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文化 |
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周”指周朝。“監(jiān)”,就是視,就是看。視于二代,“二代”指夏朝和商朝。他說周朝把夏朝和商朝都看完了,意思就是周朝是繼夏朝、商朝以后的朝代,夏朝有夏朝的禮儀,商朝有商朝的禮儀,周朝建立以后,周朝就在夏朝和商朝的典章文物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自己的典章文物制度。比如清軍入關(guān),他就看明朝人的制度是怎樣的,據(jù)此來建立清朝的制度。周朝學習和繼承了夏朝、商朝的禮儀、文物制度,所以孔子說“周監(jiān)于二代”。因為綜合了夏商兩代的制度,加以總結(jié),所以“郁郁乎文哉”,“郁郁”就是完備,豐盛,“文”就是指禮儀文物制度,所以周朝的禮儀制度可以說是最完備的。“吾從周”,我要是行禮的話,我就要跟從周朝來,我就要學習周禮??鬃邮侵鲝埢謴椭芏Y的,因為周禮是夏商周三代禮儀文物制度的總結(jié),也是三朝文化的集大成。由這句也可知孔子對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非常熟悉的,不然就不能比較出優(yōu)劣。孟子說“夫子之學,集大成者也”,孔子是他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據(jù)此,我們也就明白孟子所言不虛了。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孔子說,我侍奉國君,完全按照禮儀,有的人認為我在獻媚。比如說,學生在外邊碰到老師了,是不是應該給老師行個禮,說聲“老師好”?這是應該的,這是學生對老師的禮儀,你問候老師,老師也會回敬你。這是一種禮儀,相互尊重,這是應該做的事情??墒怯泻芏嗤瑢W看到老師往往裝作沒看見就走了,或者看見了也埋頭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目中無人:“這是誰???我不認識。”相反的,有個學生很尊重老師,看到老師就說“老師好”,很謙和,本來這個學生是對的,其他同學反而覺得他在巴結(jié)老師——把正常當非常,把非常當正常。不給老師行禮明明是你不對,人家行了禮,你心里還不舒服,還認為人家是在獻媚,是在討好。所以孔子說我侍奉國君盡我的禮儀,我是對的,只是有的人以為我在獻媚。圣人從容平和,如果換作別人或許就會說“小人以為諂也”,那些小人反倒覺得我是在獻媚。圣人從容平和,他沒有批判人家,只是解釋自己;即使被冤枉了,也只是澄清事實,而不是去責備冤枉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