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上了小學,孩子就不能玩了,因為從這時候開始,孩子就要開始真正接受教育了。
學習就像建房子一樣,房子有多高取決于它的地基有牢固,如果孩子在小學就把基礎(chǔ)打牢了,以后的學習會容易很多。不過有些家長也開始擔心:一味地狠抓學習,會不會讓孩子變得不快樂?
其實,快樂和學習并不沖突啊。只要方法用的對,讓孩子愛上學習并非不可能。
一年級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剛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遇到困難要么選擇求助爸媽,要么就干脆放棄。
但還是有些家長總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灌輸一些超過他們接受范圍的知識,比如讓孩子去背乘法口訣表,規(guī)定孩子每天背大量英語單詞,默寫古詩詞……
最常見的結(jié)果就是,我們把孩子越推越遠,他們也沒學進去多少知識,甚至還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
所以,孩子讀一年級的時候,家長的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而是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對學習有個概念。
要知道這時候的孩子可塑性最強,接收知識的能力也很強,千萬不要浪費了給孩子灌輸學習觀念和習慣的好時機。
比如和他一起制定作息時間;遵守學校紀律,不遲到早退等等。
總之,就是要讓孩子盡早的適應(yīng)學生身份。
二年級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孩子已經(jīng)對學習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能夠適應(yīng)了學校生活了,這時候家長就要開始抓孩子的學習習慣了,尤其要孩子寫作業(yè)的習慣。
從教多年,我發(fā)現(xiàn)孩子寫作業(yè)習慣直接能反映一個孩子的性格,也基本上能確定他以后的學習高度。
有時候課堂作業(yè)只有兩道應(yīng)用題,有的同學十分鐘內(nèi)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學生卻要拖到下課鈴聲響才交,甚至有些還當堂完成不了。
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而這也可以預知他們成績的好壞。
效率低的孩子可能平時在家做作業(yè)不是要去上廁所,就是去喝杯酸奶,吃個水果什么的,每隔10分鐘就要離開座位一次,硬是把半小時能完成的作業(yè)磨蹭到一個半小時,不僅寫地慢,錯誤率也高。
我這里不是鼓吹孩子寫作業(yè)越快越好,而是要家長幫助孩子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僅次于完美的結(jié)果是完成,首先要把任務(wù)完成了,然后再認真檢查一遍,提高作業(yè)質(zhì)量。
這個態(tài)度不僅能用在學習上,對以后的工作也同樣適用。
三年級
不管孩子前面學習成績有多好,在進入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們還是會有隱隱的擔憂。因為聽說三年級是道坎。
不僅學習內(nèi)容增加了,而且學科的難度也陡然上升,再加上興趣班,孩子的學習時間根本不夠用,學起來會很吃力。那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跨過這道坎呢?
唐納德教授認為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就進入了從“學習如何閱讀”過渡到“通過閱讀去學習”的關(guān)鍵時期,孩子的學習不再是簡單的入門知識,而是開始接觸各種科學事實。
這個階段如果孩子不能流暢、快速地閱讀就會迅速被同學落下,并且越往高年級差距越明顯。所以,三年級家長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
開始閱讀積累
首先家長要擺正心態(tài),閱讀是一個韜光養(yǎng)晦的過程,不要太急功近利,孩子讀完一本書,就希望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水平能一下提高好幾個檔次,這是不可能的。
要想發(fā)生質(zhì)變,必須得有量的積累,讀的書多了,這些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其實,閱讀不是一件功利的東西,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不要只局限于某一類圖書,只要是積極正面健康的書籍,都可以給孩子看。
提高讀書的質(zhì)量
讀書量是有的,但是也不可走馬觀花,要注意閱讀的質(zhì)量。因為三年級開始,考試的內(nèi)容就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了,開始增加對語句,文章的理解的考察。
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讀書的家庭氛圍,跟孩子一起讀一本書,讀完之后交流一下感悟,或者是鼓勵孩子做讀書筆記,讀書感悟,幫孩子真正讀進去。
四年級
等到了四年級,家長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忽然下降。因為四年級的數(shù)學課程,對孩子的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概括、理解、空間想象能力。
如果再用低年級學習的方法去學習,可能就會出現(xiàn)不進則退的情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勢在必行。
首先要上課認真聽講,雖然這有點老生常談,但是課堂上跟著老師學習知識會更加高效,也更容易理解。孩子在課堂上需要做到思維發(fā)散,舉一反三,然后靈活運用到做題里面。
其次,做課后習題的時候,先了解題目的考察的知識點,對應(yīng)到書本中的例題,學會比較分析。
最后,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精題集。錯誤的題目很多,把平時學習中常遇考的知識點以題目的形式記錄下來,總結(jié)出題規(guī)律,也方便考前的復習。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會讓他以后學習得更加輕松。
五年級
五年級就意味著小學階段很快就要結(jié)束了,再過一年就要進行小升初的考試了。這時候家長就不必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基礎(chǔ)知識上面了,適量的拔高對孩子成績的提升很有幫助。
在這過程中孩子不可避免會遇到難題,有些題目孩子一看很長,連試都沒試就斷定自己不會,這時候孩子對自己沒自信,適當引導孩子是可以解決的。
如果孩子是在是想不出來解答的方法,我們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一步一步去引導孩子思考,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到克服難題的喜悅,還能消除下次遇到難題時的恐懼。
這時候孩子需要一個錯題本,把錯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進行歸納總結(jié),找出錯因,下次爭取不犯同樣的錯誤,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所有錯題都抄,不僅浪費時間,還很難堅持。
只要上課把老師教的題型都掌握了,再把錯題和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了,孩子的五年級便會學得非常充實。
六年級
面對升學考試,孩子的壓力一點也不比家長少。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過于焦慮、緊張,因為情緒是會傳染的。
越是臨近考試的時候,我們越應(yīng)該讓幫孩子減壓,周末帶孩子看場電影,打打球;飯后陪孩子散散步,跟孩子聊聊天。跟孩子并肩戰(zhàn)斗的感覺,你不想體驗嗎?
不過放松歸放松,學習也絲毫不能懈怠,讓提前跟孩子一起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主要是對新知識的學習和舊知識的鞏固;并鼓勵孩子多接觸課外知識,增長見識。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看著每天努力的自己就很開心了,至于最終的考試結(jié)果,應(yīng)該不會太差的。
成績固然重要,但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可忽視。心理學上說,習慣是人類的第二個上帝,習慣對人的影響僅次于,上帝對人類的塑造。
而好習慣的最佳養(yǎng)成時期就是小學階段,有了良好的習慣,能在學習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讓我們家長省下不少心
關(guān)注公眾號“童憶成長“收聽幼兒睡前故事,免費領(lǐng)取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