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今年的最佳影片,必有《綠皮書》一席之地,該影片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這也是本屆奧斯卡獲獎影片中,唯一擁有中國資本參與的影片。作為阿里娛樂戰(zhàn)略委員會主席,高曉松代表阿里影業(yè)出席奧斯卡。正如高曉松在微博中預測“我相信能的三項哈”的一樣,最終,《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三座小金人,阿里影業(yè)壓重寶,成為最大贏家。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yōu)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回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馬云說自己已經刷了三遍,并且感到了很多希望。
如果不提示的話,誰能想得到影片中白人司機“托尼”,竟然就是18年前《指環(huán)王》里那位風度翩翩、風靡萬千少女的男神——“人皇”阿拉貢。而令人更難想象的是:當年的“人皇”,其扮演者維果·莫騰森如今已經61歲了!據說V叔為拍此片還特意增重20多公斤,感覺像變了個人,上映后連原型托尼的兒子都在說:“他簡直太像我父親了”。
看好的電影,心靈就像經歷了一段凈化的旅程,《綠皮書》就是這樣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唐·謝利和托尼,剛好也是進行了兩個月的巡演旅行。一個是頂級的鋼琴家,一個精于世故的老司機。這對奇怪的組合,在一開始上路的時候,出現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種種鬧劇,甚至讓人擔心他們會不會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剛好托尼在中途遇到兩個朋友,朋友說給他介紹更好的工作,而且馬上就能得到。唐擔心托尼中途跑了,提出給他加薪,升職負責巡演的總經理。托尼說,不用,我們之前說好了該怎么樣就怎么樣,我不會跑的。雖然有時候托尼看起來像個江湖混混,但是他身上極具電影《教父》柯里昂的影子,同樣都是意裔美國人,有著處理復雜公關事物的豐富經驗,出席正規(guī)場合都是西裝筆挺,同樣梳著光滑筆直的頭發(fā),連樣子也像極了教父,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導演刻意為之的。我想,因為《教父》這個角色太成功了,所以導演想討觀眾的印象分,而且像《教父》這樣的男人,顧家、重情義、疼老婆、又具有男子漢氣概的男人,不但女人著迷,男人看著也喜歡。
像這樣的男人,為人處世都有很強的原則性,做事有始有終,絕不會半途而廢的。唐擔心托尼中途跑了,確實有點多余了,但是他們何嘗不是在這場旅途中“不打不相識”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的電影,總可以解讀出很多東西來。剛開始,我不怎么喜歡唐這個角色,覺得他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是不是有點裝過頭了?任何時候都穿得非常正式,規(guī)矩又特別多,說話文縐縐的,好像在向世人宣告,我才是知識分子,你們都是粗俗沒有文化的,估計托尼剛開始對他的做派也是非常不屑的。但是后來,見到了種種白人世界里對黑人的刁難、歧視、欺辱,唐依然不改“謙謙君子”的本色,才知道他的教養(yǎng)已經深入骨髓,就像法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位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即使上了斷頭臺,不小心踩到劊子手的腳,也會本能說“對不起”一樣,至死仍然保持貴族風范。要知,你都快要被砍頭了,誰在乎你的修養(yǎng)?你完全可以拋開一切世俗道德禮儀,大哭大鬧一場。但是他們自己在乎,他們修養(yǎng)像極了中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士大夫,即使要被下油鍋,也能慷慨就義。
相比之下,被白人看不起的黑人唐,誰更加岸貌道然,誰才更有教養(yǎng)呢?在病態(tài)、扭曲的社會里,你的高雅、藝術、修養(yǎng),在別人看來都是不正常的,而我們身處現在開明的社會,又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上層社會在對唐阿諛奉承的同時,又讓他住雜貨間,不得和白人一起就餐,連上個廁所都得去戶外,旅宿得住黑人專用的。他只是一個供上層白人社會里消遣的文化小丑,以襯托他們很有文化而已。一旦下了表現舞臺,不管他在舞臺上多么受人敬仰,臺下你依然是黑鬼一個,如同萬萬千千的黑鬼一樣,該歧視還得歧視,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多年以來的傳統。
所幸的是,唐遇到了托尼這個精通世故的老司機,他才免遭了多少苦和罪。這場旅行,也徹底地改變了托尼,從一開始看不起黑人,到后來對唐的由衷敬佩和同情。是的,后來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并且在同一年中相繼過世。
像這樣心靈之旅,或者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只要在電影里,才能看到吧!
你們看過的最佳影片有哪些?喜歡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