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男生為玩手機“起訴”父母:固定時間玩更省時間成本
【延伸視頻】實拍中學生被查到帶手機 排隊將手機扔水桶中,時長約29秒
“親愛的爸爸媽媽,您們好,這是一封訴狀,如果您二位閱畢愿意與我方庭外和解,我不介意撤訴……”開學兩周后,市民王先生和妻子收到了兒子的一封信,一開始倆人有點蒙,就因為不讓孩子玩手機,現(xiàn)在他們居然成了“被告”。
這是一起“家庭官司”。沒有律師,沒有正式開庭,只有一紙訴狀。在這場沒有法官的“家庭庭審”中,這份“訴狀”觸動了家里的每一個人,一場有關手機的溝通再次重啟,最終,一則庭外和解“協(xié)議”就此達成。這則協(xié)議,甲方是濟南某中學初一年級學生王晗(化名),乙方便是他的父母。
近日,記者拿到了這則協(xié)議書——《有關王晗2016年秋-2017年春上網(wǎng)時間的安排初步協(xié)商》,甲方王晗,乙方王晗父母。開頭是這樣的:“近日來有關甲方上網(wǎng)時間的問題,雙方展開多次討論而討論未果,為了保障甲方得到合理安排以及家庭的和諧,由甲方草擬一份協(xié)議,特予父上、母上過目……”
清秀的筆跡、鄭重的承諾,一份協(xié)議,兩封親筆信。一個13歲的孩子用字里行間的陳述,讓父母轉變觀念,最終,經(jīng)過半個月的據(jù)理力爭,王晗為自己爭取到每周兩小時的“手機”時間。
自從上了初中之后,王晗(化名)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能夠見到手機的時間都很少。與之對應的是,父母坐在客廳里,蹺著二郎腿刷朋友圈的模樣顯得越來越刺眼。
那天老媽去拍寫真,老爸去看房,王晗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連續(xù)玩了5個小時的手機,雖然夠爽,卻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自然又是一頓母親大人的咆哮。
在王晗看來,自己剛上初一,初中生活至今不過倆月時間,適當玩手機似乎沒有什么不妥。于是,在一次次過招中,當母親用“品行不端”來形容自己,這個13歲的男孩寫下自己的第一封“訴狀”。
“為什么我不能有玩手機的權利?”王晗提筆寫了起訴書,從時間管理和與學習關系的角度申訴玩手機不會影響學習。
“為了能爭取自己的權利,現(xiàn)在咱家不妨來個‘三堂會審’!”王晗將一紙“訴狀”放到父親面前,稱要來一場“申訴”。
“玩不到手機我就會‘惦記’,在‘惦記’上花的工夫比學習還多,如此說來,不讓玩手機反而誤了學習?!币痪湓捳f罷,王晗甚至給自家爹媽算起賬來。
“每天我都比你們早回家一個小時,若這一個小時都偷偷來玩,五天就是五小時,加上周末那更是不得了?!蓖蹶险f:如果你們給我固定的時間玩手機,反而更節(jié)省時間成本。
這一連串邏輯關系,弄得父母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不知如何反駁。
然而這次“庭外溝通”并未見效,于是,王晗呈上了第二封“申訴信”。
“與那些早戀、追星、玩網(wǎng)游的人相比,我只是喜歡聊天罷了?!蓖蹶媳硎?自己的聊天對象都是同學和朋友,對此,父母應該能夠理解。
這個13歲的男孩已經(jīng)到了很敏感的年紀,他的喜悅和苦悶,有時候不方便和家長說,唯一的出口就是那些朋友,他覺得,適度玩手機、聊聊天,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孩子的申訴動搖了王晗父母曾經(jīng)的決心。最終,王晗草擬了一封名為《有關王晗2016年秋-2017年春上網(wǎng)時間的安排初步協(xié)商》的協(xié)議。
“協(xié)議”對雙方的責任進行了約定。王晗終于在“訴狀”的幫助下,迎來了每周末固定的2個小時“玩手機”的時間。這意味著他玩手機的時候不用再忐忑,不用再有負罪感。同時,他也要有相應的付出,那就是每逢大考必須考進前50名,如果名次靠后,則“玩手機”的時間也會相應縮短。
最終,甲乙雙方在落款處簽下了彼此的名字。
那些防手機招數(shù)到底有多大作用?孩子們又有怎樣的想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diào)查。
11月1日,記者分別在省城一所高中高一某班與一所初中初一某班,對94名學生做了無記名調(diào)查問卷。
其中有9名初一學生及5名高一學生表示曾經(jīng)與父母簽署過“上網(wǎng)協(xié)議”,換句話說,有近15%的學生與家長簽署過類似協(xié)議。值得注意的是,這14名學生全部為被動簽署。
據(jù)調(diào)查,不論是初一學生還是高一學生,他們玩手機的目的之一就是網(wǎng)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濟南市教育局發(fā)布的《濟南市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yè)負擔監(jiān)測報告》中顯示,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在學校中最擔心的事,首先是“對學習失去興趣,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其次就是同學間關系不好,被排擠。
“其實同學之間平日的聊天,就是找尋共同話題的一個過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生告訴記者,如果和同學沒有共同話題,“總會有一種邊緣化的感覺?!?/p>
為了防止孩子玩手機,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住校。從今年濟南三中的錄取情況不難看出,濟南三中分成本校計劃與南校計劃兩個部分,其中南校計劃可以住校,而本校計劃需要走讀。兩個計劃分別招生,最終第二輪錄取結束后,南校分數(shù)線為464分,本校分數(shù)線為449分,相差15分。
一位心理老師介紹說,相當一部分學生有網(wǎng)癮,而且多數(shù)沉迷于游戲。
一位初一學生家長坦言,上小學時,孩子喜歡玩單機游戲,自己并不反對。但是進入初中后,孩子開始嘗試網(wǎng)游。“絕大多數(shù)網(wǎng)游雖然標明未成年人禁止入場,但并不會做過多干涉,基本處于無門檻狀態(tài)。而在游戲過程中,虛擬世界的誘惑促使孩子不斷購買游戲裝備,不斷升級游戲角色。”家長多番勸阻,孩子非但不理解,反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