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 桿 作 圖 作 業(yè)
1、如圖所示,利用輕質(zhì)杠桿將重物提升(杠桿從豎直位置拉到水平位置)。請在圖上作出杠桿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在重物提升的過程中拉力F將 (選填:“變大”、“不變”、“變小”)。
![]() | |||
![]() | |||
2、如圖所示,人的手臂相當于一個 (選填:“省力”、“費力”)杠桿,它的支點在O點。請畫出圖中鉛球?qū)κ值淖饔昧?/span>F的力臂l。當曲肘彎曲將手中的鉛球舉起時,阻力臂的大小將 ,肌肉產(chǎn)生的力將 。
3、如圖所示,請畫出阻力F2的力臂(l2),并作出動力臂為l1的動力(F1)的作用線。
![]() | ![]() |
4、如圖所示,將一根粗細均勻的硬棒從水平地面抬起,所用的力F始終與棒垂直,請畫出圖示位置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在抬起的過程中力F將 (選填:“變大”、“不變”、“變小”)。
5、如圖所示,請畫出鍘刀上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在把物體鍘斷時,如果把物體向鍘刀的內(nèi)側移動一點,則所用的力將 (選填:“變大”、“不變”、“變小”)。
![]() | |||
![]() | |||
6、如圖所示,杠桿AOB能繞與地面的接觸點O轉動。在B端掛上重物G,在A端施加一個與OA垂直的力F,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請畫出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果把力F的方向轉動到豎直向下,則在轉動的過程中,為了使杠桿仍在原來的位置平衡,力F的大小必須 (選填:“變大”、“不變”、“變小”)。
![]() |
8、如圖所示,O為杠桿AC的支點,在B處掛一個物體,AO=OB=BC,為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畫出施加在杠桿上最小動力F1的力臂l1,并畫出F1的作用線。
![]() |
10、如圖所示,使用羊角錘拔釘子,動力作用在錘柄上的A點。請作出拔釘子時所用最小動力F的示意圖。
專題十 杠桿作圖題
杠桿作圖是初中物理力學中的重點,也是每年各地中考的??键c,還是同學們學習的難點,為幫助同學們?nèi)媪私飧軛U作圖在中考中的考查方向,及時準確掌握其作圖要領,為此,筆者對其作了專門的研究,現(xiàn)舉例分類點撥,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杠桿力臂的作法
例1. 如圖1所示,畫出杠桿受力的力臂.
解析:要正確畫出杠桿上各力的力臂,首先要明確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題中已知了杠桿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根據(jù)力臂的概念,就可以分別從支點O向動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線畫垂線,得到的兩垂線才是動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畫完后要在圖上分別用字母l1、l2標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2所示).
點撥:(1)杠桿的支點、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都必須在杠桿上,力臂和力的作用線必須垂直,千萬不能把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當做力臂.
(2)力臂的畫法一般分如下幾步:①首先根據(jù)題意確定支點O;②畫好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必要的時候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③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就是力臂,力臂用虛線或?qū)嵕€表示,并用大括號標出力臂的長短,在旁邊標上字母l1和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 總之,力臂的畫法可以用以下順口溜記住:一找點,二畫線,三作垂線段,四標符號.
二、最大動力臂和最小動力的作法
例2. 在圖3中,畫出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和這個力的力臂(要求保留作圖痕跡).
解析:根據(jù)杠桿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小,現(xiàn)要求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動力,就必須先求出最大動力臂. 根據(jù)力臂的定義,結合圖3可以看出,從支點O到杠桿的各點的距離中只有到A點的距離OA最長,即l就是所求的力F的力臂,故A點就是動力的作用點,所以過A點向上作OA的垂線就是最小的動力F,最后標上箭頭(如圖4所示).
點撥:根據(jù)杠桿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小,現(xiàn)要求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動力,就必須先求出最大動力臂.
(1)尋找最大動力臂的方法:①動力的作用點確定了的時候,則支點到動力作用點之間的線段長即為最大動力臂;②動力的作用點沒有確定時,應觀察杠桿上哪一點離支點最遠,則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即為最大動力臂.
(2)作最小動力的方法:①找出最大動力臂后過動力作用點作動力臂的垂線;②根據(jù)杠桿平衡的實際情況確定動力的方向,最后標上箭頭和字母F或F1.
三、根據(jù)力臂畫力的作法
例3. 如圖5所示,杠桿在力F1、F2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l1為F1的力臂. 請在圖中作出力F1.
解析:以前考查大家的都是已知力的作用線作出對應力臂,而此題考查的是根據(jù)力臂作出對應力的作用線,所以,解此題的關鍵是過力臂l1的末端(不是支點)作力臂的垂線,與杠桿的交點就是該力作用在杠桿上的作用點,由于阻力F2使杠桿沿逆時針轉動,所以動力F1的方向只能使杠桿向順時針轉動才能使杠桿平衡,故動力F1的方向朝上(如圖6所示).
點撥:此題考查的是大家的逆向思維能力,解此題型必須具備三點知識:
(1)熟知力臂的概念內(nèi)涵;
(2)熟知要從力臂的末端出發(fā)作力臂的垂線,與杠桿的交點就是力在杠桿上的作用點;
(3)會熟練地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確定所作作用力的方向.
中考杠桿作圖易錯題例析
江蘇沛縣張街中學 張振樓
一、畫錯力臂
例1(2008年杭州)畫出作用在壓水泵搖柄上力
錯解: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連線當作力臂。如圖1-甲。
正解:如圖1-乙。
解析: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如何正確理解力臂的概念呢?其幾何模型就是“點到直線的距離”。畫好力臂是學好杠桿的重中之重。
■相關鏈接:
?。?/span>2008年青島)下列關于
例2(2007年南通)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圖3)就是一個杠桿,它的支點是C點,畫出繩對吊橋的拉力及拉力的力臂。
錯解:如圖4—甲。
正解:如圖4—乙。
解析:杠桿的動力和阻力指的都是作用在杠桿的力,此題中動力是繩對吊橋的作用力,而不是人對繩子的拉力。
二、畫錯動力方向
例3(2008年遼寧)請你在圖3—1中畫出使用剪刀時,杠桿AOB所受動力
錯解:如圖5—甲,認為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正解:如圖5—乙。
解析:如何確定作用在杠桿上力的方向,如果已知的力使杠桿繞支點作順時針轉動,則現(xiàn)在施加的動力應使杠桿繞支點作逆時針轉動。反之,也成立。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方向相反,但它們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三、畫錯動力作用點
例4(2007年連云港市)如圖6所示,杠桿在力
錯解:如圖7—甲,A點作為動力作用點。
正解:如圖7—乙。B點作為動力作用點。
解析:此題要求我們要逆向思維。根據(jù)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過
四、求作最小動力
1.動力臂在杠桿上
例5(2006年天門)小華在動物園參觀時,看到了如圖8所示的場景,為使小熊貓不致與石頭相撞而受傷害,請你在杠桿AOB上作出使杠桿AOB在圖所示位置靜止時的最小力
錯解:如圖9—甲。
正解:如圖9—乙。
解析:O點相當于杠桿的支點,根據(jù)滿足最小力的兩個條件可知:(1)在杠桿上離支點O最遠的點是點B;(2)OB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最小力的作用線與OB垂直,已知的力G使杠桿作順時針轉動,則現(xiàn)在施加的動力應使杠桿作逆時針轉動,應指向右上方。
本題最常見的錯誤答案是把A點看作動力的作用點。思維的誤區(qū)就在于作用在杠杠上的兩個力必須分居在支點兩側,由于阻力在杠桿的左邊,從而將動力作到杠桿的右端。
2.動力臂不在杠桿上
例6(2008年蘇州樣卷)如圖10所示,使用羊角錘拔釘子,動力作用在錘柄上A點。請作出拔釘子時所用最小動力
錯解:如圖11—甲。
正解:如圖11—乙。
解析:錯誤的認為力臂一定在杠桿上,以杠桿的全長做力臂最長。求作最小動力問題,就是轉化為找最長力臂問題。找最長力臂,一般分兩種情況:(1)在動力的作用點明確的情況下,就是以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連線作為力臂,這個力臂最長,過力的作用點作力臂的垂線,正確確定力的方向從而作出最小的力;(2)在動力作用點未明確規(guī)定時,首先應找出距支點最遠的點作為動力作用點,然后再按(1)的步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