主要賣點,從而在農民工里大受歡迎。
假如售價一旦提個五倍、十倍的,那么必然導致其便宜的優(yōu)點喪失,大量的方便面食材,也會讓方便面包裝變得特別大,又極其不方便。
就最終的結果是便宜方便的優(yōu)點,變成了昂貴麻煩的缺點。低端市場做不了,高端市場不會去消費。
你都準備吃個方便面這種垃圾食品了,如果還要花個30-50元的話,那還不如找個館子隨便點幾個菜。
在高端市場中,用戶群體較為高端,受教育程度也相對較高,對于方便面這種垃圾食品大多比較排斥,最多偶爾抱著嘗個鮮的心理來包試試。
方便面的食材升級,所導致的價格攀升,并不會因為其品質的大幅提高,而讓人們趨之若鶩。
只會失去一大批原有的客戶,也會失去原有的定位,最后導致舊的粉絲沒有,新的市場又開掘失敗。
以前上大學,每次坐綠皮火車的時候,都會在包里塞幾包泡面,等到飯店的時候,就拆開桶裝面去放點熱水。
這時候我總是看到車廂里,滿是和我一樣靠泡面來充饑的,顯然正是因為沒錢才會吃泡面。
那時候車廂里正規(guī)的盒飯,其實也就15元一份,可惜貧窮讓我選擇了4塊錢的泡面充饑。
假如我知道方便面要幾十塊錢一包的話,即使我知道里面有大塊的牛肉,豐盛的菜肴,美味伴隨你我,依然不會購買。
因為超出了我想省錢的范圍,對比之下我還不如去選擇那15元一份的盒飯,至少來的干凈、健康、沒有任何的添加劑,還不用提前提著厚厚的一包泡面這么麻煩。
或者我可以買個3塊錢的早餐餅,來簡單解決下。
后來乘著交通工具主要是高鐵和飛機了,在高鐵上一份盒飯大概是45或60元一份,雖然開始覺得很貴,但后來我和算了下,買垃圾食品也要30-40塊錢,那還不如吃正規(guī)餐。
假如此時有個方便面供我選擇的話,問題是價格跟盒飯的價格差不多,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盒飯。
畢竟方便面的代名詞就是“垃圾食品”,即使里面有大塊的牛肉和蔬菜,也不能減少里面的各種添加劑和防腐劑的含量。
現在吃方便面,可能一年下來基本上也會吃那么一兩回,但主要還是想懷念下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那方便面廣告打得多成功啊,名人代言,吃的超級美味的場景化宣傳,讓我覺得吃個3塊錢的“來一桶”都是種享受。
那時候肉才5塊錢一斤,3塊錢的方便面是很奢侈啊,每天家里就給個5毛錢的零花錢,六一兒童節(jié)也就三塊錢的零花錢。
一個產品鎖定了什么用戶,決定了它是什么價格,價格決定了成本的上限。
因此一旦價格和定位的市場人群不一致的時候,這個產品注定會走向衰退。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品質也在不斷攀升,方便面市場也在不斷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