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捶丸當中:豬肉丸、牛肉丸、鯇丸,統(tǒng)稱為捶丸,又叫搏圓,起源于客家。據(jù)史料記載,自晉朝末年開始不少中原漢人南下遷徙,形成了早期客家民系,后來部分漢人繼續(xù)東進福建或南遷廣東等地。為逃避中原戰(zhàn)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發(fā)明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guī)в袧夂裣矐c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象征團團圓圓的客家捶丸。
在這里介紹一下手工鯇丸的制作方法:
遲(殺)魚
片魚肉
去皮
剁肉
選用有山泉流水的山塘養(yǎng)的,而且要吃草長大的草魚,重量適合在一條3斤左右(每斤可取肉半斤);把魚殺好,去皮,出肉,然后切成小塊,將新鮮魚肉(肉質必須新鮮,否則沒有膠質,影響魚丸的口感)用雙刀手工剁50分鐘左右,然后反復捶打成肉泥(羹)。
捶好的肉泥放入大盆中,按每斤肉放8錢薯粉,鹽、味精少量,蛋清少量,加冷水,在盆中來回摔打成糊狀起肉膠。
出丸子
用左手把魚膠捏在掌心,讓魚膠從虎口處擠出,另一手拿一把瓷湯匙把肉醬舀成球狀,放進冷水鍋里定形。
焯丸
魚膠全部出完丸子后,用小火加熱,待到水微滾的時候即可焯起來(魚丸浮水面為準)。
魚丸成形
剛出鍋的鯇(魚)丸,加湯,放上蔥花、胡椒粉、豬油即可食用(丸子蘸上味極、蒜蓉辣醬味道更好)??吹礁≡跍嫔系氖[花,口水已經叭叭跌。這樣的魚丸,小編表示可以吃3碗。
味道好極了,很好吃!
本次客家老味道《手工鯇丸》專輯得到梅州市梅江區(qū)城北鎮(zhèn)中村村(農業(yè)園側)杏花村美食的大力支持,杏花村美食總廚饒鵬芳是中國烹飪大師。
攝影:曾萬水
視頻:古衛(wèi)平
擬文:宏客
編輯: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