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蘇州古城中心內(nèi),有一條人流量密集的街道;
在這條市井的熱鬧的街道上,有兩個蘇州最甜的人;
在他們身上,有大家最愛吃的糖粥和糕團(tuán);
這條街叫皮市街
這兩個人叫潘玉麟、楊招娣
〈1〉
皮市街——充滿市井的味道
皮市街南段是因果巷到觀前街段,原稱大成坊巷,北段才稱皮市街。街全長1086米,寬12~15米。
按《康熙志》:“自天妃宮直至玄妙觀西,俱稱皮市上。”康熙六十一年已稱其名。宋朝時,憑借銷售各種皮貨文明,如今靠著花鳥市場和小吃撐起了整條街的人流量。
皮市街是古城區(qū)里一條人流量密集的街道,有小學(xué)、有花鳥市場,單行小道上天天兩側(cè)擺滿了小狗子、兔子、鴿子之類,還有盆景與文玩。
所以熱鬧是總有的,充滿了市井的味道。
大凡這樣的街道總有地道小吃,比如,一元一個的老虎腳爪,不下雨才出攤的潘玉麟糖粥,以及一天只賣兩小時的楊招娣赤豆糕。
〈2〉
潘玉麟糖粥——蘇州‘正宗甜’
潘玉麟糖粥賣的蘇州甜食“很正宗”,糖粥“用糯米熬出來”,澆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膩”;赤豆小圓子也“懷舊溫暖”,仍是“小時候的味道”。
這樣的糖粥,專業(yè)排隊20年!看見一長溜的排隊人群就知道是潘玉麟糖粥了。每天中午12點開賣。
傲嬌的是雨天不出攤、陰天不出攤、太熱不出攤、暑假不出攤、身子不好不好不出攤,總之是看心情,小編連續(xù)跑了兩次才吃到TAT~
不過人家有實力傲嬌,去年連著暑假和張阿姨手摔傷的緣故,糖粥一直到10月份才出攤,可把大家急壞了,每天一大批小伙伴去轉(zhuǎn)悠。
如果你不知道具體地點也沒關(guān)系,到花鳥市場門口隨便問問,路人都知道,他們早已見怪不怪了。
他家招牌就一個板子,老兩口要不出攤,連板子都收走,怕丟。
煮粥的老頭叫潘玉麟,六十多歲,和媳婦在花鳥市場門口做了幾十年游攤。只賣三樣,桂花鴛鴦糖粥(5元)、桂花赤豆糊小圓子(5元)、桂花酒釀圓子(8元)。
攤子很簡單,一鍋煮圓子,一鍋煮捂著粥,一鍋捂著豆沙,還有一小缸酒釀。
老潘師傅負(fù)責(zé)制作成品,而老伴則負(fù)責(zé)打包跟收款。他們不收支付寶、微信,只收現(xiàn)金~
一般下午一點到三四點,賣完就回家。只要他們倆出現(xiàn),皮市街必然大排長龍。
很多人都提到一點,就是老潘師傅好像很兇的樣子,反正看著是這樣的。當(dāng)你點單的時候,好像是愛理不理的樣子,但是手上的制作還是很麻利。你點什么,他做什么。
所以也就理解為專注吧,用一個時下比較多的流行詞匯來說,就是匠人氣息,專心做好糖粥和圓子就行了,反正主要對外溝通工作還是由老伴來做。
作為吃客,還是來看看糖粥吧,很多人吃過。
糖粥在蘇州基本上點歲數(shù)的人都會熬,像蛋炒飯一樣家常又講究功夫。潘老頭的粥熬得發(fā)亮,桂花赤豆撈起來滾燙,濃稠得像巖漿,又一絲結(jié)塊也沒有,遠(yuǎn)遠(yuǎn)就能聞到甜而不膩的香,好像站在盛放的桂花樹下。
大半碗豆沙,上面鋪墊上一勺粥。很多人都喜歡混合拌開了吃。我比較嗜甜,所以都是舀半勺粥半勺豆沙,讓粥和豆沙在嘴里慢慢混合,最后粥舀光后,直接舀豆沙吃,很滿足。
吃完糖粥,再來一碗酒釀小圓子。
小圓子也是自制,和店里那種糯到一碰即化的不同,很有些咬口,老頭給盛滿滿一碗,嘴里一股酒香味。
這么多年,潘老爺從來沒租過店面,口碑那么好天天有人捧場,粥煮得得心應(yīng)手。
在遠(yuǎn)處看著老兩口一天的忙碌后在攤位前稍事休息,老潘拿出一個杯子喝著水,跟老伴閑聊著。
對于他們的堅持的敬佩油然而生,簡單的生活,并不是單調(diào);簡單的食物,也并不粗糙。
〈3〉
楊招娣赤豆糕——蘇州‘精細(xì)甜’
隔了一個街口,住著另一個靠甜維生的蘇州人。
楊招娣糕團(tuán)店臨街,店面一半空間是個花園,不開放,私人的。店主養(yǎng)了三四只畫眉鳥,天好就掛在石榴樹上,地上擺滿大小盆栽,有花有木,十分愜意。
楊招娣糕點,是個十分有腔調(diào)的糕點老店,主要賣赤豆糕(17元/斤)、赤豆豬油糕(20元/斤)、棗子豆沙糕(20元斤)。
糕團(tuán)店每天的產(chǎn)量不高,一天也就是三四十個,所以一直都是“只有不夠賣的,沒有賣不了的”。
每天兩點開始賣,賣完為止,小編去的時候中午1點40分,已經(jīng)開始賣了,有幾位當(dāng)?shù)氐陌⒁踢^來買,還有開車從外地趕過來的一群人,一次性買了700塊錢。
小編膽戰(zhàn)心驚的排著隊,就怕到我這沒了,同樣只收現(xiàn)金哦~
新糕出鍋是六七斤重一塊滿月圓,8分之一起售。
招娣家赤豆用量比任何一家老字號都多兩倍以上,糕身被赤豆染成淡粉色。赤豆糕甜而不膩,清爽香糯,買來現(xiàn)吃最好。
赤豆豬油糕口感更細(xì)膩,豬油半透沒異味,就是香,熬得好。
買回家凍在冰箱里,清晨、下午餓了蒸一小碟,佐著熱茶,你一筷我一筷,香糯又油潤,這種生活,甜得如意。
平日里從開店到關(guān)店,隊伍不斷,逢年過節(jié)還要提前一個鐘頭去領(lǐng)票,膽敢不領(lǐng)票,排隊資格都沒有,很多人都在這排隊吃了十幾年。
同樣傲嬌的是,店面6/7/8月歇息,9月中旬開賣,想吃的小伙伴抓緊了~
〈4〉
有人煙、有糙生活
除了甜,“人煙”也是皮市街的另一代表。
老虎腳爪
“老虎腳爪”其實是一種甜烘餅,因其形狀類似老虎腳爪而得名。
正宗的老虎腳爪外面脆而不硬,稍顯堅實是它的特色,味道甜但不重。喜歡口感老一些的就選焦黃色深的,喜歡嫩的,就選顏色淺的。
蘿卜絲餅
蘿卜絲餅是蘇州傳統(tǒng)小吃,一元一個。
咬一口,嘴里油嚕嚕的,有股蘿卜的清香。冬天的時候如果可以買一個咬上一口,真心的暖和。
花鳥市場
這的花鳥工藝品市場是一個物品豐富、人氣旺盛的市場,花鳥魚蟲籠、文玩,應(yīng)有盡有,整個市場占地面積大,籠具品類多,連在南方很少見到的百靈籠及百靈鳥都有。
來此游玩淘寶的人甚多,很是熱鬧,各家門面不是很大,店內(nèi)均有些擁擠,給人一種富裕感。買只鼠鼠、貓貓、狗狗,魚蟲,讓它陪你一起生活,或者可以買些花花草草,裝點一下自己的小窩。
世上最好吃的不是山珍海味
最甜的也不僅于糖粥和糕團(tuán)
重要的是這里有人煙、有市井、有記憶
如果你也嗜甜,就去皮市街吧
順便感受一下皮市街的煙火和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