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我們都知道,但卻好像不太清楚她是屬于佛教還是道教?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盤盤女媧的底兒。
女媧又稱媧皇、風皇、女陰、帝女等,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女媧曾經(jīng)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她又創(chuàng)建了婚姻制度,使得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她也被奉為婚姻女神。
女媧神通廣大,“一日中七十化變”,每天至少能創(chuàng)造出七十樣東西,她掌管人間,化生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后來,人類發(fā)生了一場特大災害,一時間天塌地陷,猛禽惡獸橫行,嚴重威脅著百姓的生命。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女媧熔煉五色石修補蒼天,又斬掉鱉足重立四極天柱,她平整天地,拯救了人類,也留下了“女媧補天”的不朽神話。
數(shù)千年后,女媧被道教吸收,成為了道教的神祗,深受道教的推崇。
女媧即為“驪山老母”,《道教大辭典》是這樣解釋“山老母”詞條的:“相傳驪山老母曾在此山 '煉石補天,摶黃土做人’,仙逝之后,人們將其葬于驪山之陽,又于驪山上修建了一座女媧祠,以為紀念”。
據(jù)《驪山老母玄妙真經(jīng)》記載:老母乃斗姥所化,為上八洞古仙女也。而根據(jù)《史記·秦本紀》的記載,上八洞古就一個仙女,為驪(黎)山老母,即女媧。
女媧作為神靈,雖然也為佛家所尊崇,但是歸根結(jié)底,女媧是屬于道教的。道教初成立時,并沒有什么神仙體系,因此只能從民間吸納。于是居功至偉、深入人心的女媧便被吸納入了道教。
道教是一個神祇數(shù)量極多、體系極復雜的教派,“神”與“仙”是其中的兩大分支。仙”是指后天修煉得道之人,而“神”則是指自然化生之圣。神又可分為先天之神與后天之神。后天之神是指經(jīng)過后天修煉被封神或是在死后被玉帝所敕封之神。而先天之神是指在天地未分之前就存在的真圣,比如三清尊神、女媧等。
女媧是道教中的先天之神,位居道教神仙體系中的第一序列,她一直深受道教的尊崇,也早已深深扎根在了民眾的心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