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08-2019
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讓他閑著
還沒有見過世界,就想隱退山林,
到頭來只會是井底之蛙。
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xiàn)。
有人說,想要看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
那就看他閑下來做什么。
這世上有人忙里偷閑,
利用坐車和排隊的間隙,讀書,思考,寫作,
也有人終日無所事事,虛度光陰。
閑,并不是一個人的福氣。
相反,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閑下來。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
“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strong>
01
閑著閑著,一個人就廢了。
最近很多人和我聊起2019下半年的規(guī)劃,沒想到“熱愛自由,不想上班”成了一個重點,“零工經(jīng)濟”也成為了一種潮流和趨勢。
朋友小Z剛辭職單干的時候,父母堅決反對,為此他沒少跟他爸媽吵架。在他看來,自由職業(yè)每天都能省4小時通勤時間,憑他的能力,根本不用發(fā)愁沒有客戶和收入。
費了好大的力氣,說服了父母,但是不到一個月,他這家只有一個人的公司就垮了。
原來剛辭職的時候,工作慣性還在,每天按時出門見客戶,后來掙到錢就給自己放了假,先是早起越來越難,后來人也越來越懶,嚴重的拖延癥拖沒了客戶,被人說不靠譜。
從工作狀態(tài)中出來可能只需要一分鐘,但懶散過后再想找狀態(tài)就很難。現(xiàn)在的他,通勤時間省下了,其余時間都荒廢了。作息一塌糊涂,大門都不想踏出一步。別說提升自我、擴展資源,連基本生活都保證不了。
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工作方式?!豆鹕虡I(yè)評論》曾經(jīng)刊載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做自由職業(yè)之前要衡量的問題。
即便你自己工作,也要嚴于律己,才可能把自己經(jīng)營好。而不是把自由職業(yè)當成逃避職場的幌子,終成廢柴。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只有自由沒有自律,結(jié)果就是活生生把自己整成了一個廢柴,最后啥也做不成。
因為,你閑著、閑著、閑著最后就會廢了自己,而你卻渾然不知。
02
人活到極致,就是不愿意閑下來。
一個人到底配不配得上自由,放個假就知道了。
不妨回憶上學(xué)的時候,一個寒暑假,就能把同班同學(xué)分出高下。有些人一離開學(xué)校,學(xué)業(yè)這回事就擱置一邊了。還有人,有計劃好好利用假期,列了書單,買了習題。但自控力太差,荒廢掉了整個假期。
只有真的能做好自我約束的人,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
上班以后的假期也一樣。小長假過后,總有人頂著黑眼圈,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焦慮的心情回到了工位上,抱怨放假比上班還累。這不是放松,而是放縱。
上班的時候畢竟有節(jié)制,偶爾看本閑書都覺得幸福和滿足。可一旦盼來了那個空閑的黃金周,反倒睡到昏天黑地,把假期當成了句號過。
但所有優(yōu)秀的人只會當成一個逗號,換換腦筋,或是讓自己慢下來,自我管理24小時都不掉線,常態(tài)化努力。
這幾年大紅大紫的彭于晏,也曾經(jīng)歷過低迷期,也曾陷入過焦慮。
直到,他接拍了電影《翻滾吧,阿信》。

為了這部電影,彭于晏用盡了全力,他苦練了八個月,幾乎每天都進行10個小時以上的體操練習,為了保持八塊腹肌的身材,他只吃水煮餐,不加任何調(diào)料。
他所做的,就如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p>
后來,這部電影也徹底讓他從谷底翻身了。
他說:“我沒有才華,所以用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學(xué)不到東西。”
我們經(jīng)常艷羨別人的自由與成功,卻忽略了他們比常人更多的付出。過去總覺得有人管你煩,后來才發(fā)現(xiàn),沒人管的時候更煩。每天看上去時間空空,卻擠不出時間努力修煉。
真正的自由是很貴的,你得先問自己配不配。
03
心不閑,身不閑,退而不休才是真養(yǎng)老。
臺灣一群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騎著摩托車環(huán)游臺灣的故事觸動了很多人。

不老騎士說:“走,我們騎著歐兜邁(摩托車)環(huán)臺去!”他們便出發(fā)了,從南到北,從黑夜到白天,環(huán)島十三天。
他們當中有2位曾患癌癥,4位需要帶助聽器,8位患了心臟病,每個人都有關(guān)節(jié)退化的毛病。
這些年老的人為了追尋生命的意義而不斷努力,摔掉藥片,在別人的攙扶下離開病床走向健身房跑步機,年輕的夢想又浮現(xiàn)在腦海,背著逝去的愛人的遺像,好兄弟的黑白照,一路狂奔,累了停下歇息一會再繼續(xù),最終來到了年輕時候的那片海灘。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件事與年齡無關(guān)。
日本作家石黑一雄曾說:年老之后 當我回顧自己的一生,看到我用畢生的精力去捕捉那個世界獨特的美,我相信我會心滿意足的,沒有人能使我相信我是虛度了光陰。

心不閑,身不閑,退而不休才是真養(yǎng)老。發(fā)揮身體最大的功用,讓他追隨心的引導(dǎo),去靈魂想到的地方,不要等活到了才知道。
04
讓你快樂的東西,也會毀滅你。
茨威格曾說:“命運所贈送的每一份禮物,都暗自標好了價格。”
英國有位男子,因為中獎從一貧如洗的垃圾工變成了千萬富翁。

他辭去工作,揮霍無度地購買豪宅名車、吸毒、嫖娼和賭博。在短短7年中敗光了970萬英鎊,重新淪為窮光蛋,而妻子女兒也雙雙棄他而去。
物質(zhì)可以滿足一個人一時的快樂,但當人生只剩下享樂和放縱,就難以體會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和成就感。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的理想?!?/p>
華人首富李嘉誠,一生征戰(zhàn)商界,擁有無數(shù)財富,即便這樣直到90歲他才選擇退休。
沒退休之前,不論幾點睡覺,他總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后起床。隨后,讀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再去辦公室,開始工作,堅持數(shù)十年如一日。
李嘉誠的人生正印證了那句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閑下來,你可能會快樂一陣子,但重復(fù)和虛無,有一天會讓你感到厭倦。忙起來可能會很累,你需要把時間分成好幾份,甚至像擠海綿那樣擠時間,但卻可以讓我們收獲到很多,比如財富、幸福、內(nèi)心的充實。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如果沒有自律和自由,不如好好去工作,讓別人用鞭子抽著你往前走,比自我放縱要好很多。
鞭策從來不是磨難,自生自滅才是對懶人最狠的報復(fù)。說到底,還是天道酬勤,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看起來毫不費力。
殺死人的也從來不是病痛和衰老,而是在等待死亡之前的無所事事和憂心忡忡。心里一旦空虛了,身體也會隨之緩慢遲鈍,這個服務(wù)于靈魂的機器最終會提前停頓下來。
人生數(shù)載幾十年,我們總要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么。永遠不要把“閑”當做上天的恩賜,那些讓你快樂的東西,有一天也會毀滅你。
編輯| Vittoria
圖片|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quán)或?qū)Π鏅?quán)有所疑問,
后臺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盡快處理,謝謝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