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城內(nèi)的寺與廟
崔小紅
壽縣是我的熟人,我想和她談什么就談什么。比如今天,我說壽縣,我想去說說你的寺與廟。她說好呀,你來,最好帶著朋友。我想了想,帶誰呢?把我親愛的媽媽帶著吧,她一直支持我寫作,如今老了,帶她出門玩玩,去壽縣周游戰(zhàn)國。再把黃老師也帶著,他是我今天的向?qū)А?/span>
“寺廟”這個詞常常連體出現(xiàn)。其實,寺歸寺,廟歸廟。“寺”在古代是官署的名稱,比如大理寺,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還有鴻臚寺,類于如今的外交部。
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派特使請來兩位法師,就由鴻臚寺接待。兩位法師留在中國翻譯佛經(jīng),于是設(shè)立白馬寺。這時,“寺”還是行政機關(guān)。隨著佛教在中原的推廣,“寺”逐漸由官署機構(gòu)演變?yōu)榉鸾坛黾胰司幼〉牡胤剑热鐗劭h的報恩寺。
1
壽縣城內(nèi)曾經(jīng)有過哪些寺?
先從東邊的賓陽門說起。在東門不遠處,有過一座臥佛寺,城東小學(xué)就是在它的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在一棟教學(xué)樓的西邊山墻上,至今還鑲嵌著一塊臥佛寺的石碑,碑刻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碑額是“萬善同歸”四個繁體大字。
在西邊的定湖門不遠處有一個清真寺,挺大的。同樣是“寺”,這里卻是伊斯蘭教信徒禮拜的地方。
緊挨著北邊的靖淮門,曾有一個圓通寺。圓通寺與靖淮門上的無梁殿相距不遠。在壽縣淪陷期間,侵華日兵死亡后,他們的骨灰被日軍裝入陶壇存放在無梁殿里。
2
宗教人物住在寺里。英雄豪杰、圣賢雅士、祖宗神位、鬼怪神靈們住在廟里。
你看這個“廟”字,從的是“廣”字頭,代表房屋頂部。從繁體字“廟”能夠看出來,里面的結(jié)構(gòu)是“朝”字,表示被祭祀的對象與朝廷上的君王一樣受人尊重。至于到底住的是誰,那要看這個廟在什么地區(qū)。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fēng)。
比如城隍廟,里面住著城隍老爺。在中國民間和道教里,他是普遍受到祭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因為他擔(dān)任著守護城池的重任。城隍廟的儀門通常有副對聯(lián)——陽世之間積善作惡皆由你;陰曹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
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建城隍廟的,只有達到一定級別的城池才允許建。壽縣城隍廟舊址在壽縣三中老校園內(nèi)的大禮堂處。它在晚清時期與總兵署比鄰而居,城隍廟在東,總兵署在西。
3
出三中老校園的西大門,沿著箭道巷向北走,在箭道巷與大寺巷交叉處的“丁”字路口的東南,曾有一方撒金塘和一座準提庵(音)。“庵”是尼姑修行的地方。小尼姑稱呼師父為“爸爸”,稱呼師父的師父為“爹爹”。
孔廟附近曾有文昌宮,是道教場所,里面住著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宿的名稱,就是百姓說的文曲星、魁星。古時認為文昌星主持文運功名。自唐宋以來,由于歷代帝王對文昌帝君的追封,加上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文昌帝君經(jīng)過從星神到人神的復(fù)雜變化,文昌文化形成,這要歸功于道教。
1949年1月17日,在壽縣的文昌宮廣場召開3000人的群眾大會。當(dāng)時的上層人士,為淮南煤礦和平解放盡過一份力的程華亭出席。之后沉寂,鮮有他的信息。
4
壽縣老城里還有火神廟,在舊址上建起現(xiàn)在的城北小學(xué)。岳飛廟在報恩寺的西邊百米處。也就是岳飛廟與報恩寺同時坐落于現(xiàn)在的大寺巷,都是面朝南。
大約在1959年的時候,已經(jīng)在淮南煤校(安理大前身)讀書的黃老師從賓陽門進城,途徑大寺巷回家。在大寺巷的路上,他遇見壽縣一中高中語文教師陶志固(音)先生在抬糞土。陶老師抬前面,兩名高中生輪換著抬后面。他看見陶老師摔倒,爬起來,又摔倒,再爬起來。陶老師50多歲,中等個,有些富態(tài)。那時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強制勞動。
5
在壽縣一中的附近還有八臘(zhà)廟,供奉的是消滅蝗蟲有功的劉猛將軍,也有人說祭祀的是蝗蟲,還有人說祭祀的是與農(nóng)業(yè)有關(guān)的八種神祗。
在壽縣城內(nèi)的東北方向,有一座小關(guān)帝廟,敬奉的是武神關(guān)羽。有小關(guān)帝廟,就有大關(guān)帝廟,簡稱關(guān)帝廟。它在南邊的通淝門的西邊,與前文說到的清真寺不遠。
小關(guān)帝廟與東岳廟都在城內(nèi)的東北方向,兩廟隔著城內(nèi)的護城河。小關(guān)帝廟在北,東岳廟在南。
黃老師比劃著我們留步的地方,說這里是東岳廟的大照壁,就像報恩寺那樣的大照壁。報恩寺的照壁距離大門近,東岳廟的距離大門遠。為什么?因為照壁與大門之間有一座橋。為什么有橋呢?因為東岳廟應(yīng)該建在城外,事實上建在了城里,中間加一座橋,表示東岳廟已經(jīng)被隔在城外。
壽縣東岳廟里供奉的是《封神榜》里的黃飛虎。在有的地方,東岳廟里供奉的是泰山神。
壽縣號稱三街六巷七十二拐頭,在每條巷子盡頭正對著的墻壁上,會有一個福龕,里面放一塊泰山石敢當(dāng)。我在2019年寫的《壽縣有條袁家巷》那篇文章里,把“福龕”寫成“福坎”。I’m sorry.
壽縣,我的熟人,我在與你交談之前,也曾考慮到該如何開口,如何結(jié)束?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移步換景?再或者先說寺,再說廟?
想一想,方案都采用吧,好像又都沒有采用。因為我把壽縣一中放在了最后。
我給黃老師打電話,我說黃老師,我們是去壽縣采風(fēng)“寺”與“廟”的,怎么跑進壽縣一中的老校園里去了?
他說你忘啦,在找準提庵(音)的時候,就順道走進一中了,它倆一個在大寺巷的路南,一個在路北,緊挨著不遠。我想起來了,在大寺巷的路上,陶老師蹣跚前行。
壽縣一中在1955年到1958年期間叫壽縣中學(xué)。它的近代建筑是優(yōu)秀的,被保存住一部分,尤其是圖書閱覽室,還有校長辦公室。
黃老師走在自己的母校,走進記憶里的時光,他逢人便講他的班主任吳老師。沒想到與他搭話的人說吳老師就在校園里。黃老師很高興,馬上要去看他的班主任。我很好奇,黃老師今年82歲,他的班主任應(yīng)該更高壽了吧。
院門大開,一位老婦人站在正廳的門中,皮膚白皙,面容慈祥、安寧、恬靜,微笑著。她就是黃老師的班主任吳子燕老先生,1935年出生在舒城城關(guān),1955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學(xué)院(安師大前身)。
班主任看到自己的學(xué)生也很開心。黃老師說那是在1958年的初中升學(xué)考試期間,他上午還在考試,因為患瘧疾病,頭腦昏昏沉沉,非常困頓,不知道下午的考試已經(jīng)開始。
吳老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xué)生沒來考試,馬上派出兩名因為保送而免考的同學(xué)去詢問情況,這兩名同學(xué)架起黃老師的胳膊,把他架進考場,完成答題任務(wù)。黃老師說,多虧老師派人去,否則的話,他不會考取淮南煤校,不會成為煤礦的副總工程師,不會成為區(qū)政協(xié)的副主席。
在1958年,壽縣中學(xué)動員學(xué)生升入高中,繼續(xù)深造,初中學(xué)生拿不走自己的檔案??牲S老師家庭實在困難,升入高中后,極有可能中途輟學(xué),黃老師想上中專。吳老先生想辦法,讓自己的學(xué)生如愿以償。我說吳老師,您是一名真正的好老師。她微笑著輕輕的說這是老師應(yīng)該做的。
82歲的黃老師在與87歲的吳老師合影,我也合影留念。吳老先生面帶微笑,恬靜又安詳。我握住她的手掌,綿綿的感覺,這樣的人,長壽。
天地國親師,師道尊嚴,不是因為師的身份,而是由于師的付出。教師的愛心與啟智工作,才會讓人茁壯成長,給社會帶來富足與安康。
壽縣,我的熟人,你說你的“寺”與“廟”真能應(yīng)人所求,旱時降雨,澇時放晴,五谷豐登,祛病保平安嗎?
你可以思考一會兒再回答我。趁這個時候,我來補充兩個在鳳臺縣青龍寺看到的細節(jié):一是寺內(nèi)保留的舊門樓,簡陋拙樸。二是寺南新壘的土地廟,占地約兩平方米。
壽縣,你消失的那些寺與廟的規(guī)格與這兩處相比,如何?
至于寺廟在慰藉心靈等方面的作用,咱以后再說。我媽媽已經(jīng)在催我送她回家,她說做禮拜的時間快到了。
《壽縣的寺與廟》
作者:崔小紅,淮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