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嘉德拍賣書畫專場大廳,氣氛緊張,齊白石最大尺幅繪畫及書法精品代表作《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正在緊張的進行著。這只傲然屹立在蒼松之上雄鷹。兩旁批配一付對聯(lián),上書“人生長壽,天下太平”,字體渾厚自然、端莊大氣。這是白石老人86歲高齡為1945年慶祝抗戰(zhàn)勝利,欣然而作,寓意那些為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英雄如勁松一樣挺直,剛拔,并且永垂不朽。
當?shù)變r以8800萬起拍后,有買家立刻喊價1億元,隨后5個競爭對手毫不示弱,當現(xiàn)場的出價記錄輕松的越過2010年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在翰海秋拍中創(chuàng)造的近現(xiàn)代中國書畫的世界最高紀錄1.71億元時候,現(xiàn)場的氣氛頓時更加熱烈,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25秒鐘后,3億元被立刻打破,大家頓時緊張得屏住了呼吸。最后仍有3個競拍對手毫不退讓,叫價聲仍然持續(xù)不斷。
經(jīng)過35分鐘鏖戰(zhàn)、54次激烈競價,加上傭金,最終以4.255億元成交,這幅齊白石的畫作最終刷新了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的世界最高新紀錄。
齊白石是公認的書畫領袖人物,然而當他看到明代的一個書畫大家的作品,居然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nbsp; 青藤是誰?
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一個趨向衰落的大家族。一個充滿悲劇的才子在浙江紹興降生了。這個人的名字叫徐渭,號青藤。不僅僅是齊白石,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更是直接痛快,刻了一個平時主要使用印章:“愿為青藤門下走狗!”
徐渭的母親是婢女,父親在他出生百日后就死了。徐渭從小就與眾不同,六歲讀書,九歲能文,十多歲時仿楊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了全城,被稱為神童。因為天資聰穎,徐渭早年所學十分龐雜,不僅是舉業(yè)和文墨,他還曾拜師學習古琴和劍術,可是這對于改變他的命運幾乎不能起到任何幫助,在他十歲的時候,他親眼目睹生母被趕出家門。到了二十一歲,他又被迫上門入贅做了潘家的女婿。厄運似乎纏上了他,二十六歲的時候喪妻,他像母親一樣被潘家趕出。盡管他天縱奇才,科舉考了八次,直到中年四十一歲,都屢試不中,平時僅以教書糊口。如此坎坷的境遇中成長的人,造就的性格末免就有些執(zhí)拗和偏激。
偏偏此時,東南沿海倭寇猖獗。不甘寂寞的徐渭獨自換上短衣,親臨前線,考察戰(zhàn)事,然后有模有樣的找作戰(zhàn)官員提出自己的建議,居然有效。嘉靖三十六年(1557),三十七歲的徐渭引起了總督胡宗憲的注目,被邀請進入幕府執(zhí)掌文書。胡宗憲對他極為賞識,徐渭好酒,常常深夜歸來,胡宗憲就叫總督府衛(wèi),夜不閉戶的等他回來,徐渭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深夜在總督府中毫無顧忌的放聲叫嚷,胡宗憲不怒反而加以稱贊。當時胡宗憲權重威嚴,文武將吏參見時都不敢抬頭,而徐渭戴著破舊的黑頭巾,穿著一身白布衣,隨便出入總督府,與胡宗憲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
胡宗憲從嘉靖嘉靖三十三年(1554)出任浙江巡按監(jiān)察御史以來。他就開始施展了與眾不同的才能,招攬、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對頗有計謀的徐渭更是寵愛有加。
胡宗憲作戰(zhàn)多喜歡運用計謀,徐渭盡其所能與其共謀,誘降并殲滅了倭寇的徐海,陳東,麻葉,辛五郎等部。尤其是在嘉靖三十九年,誘殺了海上最大倭寇汪直,胡宗憲得以晉兵部尚書,加少保。而徐渭在胡宗憲的幫助下“再試有司,皆以不合規(guī)寸,擯斥于時?!比员豢圃嚲苤T外,進不了官場。
當時奸臣嚴蒿當政,胡宗憲不得不巴結嚴嵩來維持自己的地位,而徐渭因為同鄉(xiāng)友人沈鏈參劾嚴蒿被殺,心里非常痛恨嚴嵩。沈鏈大徐渭十四歲,是徐家的女婿,兩人同為“越中十子”,沈鏈平時對徐渭頗為照顧,經(jīng)常介紹“越中名士與徐渭相往來”,沈鏈對于徐渭來說不僅僅是親人,還有知遇之恩。沈鏈之死是嚴蒿刻意制造的冤案,為了阻擋沈鏈將邊關嚴氏黨羽的將帥畏敵不前,還任意殘殺百姓,虛冒戰(zhàn)功的情況匯報嘉靖。最后反而被嚴蒿父子誣告為邪教“白蓮教”首領被斬首,兩個兒子被杖殺,遠在江南的長子沈襄被流放。徐渭不得不強行壓制自己憤怒的情緒,多次幫胡宗憲寫吹捧嚴嵩的文字,內(nèi)心之煎熬難以想像。
然而好景不長,嘉靖四十一年,胡宗憲受到參劾,并于次年被逮捕至京(后來因平倭有功,只受到免職處分),徐渭只得離開了總督府。嘉靖四十四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死于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好幾人受到牽連。徐渭擔憂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fā)狂。他提前憤激的寫好了《自為墓志銘》,“渭為人度于義無所關時,輒疏縱不為儒縛,一涉義所否,干恥詬,介穢廉,雖斷頭不可奪。”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yī)治數(shù)月才痊愈。后又用椎擊腎囊,他雖然諸事命運不濟,但是老天似乎刻意要他在世上承受更大痛苦。如此反反復復自殺有九次之多,居然都不能死。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徐渭越發(fā)瘋狂,疑神疑鬼,稍有不順,便狂噪難耐,精神恍惚之際似乎看到繼妻張氏與和尚同眠共枕,用刀失手將她殺死,因而被關入監(jiān)牢。
七年之后,同鄉(xiāng)好友翰林編修張元忭趁萬歷皇帝即位大赦之機將其獲釋,徐渭至此已經(jīng)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經(jīng)過此番磨難,性情大變。
萬歷四年夏天,剛剛出獄的徐渭應同鄉(xiāng)好友宣府巡撫吳兌之邀,來到宣府。吳兌為人極富膽略,徐渭三十五歲那年曾與他一起在紹興的街市上痛懲過一伙騷擾市民的驕兵。二十余年過后,兩人的地位竟有了天壤之別。無以復加的失意和落魄的徐渭與功成名就的昔日好友相比,難免有許多感慨。他作有《上谷歌九首》
“少年曾負請纓雄,轉眼青袍萬事空。今日獨馀霜鬢在,一肩輿坐度居庸。”
宣府即今河北宣化一帶,乃是長城邊上的軍事重鎮(zhèn),歷年西北邊患攪得明王朝寢食不安,總督方逢時和王崇古,高拱,張居正等人在隆慶四年促成“隆慶和議”之后,已經(jīng)見不到往日廝殺,客商往來頻繁,熙熙攘攘,南北各地物資交流異常熱鬧。此時吳兌正是方逢時的得力助手,協(xié)助方逢時管理互市,維修長城,勤練精兵。方逢時對徐渭也久慕其名,他和吳兌帶徐渭巡視口北,曾去過湯泉、十八盤山、龍門彎、黃楊山、苦迷灣、銀洞嶺、黑石堡,穿越牧場,訪問蒙古族和胡市。徐渭對此寫道:“開關市,通貿(mào)遷,東道往來,任數(shù)千里赤子龍舌之奇。拱宸京,控沙漠,北門鎖鑰,當?shù)谝恢厍嗵靹﹃??!庇謱憽渡瞎冗呍~》八首,其中贊賞了方逢時修鑿盤道、拓地百里之舉。
三人之中,徐渭年方五十六,比方逢時大二歲,方逢時又大吳兌二歲,他們?nèi)四昙o相仿,又都是文采飛揚的人物,所以相談甚歡。方逢時和吳兌將徐渭奉為座上貴賓。
徐渭一生窮愁潦倒,諸事不順。但是在這塞外邊關,一時間忘卻了悲歌慷慨,那壯懷激烈的狂血少年心性早已消隱不見。
“胡兒住牧龍門灣,胡婦烹羊勸客餐。一醉胡家何不可?只愁日落過河難?!币簧镁频男煳己芸旌兔晒判值芙蝗谠谝黄穑砭撇粴w,恍然間似乎忘卻了一生中所有的失意憂愁。蒙漢友好在和議后,僅數(shù)年時間就已經(jīng)親密得像一家人。更為開放自由的是,蒙古民族有很多人都隨意雜居在漢地,極為融洽,徐渭觸景成詩:“胡兒處處路旁逢,別有姿顏似慕容。乞得杏仁諸妹食,射穿楊葉一翎風?!?br> 其時,方逢時抵抗來自朝庭一股反對互市的壓力,極力維護。徐渭對此行為非常支持:“大約識事務者利撫和,而恃能戰(zhàn)者好言殺,是以事雖定而論尚未歸于一”,徐渭對“胡馬南來漢市通,邊墻猶自匝墩烽。折來何止三千里,觸處長蛇寸寸封。”的人為阻滯貿(mào)易交往的狀況非常不滿,指責“真憑一堵邊墻土,劃斷乾坤作兩家”。堅決反對破壞互市的行為。
萬歷五年的二月,徐渭因病離開宣府到京城,臨行前,他作《答謝上谷諸公》“一客宣城鎮(zhèn),真多地主良,停車松樹下,投轄井中央。紅燭籌枚滿,蒼毛塵話長,別來知幾日,柳色滿紅墻?!?br> 非常巧合的是方逢時也是萬歷五年二月移調京城任吏部尚書,從時間判斷應該是徐渭隨同方逢時去的京城。沒多久,方逢時轉為兵部尚書,在北京的方家胡同定居了,南北各地戰(zhàn)將如云,往來相聚,方家熱鬧非凡。此時沿海倭寇基本上已平,宣大也相安無事。戰(zhàn)事主要發(fā)生在李成梁所轄邊的遼東,李成梁此時正帶著年輕的努爾哈赤,形影不離的經(jīng)常出入方家。李成梁之子也漸露鋒芒,尤其是后來在“萬歷三大征”中平定寧夏哱拜之亂,朝鮮倭寇入侵大獲全勝的李如松格外耀眼。\r
萬歷五年四月,插漢土蠻聯(lián)合河東部族入侵明朝邊境,先派遣小股騎兵在西部劫掠,李成梁父子帶領努爾哈赤,突襲了土蠻的老巢,勝利而歸。李如松及兩個弟弟來到方逢時居住的方家,和徐渭因緣際會,幸運相識。當時李如松“狹其兩弟新破胡而來也。弓刀血尚殷”,這是徐渭對李如松的第一印象?!白R今參戎李長公于燕邸”說明徐渭此時正客居方逢時家。以徐渭之窮,是不可能在北京購置房產(chǎn)的,他只能是像以前一樣做官員的幕客。李如松當時二十七、八歲左右,和徐渭居然一見如故,競然從此結下終生友情。李如松對徐渭推心置腹的大倒苦水:“……百囗近來余幾個?一家長自出重圍。禪公夏色炎如此,聽罷悽霜雜霰飛”。傾訴李家為了戰(zhàn)爭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其中有更多的難以言語的苦衷與無奈。徐渭則坦言:“寧遠公天下人稱名將軍,今且以元勛食伯土于寧遠。予慕想其為人,而以道遠不得望見麾蓋,承下風。幸而得交其子……”對李如松贊賞有加,此后兩人書信往來不斷。徐渭這次在北京沒有待多久就因病匆匆回到家鄉(xiāng)。
萬歷八年,徐渭受張元忭邀請又到北京,他雖然住在離張元忭府邸不遠處,但是平時少有交往,多不應酬,而是關門寫書。據(jù)說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的《金瓶梅》,因為書的內(nèi)容太過淫穢,張元忭無法容忍,以禮法約束之,不久兩人的關系就惡化了。而徐渭寫此書是為了“追懷沈鏈,為其鳴冤”,刻意暗中揭露官場黑暗,腐朽,道德淪喪的病態(tài)心理。如張竹坡之評點“作者不幸,身遭其難,吐之不能,吞之不可,搔抓不得,悲號無益,借此為自泄。其志可悲,其心可憫矣?!弊匀徊辉敢馔J?,徐渭對張元忭說:“我殺人當死,也不過是頸上一刀,你現(xiàn)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他在《金瓶梅》中用故意用怪異的方法處理人物,“官不為官,妻不為妻,僧不為僧”。以“令人血冷的悲涼、蒼老和幻滅感”寫盡世間丑惡,呼喚正義、光明與善良的回歸。
《金瓶梅》還有一姊妹書《玉嬌李》“禾歲黷百端,背倫滅理,幾不忍讀。其帝則稱完顏大定,而貴溪、分宜相構亦暗寓焉。至嘉靖辛丑庶常諸公,則直書姓名,尤可駭怪”。直接描寫了嘉靖二十年的進士面對宰相夏言和嚴蒿,徐階和嚴蒿之間爾虞我詐的官場爭斗,其中方逢時和王崇古等都直呼其名,揭露更加露骨。其文筆之好,更超《金瓶梅》,可惜今天已經(jīng)失傳不能見到。徐渭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而他揚名后世的偏偏是排在最后的畫,他用筆隨意,潑墨勾染,不拘章法,一揮而就,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任性天成,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獨成一家。與他放浪形骸,不拘小節(jié)的人生性格渾然一體。方逢時對他的作品極為贊賞,嘖嘖稱奇,徐渭也亳不吝嗇,多有贈送。
萬歷九年秋,往日為徐渭殺妻入獄,和張元忭一起積極參與營救,供職翰林院的紹興同鄉(xiāng)朱庚,也評議徐渭“有意自外門墻,而高自矜慝,不令人望其顏色”,激怒徐渭。徐渭雖然在京城的紹興鄉(xiāng)黨,多數(shù)位高權重,最終因為他執(zhí)意要寫《金瓶梅》而絕交。
勉強在北京混了三年,同鄉(xiāng)權貴朋友基本上都消失殆盡的徐渭,分外凄慘的回到了家鄉(xiāng)。因為牢獄之災,他被剝奪了秀才的資格。早在嘉靖二十四年,大哥徐淮去世之后,家產(chǎn)又被無賴霸占,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一無所有,窮困寒苦之狀無以復加,幸虧有一手好字畫的手藝,聊以糊口。除了舊日友人,他幾乎不太與更多的人,作更多的交流。有時候,心煩意亂之際,不論誰來,他皆六親不認,手推柴門在屋內(nèi)大呼:“徐渭不在!”,分明他家除他之外不再有其他人,憤世嫉欲到了極致。他不善理財,隨手既散,雖然他的字畫很是搶手,可惜他的手頭一旦稍為寬裕,就不再作。他的門生和朋友,或騙或搶,弄到他的作品轉手換錢,徐渭也裝作不知。他尤其喜歡吃蟹,興致來時,居然將這些活蟹換畫蟹的事情認真題在畫上的詩記中,頗為玩世不恭。再到后來,他身患多種疾病,字畫也不能常作,生活更為貧苦。常“忍饑月下獨徘徊”,閉門謝客。
唯獨昔日同鄉(xiāng)好友張元忭去世,靈柩移還紹興時,他卻突然醒悟過來,慌慌張張的,一身白衣裹孝的跑去張家吊唁,扶柩大哭曰:“惟公知我!”,然后不留姓名的自行離去,也不管別人用什么眼光看他。他那獨來獨往,我行我素的個性不改絲毫。萬歷二十一年,這個游刃于道德情理之外,在悲愴的世俗中翻滾騰躍的混世英雄。終究敵不過后來仰慕他的白石老人創(chuàng)作的,這只紙上雄鷹的命運。他也終于在自家破屋里,連一床破席都置辦不起的茅草堆上,痛苦地離開了這個凄涼的世界,除了一只小狗在旁,還有一付彰顯他玩世不恭的對聯(lián)在他的“青藤書屋”外兩旁特別醒目——“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性格決定命運,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徐渭命途多舛,在于頭角崢嶸,怪癖乖張,另辟蹊徑,不逐俗世,嬉笑怒罵之中亳無顧忌,自然處處碰壁,最后連先前鼎力幫助他的同鄉(xiāng)好友都與他恩斷義絕。而與之命運截然不同的方逢時,之所以能夠在險惡世界中,暢通無阻,萬事亨通。命運固然重要,然而能夠隨機應變,順其自然,超脫地將官場,塵世當作休隱的地方。他廣交朋友,無過分的愛憎分明,妥善地處理各種糾結的事務,盡量照顧他人的利益,游刃在復雜多變的各派系黨爭之中。同時又能夠在人生最巔峰的時候,看到未來的危機,明智的在急流中全身隱退,所以他的人生反而能一帆風順。
無論是在萬歷二十四年,文壇領袖袁宏道在他學生陶望齡那里了解到徐渭后,盛贊徐渭是“我朝第一”,還是石濤,吳昌碩,黃賓虹,鄭板橋,齊白石……等等成就卓著的大師對他如何頂禮膜拜,推崇備至。這對于生不逢時的徐渭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在他接近瘋狂的真實人生中,詩文書畫才是他逃避塵世,得以快意休隱的唯一世界。
與他同時代的文士梅國楨認為徐渭“病奇于人,人奇于詩,詩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畫”。他的詩獨居一閣,箭頭直射時事,云崩雨瀉,恣意奔馳,如親臨其間。他的字放蕩不羈,無拘無束,任意馳騁。他的畫潑墨天成,隨形勾墨,肆無忌憚,所畫之物均在似與不似間鮮活跳躍?!督鹌棵贰分懈菬o數(shù)冤魂厲鬼跳將出來傾數(shù)冤情,這其中不免也有徐渭失控殺妻的懺悔。
也只有在詩文書畫里,他施展才華,展現(xiàn)理想,他的真實世界在這里和夢想觥籌交錯,恍惚錯亂中似乎遠離了那陰暗殘酷的現(xiàn)實,顯得那么的絢麗多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