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讀薦:即便世界如此黑暗,可總是有光明存在。
————————
最近一部由Netflix出品的動畫劇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獲得豆瓣評分9.2分
超過25萬標記
《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
這部劇好看在哪兒呢
我們得從賽博朋克談起
賽博朋克,Cyberpunk
Cyber——Cybernetics控制論
(也可以將Cyber理解為“網(wǎng)絡”)
punk——朋克
賽博朋克是關于未來的故事
每當我們構(gòu)想未來的場景
總會幻想著科技進步能為我們帶來的巨大社會變化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
人們幻想著在維多利亞時代背景下
蒸汽機和差分機的出現(xiàn)能帶來的世界巨變
被譽為蒸汽朋克創(chuàng)始人和賽博朋克運動之父的
威廉·吉布森以一篇《差分機》
開啟了“蒸汽朋克(Steampunk)”時代
蒸汽朋克的拼湊美學與機械美學
讓人們重溫制造的美感
蒸汽朋克帶來的是一個審美機械化的時代
人們通過組裝
通過蒸汽機的動力
感到了人類的力量在通過機械不斷壯大
人類能夠通過頭腦創(chuàng)造精美的機器來完成復雜的任務
未來圖景一片美好
而如今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
人們幻想著信息技術改變世界
然而卻并不是以一個友好的方式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里
我們的未來
將被科技、網(wǎng)絡和互聯(lián)網(wǎng)壟斷組織支配
大多數(shù)人類像老鼠般生存在逼仄潮濕的小巷
人腦和電腦相連
人類成為科技的奴隸
從蒸汽朋克時代帶來的
先進和落后共存這一特點
在賽博朋克的作品中得到進一步地發(fā)揚
賽博朋克的作品體現(xiàn)出的
“a combination of low life and high tech”
正是賽博朋克作品最為迷人的地方之一
在賽博朋克的作品中
除了網(wǎng)絡
最常見的就是仿生人和機器人了
他們的身體或多或少都是由機械構(gòu)成的
但卻具備著我們通常認為只屬于人類的“意識”
在我們的印象中
機械與電子元器件代表著準確、力量與理智
而人類的“意識”則代表著復雜、彈性與感性
二者融合
則形成了耐人尋味的一系列問題
比如
“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
“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區(qū)別究竟在哪?”
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也是目前計算機交叉學科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在“Good Hunting”一集中
只有對著機械人體才能產(chǎn)生性欲的黑幫大佬
最終被不堪忍受的燕殺死
這里涉及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
很多賽博朋克作品中的機器人或仿生人
都是女性設定
金屬質(zhì)感的豐滿曲線
仿佛具備某種欲蓋彌彰的性吸引力
非常吸引人
而卻少有將男性機器人和仿生人作為主角的作品
這其中的原因
大約是很多人抓著不放的“刻板印象”
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可以評判好壞的事情
它只是存在,且合理
再說回賽博朋克
除了網(wǎng)絡和機器人
還有一個典型的特征是
摩天樓與貧民窟并存
《攻殼機動隊》中
香港九龍城寨就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
街道上各色招牌擁擠著
背景卻是非常壓迫的高樓
霓虹燈光在煙霧和水汽中給一切蒙上
一種曖昧的色彩
而與高樓相對的貧民區(qū)
則只能用破敗與混亂來形容
威廉·吉布森在1993年途徑清拆前的九龍城寨
他在游記的結(jié)尾這樣說到
“城寨矗立在一條跑道的盡頭
等待被清拆
它一直是屠夫、無證牙醫(yī)和毒販的家
……
那些雜亂無章的窗戶就像夢之巢
它們似乎吸收了啟德機場的全部瘋狂活力
他們像黑洞一樣吮吸能量”
那么究竟該怎樣定義賽博朋克呢
《攻殼機動隊SAC》開頭動畫中有一句話
“即使各種網(wǎng)絡展現(xiàn)在眼前
想讓化為光與電子的意識朝向同一目標
但這個時代信息化的程度
仍然無法使“個人”統(tǒng)一為復合的個體”
賽博朋克探討的內(nèi)容
幾乎覆蓋了20世紀以來人類研究的
幾個主要方向
包括控制論、仿生、計算神經(jīng)科學、人工智能
信息學、心理學等等
在面對如此浩如煙海的知識時
賽博朋克的創(chuàng)作者們開始反思技術進步以及自身
接著選擇了懷疑
對技術進步的懷疑
轉(zhuǎn)化成作品中先進與落后的強烈反差
而對自己的懷疑
則像著名命題“缸中之腦”描述的那樣
轉(zhuǎn)化為對人類意識與“我”的發(fā)問
在“Zima Blue”一集中
Zima擁有意識后
將自己改造得能夠適應各種環(huán)境
接著他去探索了宇宙
獲得了我們?nèi)祟愡h不能及的信息量
起初Zima的畫作中是宇宙
而畫作中間是一個小小的藍色方形
接著藍色方塊越來越大
直到Zima公布他的最后一件作品
在他曾經(jīng)還是一個泳池清洗小機器人時
工作過的泳池中解體
我們?nèi)祟愑趾螄L不是這樣呢?
不斷嘗試用更多的知識豐富我們的大腦
從而逐漸對不同廣度與深度的世界
有了自己的認識與解釋
從仰望搖籃上的玩具到仰望星空
從觀察螞蟻搬家到在電鏡下探索生命的奧秘
有句話說所有學科最終歸于哲學
其實不無道理
“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Zima最終回到他“生命”開始的地方
那個貼著Zima Blue色瓷磚的泳池
回到他作為一個小機器人的身份
而在面對自己對“我”的疑惑時
《楚門的世界》中楚門最終推開了那扇門
《西部世界》中的Dolores始終無法確定
自己是否具備了感情
“感情”成為人類尋找自身身份的最后保障
賽博朋克與反烏托邦的區(qū)別大概也在此
反烏托邦的世界是沒有希望的
而朋克表達的則是
即便世界如此黑暗,可總是有光明存在
在也許并不遙遠的將來
當強人工智能乃至超人工智能出現(xiàn)的時候
那時將是人類最終的挑戰(zhàn)
未來將不只屬于人類
也許人類會與其他形式的生命體共同
不斷地探索知識的邊界與內(nèi)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