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罕見:于右任寫字視頻,太瀟灑了!



于右任(1879年—1964年)漢族,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斗口于村,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后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  


閱讀延續(xù) 

于右任與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

文/何奇


1941年9月,民國政要于右任先生乘專機自重慶飛抵蘭州后,乘車踏上甘肅河西走廊的巡視行程。

9月底,從剛剛正式通車的甘新公路,一路顛簸來到酒泉,游覽了泉湖公園,為園內北堂題匾曰:“忠烈祠”,并留下了“酒泉酒美泉香,雪山雪白山蒼。多少名王名將,幾番回首,白頭醉臥沙場”的詩句和墨跡。同時,在區(qū)專員曹啟文陪同下,親臨中央政治學校附設邊疆學校肅州分校視察,接見了全體師生并講了話。在講話中,朗誦了他的新作《酒泉道中》。

于右任(左2)和張大千等人合影

10月初,于右任先生從酒泉出發(fā)抵達敦煌。在七區(qū)專員曹啟文、敦煌縣長章朗軒以及馬云章、衛(wèi)聚賢、孫宗慰、張庚由、張石軒、任子宜、李祥麟等的陪同下,或騎馬或乘大轱轆車,游歷了敦煌的名勝古跡。在游歷古郡古城時,先生揮毫寫道:“仆仆髯翁說此行,西陲重鎮(zhèn)一名城,更為文物千萬計,草圣家山石窟經(jīng)。”

于右任先生《敦煌詩記》墨跡

登臨鳴沙山,俯眺月牙泉,先生又留下了《騎登鳴沙山》詩句:“立馬沙山上,高吟天馬歌。英雄不復出,天馬更任何?”和“立馬沙山一泫然,執(zhí)戈能復似當年;月牙泉上今宵月,獨為愁人分外圓?!?/span>

10月5日,正是農歷中秋節(jié),于佑任先生來到莫高窟,面對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氣勢磅礴的洞窟、連綿不絕的精湛壁畫震撼驚嘆,揮筆在中寺門牌上題寫下“莫高窟”三個大字。

于右任書法

事有湊巧,早已來敦煌的張大千正好在莫高窟臨摹壁畫,于佑任先生當晚便在張大千臨時住所邀眾把酒,吟詩賞月,共度佳節(jié)。參加者有陜、甘、青監(jiān)察使高一涵和七區(qū)專員曹啟文、敦煌縣長章朗軒以及馬云章、衛(wèi)聚賢、孫宗慰、張庚由、張石軒、任子宜、李祥麟等。席間,于佑任先生興致勃發(fā),欣然命筆,揮毫寫道:“敦煌文物散全球,畫塑精奇美并收。同拂殘龕同贊賞,莫高窟下作中秋?!?/span>

張大千先生還特意向于右任先生展示了晉代書法家、敦煌人索靖的真跡《月儀帖》殘片,以及在莫高窟新發(fā)現(xiàn)的唐代將軍張君義的斷手一只。這只手如同干枯的木乃伊,筋骨歷歷可數(shù),并裹以墨跡告身(委任官職的文憑),歷表其戰(zhàn)功卓著而不得封賞的怨望之情。另外還有元某公主坐化洞,以身殉國,遺骸被沙俄官兵毀去,所存一只穿白綾短襪的天足古骨。

于右任

大家在提起敦煌文物數(shù)次被外國人盜竊騙取,有些慘遭破壞時,先生無不悲憤,無不痛惜,又寫道:“斯氏伯氏去多時,東窟西窟亦可悲;敦煌學已名天下,中國學人知不知?”談到政府和有關方面對敦煌莫高窟漠然視之,不聞不問,洞窟年久失修,瀕臨毀滅危急,大批藝術珍品不能妥善保護,而流散損壞時,于佑任先生深感自己作為政府官員,其責任重大。在他所作的《敦煌記事詩》八首中,便表達了這種急切重視敦煌藝術寶窟和保護研究的心情。

在敦煌巡視數(shù)天后,于佑任又興致勃勃赴安西萬佛峽(榆林窟)游覽。萬佛峽距離敦煌一百多公里,路途坎坷。先生年過花甲,隨從勸阻不易再長途跋涉,但先生被萬佛峽壁畫藝術和文物所吸引,不顧路途遙遠艱險,乘坐大轱轆車前往。

于右任書法

萬佛峽河水清澈,兩岸榆柳成片,郁郁蔥蔥。由此,河叫榆林河,窟稱榆林窟。洞窟開鑿在兩岸的峭壁上,呈上下兩層排列,共42個,其中東岸31個,西岸11個。先生視察了洞窟壁畫藝術和彩塑,面對幽靜的溝谷,湍急的水流,寫下了《萬佛峽紀行詩》四首:   

(一)

激水狂風互工聲,高巖入夜信分明;

三危山下榆林窟,寫我高車訪畫行。

(二)

隋人墨跡唐人畫,宋抹元涂復幾層;

不解高僧何事去?獨留道士守殘燈。

(三)

層層佛畫多完好,種種遺聞不忍聽;

五步內亡兩道士,十年前毀一樓經(jīng)。

(四)

紅柳蕭疏映夕陽,梧桐秋老葉兒黃;

水增麗色如圖畫,山比髯翁似老蒼。

離開安西,在東歸途中,先生登臨嘉峪關,面對黑山碧水,大漠長河;頹垣殘墻,碧空鴻雁,欣然賦得《嘉峪關前長城盡出遠望》,詩云:“天下雄關雪漸深,烽臺曾見雁來頻。邊墻盡處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

于佑任先生在書墨

1941年1211日,于佑任先生完成西北考察,返抵重慶后,即將建議書送達國民黨政府,要求設立“敦煌藝術學院”,以鼓勵學人研究敦煌藝術。該建議案以《建議設立敦煌藝術學院》為文章名,刊發(fā)于1942215日出版的《文史雜志》第二卷第四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張大千與敦煌的世紀情結
敦煌石窟初唐壁畫【涅槃臥佛】
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碼,揭秘敦煌洞窟傳奇
【甘】榆林窟25窟,中國最美石窟
⊙ 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記
陳麥青︱謝稚柳的敦煌藝術學建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