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乾坤兩卦,多出了“用九”“用六”兩爻辭:
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坤卦——用六:利永貞。
自《易傳》起,千年來,全部認為“用九”“用六”是乾坤兩卦的專屬爻辭,解釋乾卦全陽為“用九”,坤卦全陰為“用六”。
乾卦的陽爻全部變成陰爻是為“用九”。
坤卦的陰爻全部變成陽爻是為“用六”。
其實,乾坤兩卦的“用九”和“用六”是《周易》全文的大綱、總論、提要,用于輔助解讀六十四卦。“用九”是六十四卦中所有“陽爻”的總論和斷語;“用六”是六十四卦中所有“陰爻”的總論和斷語。
六十四卦的爻辭中,并不是每個爻辭都帶有吉兇悔吝等斷語。當爻辭中沒有吉兇等的斷語時,這便需要通過“用九”“用六”來斷吉兇。
即使爻辭中有吉兇等的斷語,亦可通過“用九”“用六”來輔助理解爻辭的含義及吉兇等斷語的緣由。
本文先介紹,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的本義和正解。
在我的前兩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龍”會隨著情況的不同而不斷變更自身,以適應周邊及自身的狀況;也就是說“龍”會因時因勢而變,隨時做最強最好的自己。
九:代指陽,指的是陽爻。
用九:使用陽;講的是:得到陽爻,如何行動之意。
見:1、通“現(xiàn)”,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2、看見。兩種解釋都可以,我采用第1種,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
首:頭領。
在自然界,動物的生存法則是“適者生存”,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法則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影響著動物頭領的選擇,繁殖策略和生存策略。
繁殖策略:一般以繁殖力最強的雌性為頭領,以“量”取勝。
生存策略:一般以最強壯的雄性為頭領,注重“質(zhì)”。
“龍”也是動物界的一類,但“龍”會因時因勢而變,隨時做最強最好的自己。每一條龍都是對應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位置等各種外界因素,結合自身狀況,調(diào)整而成的最適合環(huán)境,最強、最好的自己(龍)。
因而,“龍”最強、最完美的狀態(tài),沒有固定的標準?!褒垺钡臓顟B(tài)會隨著外界環(huán)境、自己的狀況等不斷的調(diào)整,不管是哪種狀態(tài)都是當時最強、最完美,最適合當時的狀態(tài)。
俗語講:沒有最好、最完美的東西,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最完美的?!褒垺北闶?/span>因時因勢而變,隨時都是最完美的狀態(tài)。
見群龍無首,吉。講的是,龍沒有統(tǒng)一的最完美的固定的狀態(tài)。因為環(huán)境的不同、所處位置的不同,最完美的狀態(tài)也會不同。群龍聚集,每一條龍都是最完美的最適合所處環(huán)境及自身的狀態(tài)。故爻辭講說:見群龍無首,吉。例:
初爻:龍蟄伏,此為潛龍。
二爻:驚蟄,龍?zhí)K醒、顯現(xiàn);見龍,在田。
三爻:終日乾乾,身處卑位,隨時調(diào)增自身,以求龍變。
四爻:或躍在淵,即使身處險境,也在不斷調(diào)整自身,以求突破。
五爻:龍飛在天,飛龍。
上爻:龍飛過高;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講的是,得到陽爻,使用陽時,要向“龍”一樣,因時因勢以及自身的狀況不斷調(diào)整變化,不可一成不變、不知變通,如此才能得吉;否則不吉,趨兇。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是《周易》六十四卦中所有“陽爻”的總論和斷語;“陽爻”的爻辭如果顯示出沒有因時因勢而變,則一般會趨兇?!瓣栘场钡呢侈o知“變”,則一般會得吉。這便是我們常講的“陽動、陰靜”,得“陽”需“龍變”才能得吉。例:
一、陽:《泰》卦:初九爻“拔茅,茹以其匯;征吉。”(陽動)
陰:《否》卦:初六爻“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陰靜)
二、陰:《恒》卦:六五爻“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保杽?、陰靜;男子為陽,女子為陰。)
三、陽:《屯》卦:九五爻“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得“陽”需龍“變”)
四、陽:《需》卦,水天需,四個陽爻;得“陽”需龍“變”。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本文用“三、四的內(nèi)容”進行解讀說明,“一、二的內(nèi)容”講完“用六”后在進行解讀。
三、陽:《屯》卦:九五爻“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保ǖ谩瓣枴毙椠垺白儭保?/span>
解讀:我在分析“貞”字義時講過,“貞”只要不是“利…貞”結構,全部義為 “定、從一不變、固定”。
《屯》卦:九五爻為陽爻,根據(jù)“用九”的總論和斷語,本爻辭需“龍變”,否則為“兇”。
故爻辭的斷語為:小貞吉,大貞兇。“小”的時候“貞固”屯其膏的狀態(tài)得“吉”;“大”的時候還“貞固”屯其膏的狀態(tài),此時沒有根據(jù)自身狀況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龍變”,故得“兇”。
這便是運用“用九:見群龍無首,吉?!?/strong>來輔助理解爻辭的含義及吉兇等斷語的緣由。
四、陽:《需》卦,水天需,四個陽爻;得“陽”需龍“變”。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屯》卦:初九、九二、九三、九五爻為陽爻,根據(jù)“用九”的總論和斷語,爻辭需“龍變”,否則為“兇”。我們具體來看下這四爻的爻辭。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需”是“停留”之義(我在需卦是已經(jīng)講過,不在贅述)?!靶琛钡呢韵笫翘焐舷掠?,用“雨”代指“危險”。
“雨、危險”還在“郊”(郊外)之時,就“停留”,不在向前犯險,這種狀態(tài)需要一直遵守、堅持不變,故“無咎”。(小畜卦: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梢娤掠晗仁菑慕纪忾_始,在慢慢的下到城邑之內(nèi)。)
初九爻,是因時而變,故無咎,沒有過錯。(按照我的前文中介紹 “天地人三才”解讀周易,初爻為還沒有進入“需”卦的世道,“需”卦為因為有“險”故“停留”。初爻時“險”還在遠處,沒有到來,但馬上要來,故“需于郊”不解讀為在郊外停留。)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此爻有進行簡略,原文應為:需于沙,利用小,有言終吉(帛書:“小”寫作“少”)。
“沙”前面是“水”河水/海水,“水”代指“危險”。在“沙”/危險面前“停留”,“停留”的時間要短“小”/“少”,應該盡快進行調(diào)整(“變”),渡河或后撤,要盡快決斷(需卦爻辭,利涉大川)。“有言終吉”:言:怨言、謗言;雖然有怨言(在危險面前“停留”),但最終得吉。但個人認為“言”通“愆”【qiān】,過失;指很小的過失(在這不詳細論證緣由,以后有時間在分析)。《困》卦的“有言不信”,“言”:也作 過失 解,通“愆”【qiān】。
九二爻,是因勢/形勢、局勢而變,故雖有言但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停留”就像陷在泥里,越陷越深,會導致強寇入侵。
寇:在《屯》卦時介紹過,本義:聚集人群發(fā)動攻擊,外來入侵、侵犯。
三爻為小人位(平民百姓),平民“停留”/懶惰/偷懶…會像陷在泥里一樣,越陷越深,進而導致強寇外來入侵。
因,西周的兵制采用兵農(nóng)合一,軍政合一,寓兵于農(nóng)的形式。國人平時農(nóng)耕,農(nóng)閑時接受軍事訓練;國人三季務農(nóng),一季練兵,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大的軍事演習;戰(zhàn)時國人調(diào)用從兵,進行戰(zhàn)事。故,如果平民平時疏于軍事訓練,不認真練兵,會越來越懶惰,越來不重視練兵,像陷在泥里一樣,越陷越深,導致敵人/外敵有機可趁,強寇入侵。
傳統(tǒng)上認為,乾大坎?。ㄇ瑸橹髫裕┐素畴m然有險、寇至,但只要謹慎小心,最終會擊退敵寇。但實際上此爻吉兇未定。根據(jù)“用九”的總論和斷語,本爻如果及時“龍變”,改變現(xiàn)狀,最終會得吉、無咎,否則為“兇”、兇險無比。
九三爻,是要依據(jù)自己的地位(小人、平民百姓)而變,否則 “兇”。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因為酒食而“停留”,“貞固”這種態(tài)度(因酒食而“停留”)不變,吉利。
五爻為天子位(周王),天子因為酒食而“停留”/等待,“貞固”這種態(tài)度,得吉。
天子之“酒食”,指的就是“祭祀社稷”和“祭祀太廟”?!熬剖场笔菫椤凹漓搿倍鴾蕚?,故用“酒食”代指“祭祀社稷”和“祭祀太廟”。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農(nóng)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太廟,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
《周禮·考工記》,社稷壇設于王宮之右,與設于王宮之左的太廟相對,前者代表安全的生存空間,后者代表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是國家的根本所在,人民安身立命之必需?!抖Y記·曲禮下》:“國君死社稷。”就是國君與國家共存亡的意思。
天子祭祀禮儀極其隆重與繁復。每當祭祀之前,必須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故,爻辭講說,因為“祭祀”而“停留”,“貞固”這種態(tài)度不變,得吉。
九五爻,要依據(jù)天子的地位而變,得“吉”。
西周時期,天子、諸侯(王公貴族)、小人(平民百姓)各司其職。天子:天子重祭祀,社稷和太廟;
諸侯:為天子屏藩,治國治民,供奉天子。(需卦六四:需于血。血通“洫”【xù】,田間的水道,溝渠。用于灌溉,關注農(nóng)業(yè),治民,諸侯之責。)
小人:從兵務農(nóng),供奉諸侯。
綜上: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講的是,陽爻要向“龍”一樣,因時因勢以及自身的狀況不斷調(diào)整變化,不可一成不變、不知變通,如此才能得吉;否則不吉,趨兇。這是《周易》六十四卦中所有“陽爻”的總論和斷語;“陽爻”的爻辭如果顯示出沒有因時因勢而變,則一般會趨兇。“陽爻”的爻辭知“變”,則一般會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