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艾灸經(jīng)絡穴位病癥”學艾灸 。。
很多文章會告訴你:三伏灸,現(xiàn)在不灸,再等一年! 你耗得起嗎?
我要告訴你的是:這是大實話!
為什么要做三伏灸?
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們的健康是怎么出問題了:
身體虛(先天、后天) 體寒 濕氣 凝 瘀 堵 腫瘤(生?。?/span>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最基本的邏輯關系。
那么堵是堵哪兒? 是堵在經(jīng)絡上。
三伏天,不僅是外在氣候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也是人體自身陽氣最旺的時候,這時做艾灸,就是利用“天之陽、地之陽(艾灸)、人之陽”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濕,打通瘀阻經(jīng)絡,此時艾灸可以最大程度獲得治療效果。
因此:三伏灸是所有艾灸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古人的三伏灸值得推敲:
清朝名醫(yī)張璐在《張氏醫(yī)通》里明確提出三伏灸的概念。
“三伏”是指三個農(nóng)歷節(jié)日,實際上古人的三伏灸就3次,也就是2016年的”7月17號入伏、7月27號中伏、8月16號末伏“;并且是針對跟肺經(jīng)相關的一些疾病,比如: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經(jīng)常性感冒、咳嗽的艾灸治療。
現(xiàn)在醫(yī)院里開展的天灸項目---三伏貼,也就只貼3次,每次5小時左右,并且是
以3年為一個周期,也就是說連貼3年(9次)會看到效果。
我們先不說3年,只說一個三伏灸期間只貼3次,就能夠把潛伏在肺經(jīng)里的陰寒濕邪排毒體外?!取得冬病夏治的偉大勝利?!
我的回答是:效果是有!但是對于“陽虛”如此嚴重的現(xiàn)代人來說無異于望梅止渴!
因此,對于艾灸人來說,老老實實的艾灸是獲得健康的根本!不要有任何投機取巧的想法!
三伏灸,只3次,太浪費了?。?!
為什么我們將象和牌三伏貼賣的很好?
賣得好的背后,不是因為我們的三伏貼有多好,本質(zhì)是大家想走捷徑獲得健康!
獲得了一個心理安慰:我三伏灸了!當然心理暗示也是治病的手段。
艾灸難嗎?一點不難!
你認認真真的艾灸3個月后,你就覺得簡單了。我文章里多次寫到“艾灸是一個簡單的活,不過手熟罷了!”,不會比你做三頓飯難,做飯還要變花樣,艾灸不需要。
那么問題又來了,三伏灸怎樣做?
以三伏灸為主!也就是說在三伏天里用傳統(tǒng)的艾灸條艾灸盒來做三伏灸!
三伏貼為輔!
很多艾友在后臺問:我有.....問題,三伏貼應該怎么使用?我回復你的是“以三伏灸為主,三伏貼為輔!“實際上這是對你最負責的回答。
我在前面的關于三伏灸的文章里也寫過:孩子們都放暑假了,麻麻們最好抽時間給孩子們做做隔姜灸!
三伏灸如何取穴?
扁鵲說過“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余年壽矣?!?br>
如果你身體很健康,但又很喜歡艾灸,那么你可以選擇:大椎穴、肺俞穴、中脘穴、肚臍、關元穴、足三里“這些穴位里的幾個做做三伏灸。
每周艾灸2-3次,每次每個穴位艾灸20分鐘。
肚臍、肺俞穴最好作為必灸穴位。
當然入伏的那3天一定記得灸!
如果你已經(jīng)有病在身了,那么你繼續(xù)按照你現(xiàn)在每天艾灸的穴位做三伏灸。可以適當?shù)臏p少艾灸的火力及艾灸時間。
三伏天陽氣太盛,加上艾灸助陽,容易將你身體里的虛火挑動,所以晚上泡泡腳后,搓搓整個腳底板各50下以上很有必要。
三伏灸和三伏貼如何配合使用?
每周做三伏灸2次,貼三伏貼2次,每次貼24小時最好。
關于三伏貼的取穴,各位艾友在我們學艾灸的首屏回復“三伏灸”,所有的關于三伏灸及三伏貼的知識要點都自動出來了!
三伏天是艾灸最好的季節(jié),也是做艾灸最熱的季節(jié),為了健康的活著,各位親愛的艾友還是拼了唄!畢竟是為自己及家人。
哦,說了這么多,我們的將象和牌三伏貼你們當買還是要買哦,畢竟找不到比我們更好的了。
大家還點擊閱讀了下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