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讓2歲多的寶寶學(xué)英語
英語對于成年人來說學(xué)習(xí)并不容易,而對于倆歲的寶寶來說確實很簡單,所以說學(xué)英語還是盡早
第二,是閨蜜的孩子4歲了,之前也一直浸淫在中文繪本里。閨蜜聽說小學(xué)面試要英文,想讓她學(xué)點單詞,沒想到小姑娘非常抵觸。因為中文她已經(jīng)很熟悉了,突然來一門陌生的語言,她特別不適應(yīng)。由此我明白了:英語啟蒙,早點兒比晚點有好處。
二、我們最實用的辦法:磨耳朵
總結(jié)起來我給晨寶的英文啟蒙之路,就三個字兒“磨耳朵”、七個字兒“各種各樣磨耳朵”。
所謂磨耳朵,就是英語語音輸入積累的總稱。兒歌、童謠、動畫、繪本音頻都是磨耳朵的素材。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注重反復(fù)、高質(zhì)量、有興趣的輸入,將來才會有不自覺的往外蹦詞兒,也就是輸出。
由于方法得當(dāng),晨寶的英文啟蒙之路還算順暢。
記得聽第一首英文童謠時毛豆的手舞足蹈,
我念出第一句英文時晨寶樂不可支,
一直到他現(xiàn)在能蹦出幾個發(fā)言標(biāo)準(zhǔn)的單詞。
在小區(qū)里也能對小朋友說“How are you?” ,
指著樹枝上的小鴿子說“pigeon”
路邊行駛的公交車就是“bus”
想吃餅干時對我說:“Can I ,please?”
要零食時被我拒絕時悲憤的說“NO!NO!”
我就避開那些宏大理論,給大家介紹些最實用的方法和書單吧!
三、0-1歲學(xué)英語辦法
寶寶先發(fā)育的是聽力,而語言的習(xí)得也是從聽力開始的,所以0-1歲的英文啟蒙就從每天聽30分鐘兒歌開始,這個絲毫沒有難度。給寶寶的聽的歌曲,建議只需挑30首左右的經(jīng)典童謠反復(fù)播放,多了他的小腦袋也盛不下。另外也建議,播放英文歌曲時,多與寶寶進(jìn)行眼神交流、身體撫觸等感官接觸。
雖然我家1歲多以后才開始學(xué)英語,但還是決定從最簡單的童謠積累起語音素材。推薦喜馬拉雅上的“英文童謠精選特輯”,隨帶歲聽,很是方便。但不足就是:數(shù)量太多了。孩子學(xué)英文的秘訣是重復(fù),聽太多就是貪多嚼不爛。我是這樣做的:選一些旋律歡快的歌曲,別的就忍痛舍棄了。
晨寶坐安全座椅、洗澡、快吃飯了,都會用英文兒歌來吸引他注意力。但是當(dāng)他專心玩玩具時,我們就停掉了。每天半小時即可,全天候播放就沒必要了。孩子也需要安靜下來,沉浸獨享空間的。
0-1歲讀什么英文書好?
1. That’s not my……系列
這套書是英國知名出版社usborne專為小寶寶定制的經(jīng)典翻翻書。每一頁都把動物的某個身體部分做成可觸摸的材質(zhì)。我很久就在0-1歲的中文繪本里推薦過,也是我家晨寶大愛。
如圖,爪子做成粘墊,耳朵做成絨毛,腹部做成鼓脹的纖維,寶寶各種上手觸摸。
但可惜的是,我當(dāng)時還沒意識到,如果讓寶寶一邊觸摸,媽媽一邊大聲朗讀,刺激觸覺的同時又能學(xué)英文,才是一舉兩得。大家可以搜某寶,有些工廠尾單的OEM版本,物美價廉。這套書系超級多,隨便選兩三本即可,不要貪多。
2. 露露的故事系列
露露是一個法國小女孩,這套立體書涉及到了孩子生活的真實場景,孩子可摸又可學(xué)。像這本《lulu’s loo》(露露上廁所)里,尿不濕逼真到長出了翅膀。
在《lulu’s clothes》(露露穿衣服)里面,書上甚至還帶拉鏈。
這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就是lulu,她打算要穿衣服出門了哦。右邊這件衣服拉鏈可是真的,她會邀請正在閱讀的小晨寶幫她拉上拉鏈,是不是很有趣?
這套書很好玩,局限性就是太貴,我們買的要50多一本,有點心疼。
四、1-3歲學(xué)英文辦法
晨寶1歲以后,我們學(xué)英文的方式就變得“立體”起來了。
“立體”就是玩出更多花樣。除了堅持每天半小時聽兒歌,還可以觀看英文動畫片,邊讀英文繪本邊聽音頻,或者對著英文繪本玩親子互動。這種玩中學(xué)的方式給毛豆創(chuàng)造了盡可能的沉浸式環(huán)境,效果比1歲之前單一的感受觸摸書好得多。
這段時間里,我們磨的最多的就是《Pigeon Books》(中文譯為淘氣小鴿子》的系列。
之所以以這套為主導(dǎo),第一個原因是考慮小孩子的書,互動性要強,最好能演出花樣來,孩子才能覺得學(xué)英文這件事很有趣。
第二個原因是圖案必須要簡單。如果連圖案對于孩子來說都復(fù)雜到提不起興趣來,那更別提學(xué)英文了,翻都懶的翻。能同時滿足這兩點要求,所以一直就用它了。
用這套書的時候,晨寶正好是快1歲半,也會在terrible2發(fā)脾氣,正好很像這只撒潑賴皮的鴿子,回想起那時也是段愉快的時光。
我們循序漸進(jìn)的方式是:從短短的句子開始,到他能接受稍微長一點的句子,再到句句他都爛熟于心,最后他完全能夠把畫面和英文對應(yīng)上了,高質(zhì)量的英文輸入就已經(jīng)完成的差不多了。
想吃餅干時對我說:“Can I ,please?”要零食時被我拒絕時悲憤的說“NO!NO!”。日常英文的輸出,就從這里不經(jīng)意的開始了。
另一本我們讀過的,則是Charley Harper的《ABC's》,是字母識字手冊。
這本書其實不算孩子學(xué)英文的教材,更像一本字母識字手冊,但順手拈來的東西都可以讓孩子盡早接觸第二語言。我按著給毛豆念:“ A is for APE.”時間長了他就會把APE和大猩猩對應(yīng)起來。
給晨寶念:“ Bis for BIRD.”慢慢他就會知道bird就是鳥的意思。
至于D呢,他聽多了也會知道是小狗的意思。這就是耳濡目染的意思。
除了單詞簡單,我還很愛Charley Harper的插畫:線條輕松流暢,造型極具VINTAGE的風(fēng)格。除了學(xué)英文,還可以給寶寶藝術(shù)熏陶。
五、小寶寶英語啟蒙的Q&A
除了磨耳朵和讀書,下面也是我們英文啟蒙走過的坑,供有疑問的媽媽參考。
1. 每天大概讀多長時間?
我的經(jīng)驗:每天半小時,每個家庭都做的到。不要小看這半小時的堅持,堅持一年就是180小時,是非??捎^的數(shù)字。寶寶把這些英文的語調(diào)、單詞甚至語法內(nèi)化到自己的大腦里,越早越不會排斥,不經(jīng)意間就會往外蹦詞兒。
2. 念英文的時候,需要給寶寶翻譯嗎?
我是這樣做的:在還不熟悉故事情節(jié)的時候,給晨寶讀一小段英文之后,再用中文簡單解釋一下。解釋也不是逐句翻譯,而是把大致內(nèi)容告訴孩子,必要的地方可以翻回上頁指著畫來講。理想狀態(tài)是中文解釋不要超過英文,畢竟咱們讀的是原汁原味的英文。
3. 寶寶讀了很多,還是不想說怎么辦?
語言的學(xué)習(xí)是一個長期行為,我們的期望不是短期他掌握多少單詞,會說多少句子,而是期望他覺得這是個有趣的事兒,愿意一天天去磨。有足夠的儲備在腦子里。剩下的就靜靜等待吧。孩子每月15小時的輸入,一定會轉(zhuǎn)化日后為學(xué)英語的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