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農(nóng)村,也正在向城市的生活靠攏,以前泥濘的土路被柏油馬路或者是水泥路給取代了,人們出行的時候,再也不用在雨天穿雨鞋了。還有一些農(nóng)村的原有傳統(tǒng)也在慢慢的在改變,可能是祖祖輩輩都在干的一些活,如今卻被少數(shù)人取代了,一方面是農(nóng)村人在不斷的減少,另外一個方面人們決定它不是很干凈,所以才有這樣的局面。
今天咱們來說下殺家禽這樣的一個事情,在農(nóng)村如今退下來的雞毛、鴨毛都成農(nóng)村垃圾,可有人卻做起了“免費買賣”,闖出致富路。
很多農(nóng)村可能都知道,在以前的農(nóng)村,農(nóng)民們每逢過年的時候,都會宰殺很多的雞鴨鵝,把它們做成腌制品,成為年貨的一部分。而退下來的雞毛、鴨毛、鵝毛都會留著,因為有人會來收購的,像一只鴨子和鵝產(chǎn)的鴨毛、鵝毛可以賣到2元,在90年代的時候,2元可以買一些東西了,所以那個年代的農(nóng)民們也都愿意自己宰殺,在那個年代也沒有誰幫忙宰殺的。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禽養(yǎng)殖的也少了,一般都會在市場上買,而每一個市場邊上,總有一個宰殺點,殺一只雞1元,鴨或者鵝可能需要2元。有一些人甚至連家禽的內(nèi)臟都不要了,這些都成為了宰殺點常見的東西了,偶爾一些人自己回家宰殺家禽,會把家禽毛當作垃圾給扔掉了。其實還有一點,如今收購家禽毛的商販少了,這可能是收益漸漸少的緣故,干這樣的人也就少很多了。
馬上要過年了,農(nóng)村的人們也開始準備各種的年貨了,在農(nóng)村集市上,小編就看到了一個宰殺點和其它的地方不一樣,在她這兒宰殺是全免費的,不論是哪種家禽。只是要把家禽的毛給留下來,小編好奇的問,這樣殺能掙錢嗎?店家說,在平時很少能掙錢,也就是靠著年前的時候,掙點錢。每年的年前,由于宰殺的家禽特別的多,她都要把徒弟們喊過來幫忙,因為一天要宰殺不少的家禽,鴨子和鵝花費的時間比較的多,還用上了她自己的秘密武器——食用松香,除起來特別的干凈,所以找她弄的人也很多。
其實,她雖然是免費宰殺,收集起來的家禽毛也不少,尤其過年的時候,人們更加喜歡宰殺鴨子和鵝,鴨毛和鵝毛相應(yīng)的價格要比雞毛高很多,一個過年下來,可以掙上不小一筆錢了。再加上家禽的內(nèi)臟銷售,確實可觀,由于她是“免費買賣”,相比于其她的宰殺點生意更好,闖出了一條致富路。不過,她還是比較謙虛,為人有和藹,這也是她能在這兒連續(xù)干了10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