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不作從容竹,秋藕絕來無續(xù)處。
隨著秋天的到來,天氣逐漸變得干燥。
蓮藕得水土之氣而生,
被譽為“秋季第一補”。
入秋后的蓮藕,清脆爽口,
藥用價值相當高。
水
中
之
寶
南朝梁人陶弘景《名醫(yī)別錄》中著:生藕性寒,能生津涼血;熟藕性溫,能補脾益血。從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角度來看,蓮藕含有大量的淀粉,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氧化酶成分,是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的滋補珍品。
● 蓮藕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緩解熱病癥狀。蓮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有助緩解疲勞、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如有經(jīng)常上火,熬夜,喉嚨干癢的人群就可以經(jīng)常食用。
● 蓮藕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具有止血的功效。對于容易嘔血、尿血、便血的人群來說較有益處。蓮藕湯營養(yǎng)豐富,具有一定的補血功效,容易吸收、消化,對于貧血或體質(zhì)虛弱的人來說,可以多喝蓮藕湯。蓮藕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nèi)廢物快速排出,達到凈化血液的作用。
● 蓮藕中的含糖量不是很高,并且具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富含鈣、鐵等微量元素,不易使人發(fā)胖,是較好的減肥食品。
蓮藕的品種也有很多,不同的產(chǎn)地的藕種的顏色口感都大有不同。蘇州的荷藕,品質(zhì)優(yōu)良,色白如雪,嫩脆甜爽,在唐代就已經(jīng)作為貢品。廣西貴縣大紅蓮藕,身莖粗大,生吃尤甜,熟食特別粉。湖北省洪湖藕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成分,鮮美爽口,馳名中外。
禁忌人群
需注意
1
過敏人群
蓮藕過敏的人群應(yīng)避免食用蓮藕,避免引起過敏反應(yīng),出現(xiàn)皮疹、瘙癢、腹瀉、喉頭水腫、呼吸抑制甚至過敏性休克等癥狀。
2
糖尿病人群
蓮藕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成分,淀粉進入消化道后經(jīng)淀粉酶分解形成葡萄糖。糖尿病人群食用過多可能會升高血糖,加重糖尿病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等癥狀,不利于病情控制。
3
脾胃虛弱人群
連藕性寒,對于脾胃不好的患者容易加重腹瀉,而且不易消化,還會加重體內(nèi)寒癥。
4
產(chǎn)后孕婦
蓮藕性寒,女性產(chǎn)后不建議過早食用生藕,可能對產(chǎn)后身體恢復(fù)造成不利影響,一般在產(chǎn)后1-2周后再吃蓮藕比較適宜。
?+
+
小貼士
01
如何挑選蓮藕?
第一先看,買藕時要挑選藕身肥大,無傷、不變色、無銹斑、不斷節(jié)的,不要選擇看上去過分嫩白的藕;
第二要聞,正常藕塊有清新的香氣,“漂白藕”細聞會有化學(xué)試劑的味道;
第三要摸,正常藕塊表面多附有泥沙且具粗糙感,而“漂白藕”表面則較為光滑、濕潤。
02
如何清洗蓮藕?
蓮藕好吃,可是其中的淤泥卻很難清洗。蓮藕必須要徹底清洗后方可食用,先將蓮藕兩端的藕節(jié)切掉露出中間的孔,再將蓮藕從中間切成兩段,中間的孔是黑黑的看著很臟,可以用嬰兒奶瓶刷對準孔洞刷洗,放在水籠頭下沖洗,然后將蓮藕的外皮削掉,將蓮藕放入清水中浸泡,加入1勺白醋和半勺鹽,浸泡大約20分鐘就可以了。
藕作為食品在我國的歷史中很長,
早在漢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就有,
'與波搖蕩,奄薄水渚,
唼喋青藻,嘴嚼菱藕'的記載。
那么,蓮藕要怎么做才好吃呢?
蓮
藕
- 味美做法多 -
? +
+
蓮藕綠豆排骨湯
材料
排骨2條、蓮藕2節(jié)、綠豆15g、薏米15g、茯苓15g、陳皮1塊,少許生姜。(約3-4人份)
做法
綠豆和薏米提前兩個小時浸泡,排骨焯水,撈出備用。再將所有材料放入加水的鍋中,放入生姜。大火煮開喉轉(zhuǎn)小火再煲1小時加入鹽即可。
功效
利水祛濕,清熱解毒,健脾開胃。
? +
+
蓮藕甜粥
材料
蓮藕、大棗4-5粒、百合15g、枸杞15g、米,紅糖適量。
做法
將藕洗凈,去皮切粒備用,大棗去核對半切開備用。鍋中加入水,依次放入米、百合、蓮藕、大棗文火熬一小時,到粘稠狀態(tài),加入紅糖和枸杞再悶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氣補血,健脾開胃。
? +
+
蓮藕雪梨汁
材料
雪梨1個、蓮藕1節(jié)、馬蹄4個、少許冰糖(可不放)
做法
雪梨、蓮藕馬蹄,去皮切塊,在破壁/豆?jié){機鐘加入450ml清水,適量冰糖(不喜歡吃糖可不放)依次加入所有食材,使用豆?jié){功能熬煮30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
滋陰降燥,清熱化痰,潤腸通便。
? +
+
蓮藕花生酪
材料
蓮藕一節(jié)、花生40g、糯米30g、薏米10g、少許冰糖。
做法
花生、薏米、糯米提前浸泡半小時,蓮藕去皮切塊備用。在破壁內(nèi)加入500ml的清水,依次加入浸泡好的食材和蓮藕,使用豆?jié){功能熬煮30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
潤肺降燥、健脾養(yǎng)血。
最后溫馨提示一下,
鮮吃蓮藕具有清熱潤肺、降燥的功效,
但是胃寒的人不能多吃哦。
東莞國藥沙田分公司執(zhí)業(yè)中藥師黃楚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