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聚會,晚上10點多,我看到王老師已經(jīng)無法坐地鐵了,于是跟他說不如我開車送他。他說:“你有點繞遠啊,不麻煩你了?!?/span>
我說:“你知道嗎,好的人脈關系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span>
他一聽這話,立馬釋然了,大大咧咧地坐上我的車:“OK,拉我去承德?!?/span>
于是,我們就成了相互“麻煩”的朋友。
人們通常愿意幫助自己喜歡的人,當請求對方幫忙時,你在給對方一個暗示:“我就是你喜歡的人啊。”于是,對方就被催眠了。你們倆也就成了小伙伴……
有的朋友會想:原來麻煩別人也能交人脈???那太好了。我要買輛車,管人借個十幾萬,不但能開個好車,還能交個人脈,還省好多錢,真是一石三鳥啊。
這是一個很錯誤的想法。你把這個麻煩拋出去,那就真的是個麻煩了。別人不會因為這個忙而跟你成為朋友。他們的回應是:“藥別停。
我們要先確定,這個忙不會給對方造成真的大麻煩。否則對方會馬上建立防御:你小子到底想從我這兒得到什么?
盡量不要涉及金錢這樣的利益關系。人脈更多是一種個人感情,一旦牽扯可以精打細算的利益,就會變成勞資、雇傭、購買的關系。即便真的有利益關系,那也最好不要將這種幫忙看作是搭接人脈,而把它看作一個契約。
別人幫助了你,人情一定要還。人際關系的核心行動是“來往”?!秶恰防镏v最好的談戀愛的方式是“借書”,因為有借就有還,這樣就有了“來往”,一來二往就曖昧了。建立人際網(wǎng)絡的方式同樣如此:你麻煩了朋友一次,算是借了一個人情,人情總要還的,當下次再還的時候,關系就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