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過程中
大手牽小手,幸福向前走!
文|昱子
本文授權轉載自二孩媽媽進化論(id:woyaoshengertai)
第一批二胎家庭在哪個陣地特容易“陣亡”呢?
那就是
——老大寫作業(yè)!
我家有只竄天猴
話說老大剛入學的時候,我家老二可忙乎了!
老大一寫作業(yè),她就變得比較尿急。
并且比較容易找錯廁所。
我陪哥哥寫作業(yè),她就跑到書房門口:
“媽媽,我要尿尿!”
尿完了,不一會兒,又來了。
“媽媽,我又要尿尿!”
再尿完了,覺得自己總是尿也不是很好,她第三次跑過來:
“媽媽,我要拉粑粑!”
阿彌陀佛!
陪做作業(yè)本就是一道鬼門關。
屋里,看著老大比蝸牛還慢,為娘早已急火攻心!
外面,還有一只竄天猴一樣的老二,一會兒左手讓你跟她畫個龍,一會兒右手要你帶她拉粑粑!
后來,和大家聊得多了,我發(fā)現(xiàn)第一批進入二胎的家庭,煩惱都是類似的。
以下為多位二胎媽媽的吐槽實錄:
“哥哥一寫作業(yè),妹妹就非得趴桌子上看,看著看著就上手搶哥哥的作業(yè)本!”
“我家弟弟不光要進書房,還要撕姐姐的作業(yè)本!姐姐氣得不得了!”
“我們不讓老二打攪老大做作業(yè),老二就在客廳狂哭,嚎得人心煩意亂!”
“我家買了兩張書桌,讓他倆并排寫作業(yè),但寫著寫著,老二的筆和紙都跑到老大那邊去了,她還要幫老大寫作業(yè)!”
……
原來,竄天猴不止一家有!
家家戶戶到了陪寫作業(yè)的年齡,都可能有一只不甘落單的小猴仔。
解決煩惱三步走
那么,老大寫作業(yè),老二要摻和,怎么辦呢?
我研究出了三步走的策略,解決了這一難題:
1. 給老二找點事做
要想老二還老大一個清靜,咱們首先得讓老二有點事做,別讓她閑著!
要知道,在老二努力摻和的背后,她隱藏的核心訴求就是
——求關注
看著媽媽去陪老大寫作業(yè),老二感到既失落又好奇。
失落的,是娘居然不見了!
好奇的,是他們到底在做什么呢?
于是,小寶寶們立馬行動:
走起,我也要參一個!
這時候,你越拒絕,她越好奇。
越好奇,行動力就越Max!
你好聲好語跟她解釋哥哥做作業(yè)有多重要,可她聽到的是什么呢?
太有趣了,我也要來!
因此,道理千千萬,不如就一樣:
讓老二轉移注意力,她就不那么急于參與了!
具體而言,有這些方法:
帶出去有一位朋友曾經(jīng)講過,每逢下午放學,她家隔壁就會定時定點開始遛二娃,老人帶著老二一直溜達到飯點才回來,好讓老大能清清靜靜做個作業(yè)。
有時老人帶老二很晚才回來,鄰居們就知道:
哦,今天老大的作業(yè)比較多!
當然,這個方法僅供人手富足的家庭使用,人手不足的,看下邊。
給老二布置作業(yè)做作業(yè)這件事很奇怪,擁有的時候不珍惜,沒有的時候卻眼饞。
我們就要充分利用老二的眼饞,盡早開發(fā)他們對作業(yè)的熱愛!
比如我家,在覬覦老大的作業(yè)一年之后,老二終于擁有了自己的作業(yè)。
我家地方小,我就在客廳安置了一張書桌,鄭重其事地通知她:
“從今以后,您可以寫作業(yè)了!”
這一招,老二極其受用,她立馬飽含熱情投入其中,開始了與作業(yè)的親密接觸……
很快,老二對作業(yè)有了敬畏之心,知道作業(yè)本不能撕、本子不能亂涂。
老大做作業(yè)時,她也沒有這么呱噪了。
給老二布置作業(yè),咱要提前想好!
太小的孩子,不適合“做作業(yè)”,最好就是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玩耍,玩具三不五時上個新,讓孩子有股新鮮感,就不會總想著要去找哥哥姐姐玩。
而三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引入“作業(yè)”的概念了。
我家在這方面走過歪路,剛開始時,我給孩子買了早教機、有聲書,覺得有聲音教孩子,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但事實上,這些東西壓根都不如實惠的玩具、便宜的繪本來得好用!
經(jīng)過實踐,比較適合3-4歲孩子的“作業(yè)”有:
① 黏土:小孩子很喜歡黏土的質感,折騰來折騰去,哪怕捏個啥都不是的球,也可以玩很久
④ 網(wǎng)課:30分鐘以內(nèi)的網(wǎng)課,能互動、能學知識,又不會太傷眼
⑤ 積木:四歲開始可以仿照圖樣搭建積木或樂高了,構建類的游戲也很花時間,但孩子樂此不疲,尤其可以搭建新套裝時,通常就顧不上去管老大在做什么了
⑥ 書面作業(yè):描紅或者涂色冊,一提畫筆,不用管理
給老大的心理按摩
作業(yè)本被搶、被撕、被亂涂亂畫……老大的心理陰影可想而知!
要讓老大的情緒歸位,兩個步驟:
安撫情緒如果老大對老二產(chǎn)生不滿,“她是妹妹,你要讓著她”、“她不是故意的”這種話就不必說了,因為您說了,他也不一定買帳!
相反,您可以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叫做:
“你小時候也這樣……”
剛上學時,我家哥哥對妹妹頻繁搗亂非常不滿,我就告訴他:
“你小時候也這樣,媽媽在工作,你就過來敲鍵盤,爸爸在工作,你就過去搶手機……大家都當過小孩子,我們擔待你,你也多擔待下妹妹嘛!”
孩子一聽,頓時被安撫。
原來搗亂的不止妹妹一個,還有他自己。
既然大家都差不多,算了,大哥不說二哥,包容妹妹,還顯得自己高風亮節(jié)。
安撫了老大,還是要替他撐腰!
作業(yè)這件事,我們都知道特別傷害親子關系。
如果前腳才挨父母一頓削,后腳還要被老二騷擾,老大的壓力是很大的!
因此,我們要及時對老二的打攪進行批評教育(不管聽不聽得懂)。
切不可讓老大產(chǎn)生怨恨的心理:
“我做作業(yè)已經(jīng)很倒霉了,爸媽還向著弟弟妹妹!”
當他感受到自己的權益被尊重時,才會更愿意體諒他人。
給自己的功課
第三,安置老二、安撫老大的同時,您還要保護自己!
兩個孩子,經(jīng)常顧頭不顧尾。
有一次,一位媽媽講起他家老大寫作業(yè),她不得不讓老二看電視……
說著說著,竟然掉下來眼淚!
可想而知,媽媽心中有多愧疚啊……
可咱們都是凡人,不是超人,又哪里有三頭六臂可以完美兼顧呢?
陪孩子煩。
陪孩子寫作業(yè)更煩。
要陪老大寫作業(yè) 陪老二玩,那是煩上加煩??!
因此,在安置好孩子之前,安置好你自己。
在安撫好孩子之前,安撫好我們自己。
有一段時間,我工作忙,沒法每天回家及時檢查老大的作業(yè),老大本來就不省心,無人檢查的作業(yè)就更加慘不忍睹……
同時,老二也沒人管,新買的玩具沒人幫她拆封,她就一張一張地畫畫,每張畫上,都有笑瞇瞇的她自己,她牽著媽媽、牽著哥哥、牽著好朋友,她告訴我:“這是媽媽帶我們出去玩!”
我心里好過嗎?
不好過。
不要說帶他們出去玩了,我就連同時陪兩個孩子,都沒有做到……
但母與子,是一輩子的事。
如果我被一時的自責淹沒,我就會生活在愧疚之中。
而愧疚,會帶給孩子什么呢?
那位不得不讓孩子看電視的媽媽就告訴我,她的孩子對她說:
“媽媽,要是沒生我們,你會更開心吧?”
孩子不需要我們的愧疚,他需要我們的開心!
孩子不需要我們面面俱到,他需要的是
——當他抬起頭來,看到的不是你的撕心裂肺,而是你嘴角帶笑!
因此,無論面臨什么難題,請保護好我們自己的情緒。
一時做不到,沒關系,下次再試試。
一時沒做好,沒關系,換一個方法。
咱努力地在兩個孩子之間保持平衡,但別忘了,咱們內(nèi)心的平衡,才是孩子幸福的基石??!
小結
最后,小結。
老大做作業(yè),老二愛撲騰,咱們怎么辦?
一、給老二找點事做:
給老二安排一些適齡的作業(yè),轉移老二的注意力,隨著年齡漸長,老二會失去對老大寫作業(yè)的蠻橫的興趣,轉而接受更適合自己的項目。
二、安撫好老大:
明確表達對老大的支持,通過換位思考幫助他們理解老二的行為,并采取實際措施減緩老二的打攪,幫老大解決實際的困擾。
三、保護好自己:
筋疲力盡的媽媽很難平衡兩個孩子的關系,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包容孩子先從包容自己開始。
“養(yǎng)兒育女,是最大的功課?!?/p>
當我們陪著孩子寫作業(yè),我們不僅在重溫九年制義務教育,也在做著人生的功課。
給自己一點時間,難題本就要慢慢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