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描繪的是一個非常奇妙,非常富有想象力的神魔世界,西游記中的所有角色當(dāng)中,主角孫悟空和配角六耳獼猴是最為特殊的。
孫悟空為女媧補(bǔ)天遺漏的補(bǔ)天石幻化而成,秉承了千百萬年的天地靈氣,雖然說六耳獼猴的來路不明,但是,六耳獼猴與孫悟空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在《真假美猴王》一回中,原著便表明,孫悟空與六耳獼猴,都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后天世界幻化成三界五行,“三界之內(nèi)、五行之中”,便是“五仙”和“五蟲”,孫悟空即不屬于五仙、也不屬于五蟲,因此說他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所謂的“五仙”,便是“天地人神鬼”,即: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那么,五蟲呢?
《水滸傳》武松景陽岡打虎一回,書中為何稱老虎為“大蟲”,原來,“蟲”在古人眼中,可以泛指世間的一切動物,而老虎被譽(yù)為“百獸之王”,為動物中的佼佼者,因此,冠名一個“大”字,即大蟲。
“蟲”細(xì)分,可以分為五類,便是本文所說的“五蟲”了,為哪五蟲?指的是“蠃鱗毛羽昆”,即蠃蟲、鱗蟲、毛蟲、羽蟲和昆蟲。
現(xiàn)代意義中的“昆蟲”,與神話五蟲中的“昆蟲”,并不是同一個概念。五蟲中的昆蟲,指的是一切帶有甲殼的動物,舉個簡單的例子,貝殼和螃蟹,現(xiàn)代意義上不屬于昆蟲,而在五蟲當(dāng)中,它們都屬于昆蟲。昆蟲之首,便是神龜,也稱之為靈龜。
羽蟲,顧名思義,指的是有羽毛的動物,一般泛指禽類。天上飛的鳥兒,生活中常見的雞鴨鵝等家禽,都屬于羽蟲。羽蟲五行屬火,羽蟲之首為鳳凰,根據(jù)《淮南子》的記載,羽蟲的始祖為一種叫作“羽嘉”的上古神獸。
同樣的道理,毛蟲指的是有毛類的動物,諸如牛、羊、馬、虎等等,都屬于毛蟲。都說“飛禽走獸”,走獸都屬于毛蟲,毛蟲之首為麒麟,同樣根據(jù)《淮南子》的記載,毛蟲的始祖為一種被稱為“毛犢”的上古神獸。
鱗蟲指的是一些有鱗片的生物,絕大多數(shù)水族生物,都屬于鱗蟲,典型的例子便是魚類。而鱗蟲之首,便是蛟龍,五行當(dāng)中,鱗蟲屬水,屬性顏色為黑色,對應(yīng)的方位為北方。值得注意的是,蛇雖然不生活在水里,但蛇也是有鱗片的,也屬于鱗蟲。
蠃蟲也稱為“倮蟲”,其中“倮”為通假字,通“裸”。蠃蟲指不屬于上述四種,剩余的生物,即無毛、無羽、無鱗、無甲的生物。生活中常見的蚯蚓,便是屬于蠃蟲,我們?nèi)祟悾瑯右彩菍儆谫x。根據(jù)《大戴禮記》的記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圣人為之長?!保指鶕?jù)《禮記》的記載:“人則倮蟲之最靈者”,可見,蠃蟲之首,便是普天之下最具有靈性的生物,即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