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春天(外一章)
作者│海韻
朦朦朧朧的夢里,整夜都是春雨細碎溫柔的腳步,她那羞羞答答的訴說的童話……寒夜里厲風的嘶吼讓我的睡夢顫抖了一冬,一冬我都在祈盼春天的來臨……
這一夜我睡得好安穩(wěn),睡得好踏實,甜甜的微笑掛在酣醉的夢縈。清晨,我發(fā)現(xiàn),夢中的童話都變成了現(xiàn)實,不知不覺中己進入了三月陽春。空氣中飄溢著淡淡的水霧,霧中透出淡淡的清香,屋檐上的小鳥悄悄告訴我,這是春雨身上散出的氣味。
春雨早藏進了泥土溫暖的懷抱,只有花絲綠草間還閃爍著那頑皮的眼光,眼光是那樣的晶瑩、那樣的明亮……大自然仿佛是一塊調(diào)色板,它調(diào)配著一年四季絢麗多彩的顏色,描繪出一幅幅景致秀美的季節(jié)變換圖。
在大自然的這些作品中,《春天》最讓人迷戀、最讓人神往,它的顏色搭配五彩繽紛、姹紫嫣紅,但卻艷而不俗、雜而不亂,它的可貴之處在于大自然賦予它活潑健康、積極進取的藝術(shù)主題。
春天的基調(diào)是綠色的,樹木和小草的顏色涂綠了漫山遍野,在這塊起伏不平的巨大畫布上,紅的、黃的、紫的、白的各種花兒隨意地點綴著綠色的風景,更加襯托出這生命之色里蘊藏著的勃勃生機。
天不知什么時候蕩起了細細的雨絲,這雨絲好輕、好柔,飄落在臉上,涼陰陰,癢酥酥的,如微風拂面一般。隨著深深的呼,輕柔的雨絲不時被吸入鼻孔,一聲無拘無束的噴嚏,令人暢快至極??諝庥智逍掠譂駶?,帶著淡淡的甜味,沁入肺腑,如飲陳釀玉液,讓人癡癡欲醉。
雨絲在空中蕩啊蕩,蕩得空氣越來越潮濕,蕩得山野一片迷蒙。淡淡的霧氣彌漫在樹叢里、草絲間,視野中五彩繽紛的小花籠罩在白茫茫的霧氣里,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更增添了一絲嫵媚。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大片望不到邊的梨樹林傲立春天的微風柔雨中,潔白純凈的梨花掛滿了樹梢,似乎昨晚才降了場大雪,現(xiàn)在還是殘雪壓枝。走出白皚皚的梨花世界,不久便被粉紅的桃花映熱了臉頰。
唐人崔護有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桃花喻人面,古已有之,而用于眼前嬉戲于桃林間的這些少男少女們,倒如說是桃花如人面,桃花處于大自然的春天,而他們卻處于人生的春天;到底是人面映紅了桃花,還是桃花映紅了人面?
幾個少女圍著一棵桃樹嬉鬧追逐著,一少女停下腳抱住樹干用力搖了兩下,然后躲在一邊,于是花瓣、雨點和銀鈴般的笑聲便一起被搖落……
綠,是春天的顏色,生命的象征。越過蕭瑟的秋天,跨過凜冽的嚴冬,迎來春的一抹新綠,便覺得那是生命在勃發(fā),青春在躁動。是啊,春天的綠是那么純真,它讓人歡快,給人希望;讓人振奮,給人力量。正因如此,古人常用綠寄寓最美好的感情,有人把烏黑的頭發(fā)喻為“綠云”,有人把名貴的琴稱為“綠綺”,也有人把最貴重的馬叫作“綠耳”,還有人把珍貴美酒稱為“綠蟻”……
綠,是美好的化身,不朽的詩章。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借綠吟詩作畫,抒發(fā)情懷。賀知章的《詠柳》,把春風比作剪刀,形象地用一個“裁”字,把柳樹抽青綻綠時的婆娑動人風姿描繪的惟妙惟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讓人透過草色、柳枝去領(lǐng)略漏泄的春光,滿眼的綠韻,去感悟深沉和綠的精魂。
綠,是奉獻的凝聚,無私的升華。春天,綠葉碧翠欲滴,為花木提供養(yǎng),并以它的青春年華妝扮著大地母親;盛夏,它給人以蔭涼,散發(fā)著新鮮空氣;金秋,它不戀高枝,用自己的軀體給大地母親披上一件五彩繽紛的外衣;嚴冬,它“零落成泥碾作塵”,“化作春泥更護花”,去滋養(yǎng),催發(fā)未來的新芽。
我愛紅花,更愛綠葉。
泰戈爾這樣說:“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雖然謙遜的專心地垂著綠蔭的?!?/span>
愿大家都愛紅花,都做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