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舞蹈入門動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從基本手位和腳位開始學起。這些基本手位和腳位,其實也是芭蕾舞的入門基本動作。
經常練習基本動作,有助于培養(yǎng)舞感,還能讓你的舞蹈動作更標準哦。
7個基本手位
一位手: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處稍圓一些。手臂與手成橢圓形,放在身體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對,并留有一拳的距離。
二位手:手保持橢圓型,抬到胸腹橫隔膜的高度。(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動作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這兩個支撐點的穩(wěn)定。
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礎繼續(xù)上抬,放在額頭的前上方,不要過分的向后擺,三位手就象是把頭放在橢圓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左手不動,右手切回到二位,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左手不動,右手保持彎度成橢圓形。從手指尖開始慢慢向旁打開。在過程中胳膊肘和手指兩個支撐點要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體的前面一點,不要過分向后打開,起到一個延續(xù)雙肩線條的作用。
六位手:右手不動,左手從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右手不動,左手打開到旁邊,雙手相同地放在身體的兩邊。
來個總圖:
結束時,雙手從七位(手心朝前)劃一個小半圈,手心朝下,向兩邊伸長后,胳膊肘先彎曲下垂,逐漸收回到一位。
學習手的位置之前必須學好手的形態(tài):大拇指尖不必碰到中指的指根處,朝向手心既可。
5個基本腳位
芭蕾中腳的5種基本位置,是最早要學習的動作。
不只是因為簡單,而是舞蹈課堂上大部分動作都是以這5種位置之一作為開始和結束姿態(tài)。
比如腳的外開,有一定難度,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中老年朋友要適度而行,保持自由就好,不要強硬外開。
一位腳:兩腳完全外開。兩腳跟相接形成一橫線。
二位腳:兩腳根在一位基礎,向旁打開一腳的距離。(根據自己腳的大小)
(正面圖)
(側面圖)
三位腳:一腳位于另一腳之前。前腳跟緊貼后腳心。前腳蓋住后腳的一半。
(正面圖)
(側面圖)
四位腳:一腳從五位向前打開,兩腳相距一腳的距離。前腳跟與后腳趾關節(jié)成一條線。
(正面圖)
(側面圖)
五位腳:兩只腳緊貼在一起,一腳的后跟緊挨著另一只腳的腳尖,前腳完全遮蓋住后腳。
(正面圖)
(側面圖)
每天把手位和腳位結合起來,在跳成品舞之前練習一遍,舞感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