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還記得九龍崗嗎

還記得九龍崗嗎

崔小紅

迄今為止,本文是作者用時最長,跨地域最大,查閱資料最厚,耗費精力與費用最高,幫助我的人數(shù)最多的一篇地域散文。

——前言

為什么說用時最長?因為經(jīng)歷了初次、二次、三次采風,加上查閱資料并行文,期間馬不停蹄,竟然用時18天,遠遠高出我6天之內(nèi)成文的慣例。跨地域最大,大在哪?大在從安徽淮南奔波到遼寧撫順,我用足跡連接起皖D與遼D。

幫助我的人,除了當面引路,或是接受采訪的淮南人,還有未曾謀面的淮北人。既然有這么多的之最,本文會對等成信息量最豐富的一篇作品嗎?答案是否定的。我雖然做出了較大的努力,但收獲微乎其微,這里所呈現(xiàn)的只是一段追溯時光而不得的心路歷程。

十月末的金秋,桂花的清香早已飄遠。我在文友的陪同下,再次涉足民國小鎮(zhèn)九龍崗。此行目的明確,就是要看一看那座克虜伯井架,寫一寫淮南的工業(yè)遺存,記錄前輩們戰(zhàn)天斗地的開拓精神。井架就在不遠處,我已經(jīng)看到它正站在秋風中目視著大家。我們卻無法靠近,因為找不到路。

我建議文友王之良問一問行人,去克虜伯那里的路該怎么走?友人說你講克虜伯人家不明白,九龍崗的人只知道大井架。于是,他走向路人,忙著打聽這座118歲高齡的龐然大物。

從九龍崗二公司的大門進去,快走到淮南曙光煤礦辦公樓的時候,一棵栽種在花壇里的粗大的雪松映入眼簾。從這棵雪松處向東拐,沿著一條小路一直往前走,就能靠近井架。

井架周圍的區(qū)域被平整成一大片空曠的土地。秋英單薄,卻盛開得紅火。不遠處有一片湖泊,應該是采煤沉陷區(qū)。目光放遠,南面是舜耕山的青色連綿。下午,太陽爬上山崗,湖面閃耀著魚鱗般的金光。水面吹來陣陣細風,吹向這片九龍崗煤礦的故地,吹向不久之前的那段時光。

淮南市有一條單脈的城中山,名字稱做舜耕,東、西延伸約50華里。它最東端的山頭叫花山。山上有一塊奇石,被喚作劉備打草鞋?,F(xiàn)在能從衛(wèi)星云圖里查到的名字只有小東山。據(jù)說山崗上條條土嶺隆起,洪溝凹沉,百姓稱之九龍崗。

崗,既是高起的土坡,又指小股土匪出沒的地方。在1930年以前,九龍崗隸屬懷遠縣,那時叫虞耕山鄉(xiāng),這兒人煙稀少,是一片荒涼的珠砂地,匪患不絕。但在貧瘠的土質下,卻蘊藏著巨大的財富——烏金煤炭。

1930年3月27日,淮南煤礦局在九龍崗成立,這是現(xiàn)代意義的“淮南”一詞被官方正式使用。首任局長張景芬,平頭短發(fā),戴金絲眼鏡,長國字臉,著白襯衫,系領帶,罩西裝,面色淡定,形象儒雅。我好像在哪份資料里閱讀過他的簡介,有留洋之類的話語。待我專門去摘錄的時候,那么多的資料讓我有大海撈針的無奈。我嘗試著百度此人,很遺憾,杳無蹤影。

4月14日,農(nóng)歷十六,九龍崗1#、2#井在梁圩村的崗坡地上(九龍崗技校)破土動工。那時吉祥的數(shù)字是4和6,所謂事事如意,六六大順。

5月14日,又是農(nóng)歷十六,在1#、2#井的西邊大約1500米處的小吳郢,開鑿3#、4#井。日產(chǎn)煤炭300噸,是當時華東地區(qū)的大煤礦。這一個個數(shù)字,你閱讀的乏味嗎?為收集它們,崔老師用足九牛二虎之力,只有精準到“日”的時間單位,才能視為對文史精神的尊重。

十月的下午,天氣溫暖如春。大井架、紅磚墻、絞車房,聳立在一片雜樹中??拷?,才發(fā)現(xiàn)周圍有一圈鐵柵欄,我們轉來轉去,也沒有找到可以進去的缺口,只能眼巴巴地瞅著空洞的門窗。后來,大伙兒的眼睛瞄準那扇一人多高的簡易門,決定翻門而入。

廠房內(nèi)空空蕩蕩,地面鋪滿厚厚的灰塵,一枝藤蔓類植物從墻縫里鉆出來,芊芊細細,匍匐前進,居然爬出三、四米遠的距離。墻面上糊著一面水泥小黑板,時間的指針停留在200X年。還有一面白色的公布欄,抬頭是“曙光煤礦九號井”。原來,大井架服務的礦井叫做9#井。9#井前面序號的礦井在哪呢?9#井的開鑿時間?帶著這些疑問,我要接著倒敘一段時光。

1938年6月4日是個屈辱的日子,那天是端午節(jié)后第二天,淮南淪陷。日寇侵占煤礦,官辦的九龍崗礦被三井礦業(yè)會社鉗制。

1939年4月,日本成立日華合辦淮南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由侵華日軍軍部控制,總公司設在上海。在九龍崗設立淮南礦業(yè)所,將淪陷后被三菱礦業(yè)會社掌控的商辦的大通煤礦納入,兩礦合并經(jīng)營。這為后來九礦與大礦的礦井序號綜合排序埋下伏筆。

日據(jù)時期的淮南礦工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他們把人身安全寄托在窯神身上,迷信盛行,忌諱“塌、倒、垂”等詞語。木頭如果被鋸下來一段,鋸下來的那截短的叫做羊頭。鐵錘不能叫錘子,得叫榔頭,榔頭是起自日本的一個舶來詞。

1941年,在淮南淪陷期間,5#井于九龍崗開鑿。同年,又開鑿新3#井。新3#井與3#井隔鐵路而望,相距不足50米。新3#井與我要寫的大井架有何聯(lián)系?原來呀,新3#井的副井就是這個大井架服務的9#井,因此,9#井又叫9#副井。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1945年8月,日軍投降。9月18日,國民政府經(jīng)濟部派員接管淮南煤礦。為什么要選擇9月18日呢?還記得九· 一八事變嗎?巧合嗎?

1947年5月15日,九礦與大礦共用的6#風井開鑿。同年,新3#井繼續(xù)開鑿,向330米水平延伸。請問7#、8#兩口井在哪兒?在大通,它們與本文題目不符,這里忽略不提。

9#井啥時候開鑿的?等到它開鑿的時候,淮南已經(jīng)換了天,那是1951年7月的事了。向我們介紹情況的是曙光煤礦留守處的負責人,他說大井架是1908年德國克虜伯公司的產(chǎn)品,從撫順市拆卸來安裝的。大井架采用鉚釘法安裝,負責人介紹說為了防腐,在安裝前,曾經(jīng)在井架下面墊了一塊12厘米厚的鋼板,這塊鋼板已經(jīng)銹腐,大井架還安然無恙。

大井架是哪年拆卸來的?不清楚。言辭閃爍之間提到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于1953年,難道是1953年安裝的?說是1908年的的克虜伯產(chǎn)品,有憑證嗎?據(jù)說井架上面有一塊銘牌,但現(xiàn)在不知所蹤。

寫到這里,我來理順一下得到的信息:大井架服務于9#井,這是眼見的事實。從撫順煤礦拆卸來安裝的,這是部分煤礦人口傳的事實。哪年拆卸來的?目前不知道。克虜伯公司1908年的產(chǎn)品,這是聽說的。

1949年后,百廢待興,淮南煤礦使用的木質井架已經(jīng)不能適應大規(guī)模的機器法生產(chǎn),但全國性的建設器材奇缺。撫順號稱煤都,是一個以燃料工業(yè)和原料工業(yè)為主的綜合性重工業(yè)城市,有全國最大的煤礦,煤炭的工業(yè)化開采技術純熟,設備先進。不論是1951年,還是1953年,撫順都是中央直轄市。從撫順拆卸大井架調(diào)運來支持煤礦建設,是淮南被重視的體現(xiàn),是一方有難,大方支援。

為了弄明白9#井的大井架何時,從何礦拆卸來淮的,我來到撫順。我走進煤礦博物館;我站在西露天礦的觀景臺上;我路過渾河,我看到了一座建于日據(jù)時期的還在使用的老橋;我從網(wǎng)上買來《煤都撫順》,在這本1959年印刷的紀念撫順解放10周年的史冊類書籍里,居然有那座老橋的彩印圖片。

為了弄明白9#井架的來龍去脈,為了落實上述數(shù)字,我買來《九龍崗礦史》;我翻閱了九本書籍,我把星星一樣散在天空里的數(shù)字排列整齊,再按照時間順序集中呈現(xiàn)在文字里。

我聯(lián)系九龍崗的活字典程東思老師,他說9#井建成時的絞車司機是從撫順來的幾個人。他在努力回憶有關信息,當沒有檢索到有用的信息后,他又開始在腦海中盤查哪些老人還建在?開過絞車的李師傅應該還在,因為身體好,程老師知道他家住在老龍眼。第二天中午,程老師打來電話,說專門去找李師傅呢,已經(jīng)不在了。然后程老師繼續(xù)打聽……

與此同時,我聯(lián)系1982年九龍崗礦閉坑后,成建制搬遷到淮北朱仙莊煤礦的讀者崇老師……放學后,我在暮色里趕到九龍崗,與程老師一起去找1949年進礦工作的范老師傅。

程老師站在門口喊范師傅在嗎?92歲的老人回答,你是哪個?他與程老師說著鐵路,隔開3#井與新3#井的那道鐵路。因為沒有共同的生活背景,他倆的交流就成了我能聽清楚語音的神秘話語。范老師傅說走到大東門的時候一愣,這是哪里?他工作20年的地方,井架聳立,廠房連著廠房的地方已經(jīng)被推倒成一片空曠的平地。

地上,茅梅的葉子日漸枯干,覆盆子枝條四散。野綠豆的秧子干枯了,黑黢黢的,兩名老婦人在那里采摘著豆莢。

幾天前,崇老師返淮,專程來到9#井與之合影。人活著總要喚醒記憶,記憶總要有個物質載體。從1951年開始,歷經(jīng)各種因素還能幸存,實屬不易。

如果有一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500年后,地球表面就會回到長臂猿時期的風貌,損失最大的,或者說唯一的損失,只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

我去洞二小對面的菜市買了一個豬肘,煮熟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有刺鼻的氨水味,不能食用。

我把一張采風的圖片放進朋友圈。《淮南日報》社的沈主編說:“你好像不要為生計奔波奧?!边@個意味深長,我為生計而奔波,或者說我被小商小販欺騙的時候,誰又會知道呢?存在總被消失,如果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并讓人記住九龍崗,又有什么不可以?

《還記得九龍崗嗎》

作者:崔小紅,淮南市政協(xié)文史專員,已出版地域散文與情致詩的合集《詩意八公山》《聽古城》《淮水流過二道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27張絕版老照片帶你穿越時空回眸百年淮南
【靈璧游記】時間之眼
這里是中興公司的東大井
礦山花兒別樣紅
淮南九龍崗的前世今生
焦作日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