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講座 | 第六講
《壁上之墨與詩中之墨—唐代山水畫與墓葬山水圖像的互證》
主講人:李星明
主持人:蘇金成
時間:2017年11月1日(周三)
地點:上海大學(寶山校區(qū))美術學院318室
講座前瞻
唐代詩人的山水詩不僅取材于大自然,也取材于畫家筆下的山水,因此產(chǎn)生了不少題詠山水畫的作品。唐詩中表現(xiàn)大自然山川風物的內容十分豐富,表現(xiàn)范圍十分廣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詩人的足跡所到之處,都留下了描繪祖國山川的優(yōu)美詩章。
與一般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緣起不同,題詠山水畫詩歌的寫作,不需要詩人游邀于大自然,親自到山水實景之中去獲罩靈感,他們在書齋和殿堂之上,只要面前有一幅山水面圖,就可以像親臨大自然一樣神游山水了,這樣,題詠山水的詩作也就產(chǎn)生了。
色彩是唐代壁畫藝術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繼承了傳統(tǒng)繪畫色彩的象征性、裝飾性和變色手法,創(chuàng)造了壁畫藝術的色彩之美。古代壁畫使用的顏料比較多,有無機礦物顏料、有機植物顏料、人工合成顏料等。章懷太子李賢墓是唐高宗和武則天乾陵的主要陪葬墓之一,章懷太子墓壁畫也是目前已發(fā)掘的唐墓中保存最為完好、內容也最為豐富的墓葬壁畫之一。在這近900平方米,將近100幅的大型唐墓壁畫面前,任何人都會被這些巨幅壁畫精品所征服,更被其絢麗、豐富的色彩所吸引。
唐代輝煌的繪畫藝術成就,為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文化積淀和藝術素材。唐代的題畫、詠畫詩高度繁榮,在唐代詩壇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中國的題畫詩,可以說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種極其特殊的美學現(xiàn)象。把文學和美術二者結合起來,在畫面上,詩和畫,妙合而凝,契合無間,渾然一體,成了一幅美術作品的構圖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詩情畫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