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的感覺很多人都體驗過。
造成胃脹的原因主要有3個:
親友聚會、外出旅游,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飲食過量。中醫(y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如果進食過多,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人們就會感覺胃部飽脹不適。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合理控制飲食。既要吃得好,又要控制量,這才是您日常飲食的最佳選擇。
如果不小心吃多了該怎么辦呢?您可以用白蘿卜、山楂、麥芽熬水喝,可以熬得濃一點,有助消食化積。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氣都氣飽了”。這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趕緊消消氣、順順氣。
想要預防生氣著急引起的胃脹,大家要學會凡事往好處想,如果心里總有疙瘩解不開,不妨找家人或朋友傾訴一番,這不失為開胸順氣的良藥。一身之氣順了,胃脹也就好了。
愛生氣的人,平時可以用玫瑰花、白梅花、白菊花、橘葉、陳皮等泡水代茶飲,有順氣的效果。
脾的正常運化、胃的正常受納、食物的正常消化,都要以脾胃正氣充足為前提。如果先天略有不足,后天又失于調(diào)養(yǎng),那么,任何可能傷害脾胃的做法,都會引起胃部飽脹不適。脾胃虛弱的人往往面色發(fā)黃或發(fā)白,皮膚也較正常人暗,缺乏光澤和生機;同時,還伴有渾身沒勁、不想吃飯、大便偏稀或次數(shù)偏多等表現(xiàn)。
從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脾胃虛弱的人最好少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怎樣才能使虛弱的脾胃一天天好起來呢?除了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之外,大家還可以通過食療來調(diào)養(yǎng)。小米、山藥、大棗、紅薯、蓮子、扁豆、蜂蜜、生姜、豬肚、牛肚、羊肚等食物,都具有強健脾胃的作用。
對于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很多養(yǎng)生民俗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飯前一口湯,到老胃不傷”“身體要健康,每天三片姜”等。
作者: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 張家瑋 【整理摘編:時英平】
編輯:王千惠 審核:王俊聰 策劃:王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