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chuàng)
開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在人際交往當中,與人溝通,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哪個?是溝通前、溝通中還是溝通后?相信好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溝通中。在分享我的觀點之前,先跟大家說一個歷史故事。
在戰(zhàn)國時期有個人叫申不害,原本是鄭國的一名小吏,在鄭國滅亡后就到了韓國,從基層做起。沒想到有一天韓王突然找到了他,問他現(xiàn)在國家的局勢不是很好,你說我是跟秦國示好,還是跟魏國示好呢?這一下子就怔住申不害了,就和韓王說,“大王,這是一件大事啊,還請您給我?guī)滋鞎r間考慮清楚再回答你。”回家后,申不害就找了他的兩個朋友,讓他們在跟韓王進言的時候一個說跟秦國交好,一個說跟魏國交好。申不害在這個時候就小心觀察韓王更喜歡哪個建議,最后建議韓王向魏王示好,解決了韓國之困的問題,得到了韓王的重視。我們就以這個故事為例,來探討一下鬼谷子的三個溝通權謀術。
度權術,也就是打探對方的實際情況。
鬼谷子說,“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币馑际钦f如果不周密詳細地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就不會知道對方是強還是弱。如果不能準確地把握對方的心意,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哪些隱秘的信息和人情世故。在跟別人溝通之前,一定要先把這個人的性格、能力都打聽好,做好準備才行。這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得出度權術的重要性。申不害沒有立馬就回答韓王,而是先讓自己的朋友前去打探情況。
量能術,就是估量能力。
鬼谷子說:“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币馑际钦f和一個人溝通的時候,要學會估量對方的能力,估摸對方的氣勢。如果在溝通當中,對方的氣勢比自己強的話,自己是很容易就被對方帶著走的,漸漸地沒有自己的主見,這是談話的禁忌。因為,量之所以知長短。只有知道對方的長處和短處,你才能在交談中得心應手。申不害在他的兩個朋友提出建議之后,對比當時韓國、秦國、魏國的實力,才做出選擇。
揣情術,就是了解對方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鬼谷子說,“得其情,乃制其術”,也就是說只有得到精準的情報,才能制定有效的謀略。能夠從對方的細微的表現(xiàn)當中判斷出對方的真實意圖,是成功說服對方的一個方法。在交談中,只要掌握了對方的內(nèi)心動向,仔細觀察對方的微表情和小動作,聰明的人在這個時候就能抓住對方的弱勢。這樣,成功的概率就會提高。
度權術是需要我們在溝通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量能術是衡量自己跟對方的實力,揣情術是需要在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察言觀色,通過“微表情”來洞察人心。所以說,在跟人溝通的時候,有些話要想好再說,搞明白再說。說話之道,心可以直,但是口不能快。心直是好事,但口快卻是沒有智慧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