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上海成為了抗擊新冠疫情的主戰(zhàn)場。大量社區(qū)工作者在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既要協(xié)助開展核酸檢測,想辦法切斷病毒的傳播鏈條,又要保障社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關心社區(qū)居民面臨的問題。
不過,在居民區(qū)封閉管理的初期,不少居民對于社區(qū)工作者的工作并不理解,甚至還有不少抱怨。社工們在加班加點工作的同時,心理上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為此,小號梳理了一些有助于心理解壓的內容,供廣大社區(qū)工作者了解。
1.病毒無處不在,覺得很恐慌怎么辦?
恐懼很多時候來源于未知。面對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詳細地去了解新冠疫情相關的信息。如果我們能做好日常防護的各項細節(jié),那么被傳染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2.在網(wǎng)上看到很多負面視頻,感覺很失望怎么辦?
一些負面新聞的往往更容易被傳播。我們也要清楚認識到,其實更多正能量的事情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多關注積極的一面,會鞏固我們對防疫工作的信心。
3.工作連軸轉,身心疲憊怎么辦?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忙碌的工作環(huán)境下,還是要注意讓自己得到必要的休息。面對心理上的疲憊,可以從同事、朋友、親人中尋求鼓勵和肯定,讓自己找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4.被居民無端指責,感覺很委屈怎么辦?
在這段特殊的時間里,很多人需要時間去適應。社區(qū)居民的指責,可能是由于對社區(qū)工作的不了解,也可能是由于自身壓力太大無處宣泄,當然也有可能確實是社區(qū)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社工需要學會去分析原因,以耐心、包容、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批評。
5.感覺情緒枯竭,無力面對現(xiàn)實怎么辦?
當情緒處于很崩潰的狀態(tài)時,是很難面對和處理復雜、困難的工作的。這時候,社工需要適當?shù)亍靶菹ⅰ?,好好睡一覺,多關注積極的一面,從自己身邊可控的小事做起,慢慢找回對工作、生活的掌控感。
6.壓力很大,情緒非常易怒怎么辦?
當焦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易怒。調節(jié)情緒的關鍵還是在于緩解焦慮。可以仔細想一下讓自己焦慮的原因是什么,學會與不確定性共處。在生氣的時候,可以用深呼吸來平復心情。
當我們遇到情緒問題的時候,需要“覺知”自己情緒變化的原因,進而開展自我調節(jié)。如果僅靠自己無法獲得良好情緒,那么就應該尋求外部環(huán)境的支持。社工可以從家人、朋友、同事或其他心理專業(yè)人士處找到鼓勵和支持,為自己的心態(tài)注入必不可少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