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相似,只在特定的時刻想起父母。因為那時我們要開創(chuàng)我們所謂的人生,是的,這難道不重要嗎?那時父母會期待,然后變?yōu)榈却?。他們一直以他們的方式來愛,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甚至忽略了那些直沖沖的傷害,唉,我們的青春。
當知道了人生的凄冷,就發(fā)現(xiàn)有一種源源不絕的溫暖。那蠟燭般溫暖卻猛然照亮心田,人得以明心,愛得以連綿。當父母變得有些像個孩子的時候,那就是你的明天。被愛是種幸福,能愛是另一種幸福。人生有些平常其實蘊藏著極大的幸福,年輕因為擁有而忽略;中年因為不得已而退其次;老年數(shù)大變空而悟其實,只是身已枉然,徒論其心。
有一種舍,就有一種得,舍得之間俱從君心,只是我們的心會變,也在變。但是,舍得不變,變者唯心。不過可能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我們的父母舍棄了許許多多,他們得償所愿了嗎?看來這個世界不僅僅只有道理,上帝也可能有不少感性,不過他的感性可能還是要少于我們的惰性。
我們總覺得這個世界遺憾多于圓滿,我倒覺得我們少了莊子的鼓盆而歌。有時我在想能逐利者逐多少能轉(zhuǎn)逐其他?而我們要多久才能體會到平常里的幸福?雖然電視劇已為我們作答,但是人生不是電視劇。電視劇是編撰出來的愛,我們有時還很感動,而父母的勞作父母的嘮叨父母的失望我們卻往往視而不見,有一個理由去做,我們往往能找到另一個理由不做。這是上帝的安排還是我們自己的安排?我們對世界往往有所掩飾,而對父母往往無所顧忌,而父母會對誰能對誰無所顧忌?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了父母,我們便突然明白了過去,此時看到我們的孩子,我們便不僅僅只是感動吧?舍得不變,變者唯心。
是的,我們在忙著開創(chuàng)我們的人生,但那種鋒芒的人生大多不能帶來幸福。幸福由心不由人,而且幸福只在手之能觸目之所及的地方。想想你所求的幸福,對比一下父母的幸福,哪一個更容易實現(xiàn)?而哪一個又已經(jīng)實現(xiàn)?!如果換一種舍得,哪一個更遺憾?
確實,我們不可能都體驗一遍再做出決定,甚至都體驗了一遍做出的決定仍讓自己遺憾,佛說的娑婆世界便是此意。所以,如何看待遺憾比如何避免遺憾要更現(xiàn)實一些。成功我所欲也,幸福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成功而取幸福者也。其實幸福已是成功,而且你相信,你就能體會。如果你以金錢為幸福,在多者面前應為無福;而你以道德為幸福,在比你更強的人面前你也不會面紅耳赤,只會特別感動,特別缺乏者除外。我們都會迷失,善根其實就是良心。
迷迷醒醒之間,人間上演百態(tài)。幸福由己求,施于人,返于己。不幸也是如此,只是迷者何救?聰明由天,智慧由煉,下智者亦可有大成就。舍得不變,變者唯心。你不是特別孤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