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是中國庭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山在秦漢時期萌芽,在魏晉南北朝中詩歌中溫養(yǎng),在唐宋中繁榮,于明清成熟。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已有過記載,人們對山石的崇拜現(xiàn)象,古人對山石的熱愛達到生死相連、令人癡迷的地步。假山是對自然山石的藝術摹寫,追求回歸自然,體現(xiàn)自然,正如《園治》中所說,“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而且凝結著園林庭院的藝術。
瀑布流水假山
瀑布流水假山
假山作為點景的藝術,或附勢而置,或在空曠之處,或在花園的角落里,綴以花草樹木形成一幅形象生動的畫面。假山既可成為庭院中的骨架、分割空間,也可獨立成景供人觀賞。更重要的假山可以與周圍其他造景元素相互借助,形成層次分明的觀賞空間。不同的石種假山于庭院中又可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既有綠意,又有情趣。
瀑布流水假山
瀑布流水假山
在別墅庭院中的一塊地上,以植物、山石、水體、建筑為素材,遵循美學創(chuàng)造出可供人觀賞的生活境界。它們彼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構成意境深遠的自然氣氛,凹凸錯落,形象自然,且有絕壁之感。在庭院中以假山聯(lián)系周圍的環(huán)境,從而使整個庭院渾然一體、耳目一新,“柳暗花明又一村”移步一景的視覺享受。
瀑布流水假山
瀑布流水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