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正文之前,先向大家介紹一下該詞出現(xiàn)的背景,放心,不是普及歷史知識:
宋詞發(fā)展到清朝已經(jīng)不像宋朝時那般風(fēng)光,明清發(fā)展起來的通俗文學(xué)題材逐漸成為了社會的主流文學(xué)形式,擅長寫詞的文學(xué)者更是鳳毛麟角。
可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詞作家也不少,可是納蘭性德在其中絕對屬于領(lǐng)先的人物,歷史上,他的出現(xiàn)讓詞在清朝初期時迎來了又一次輝煌。納蘭詞風(fēng)格哀婉,韻格極高,頗類似北宋花間婉約名家,后人評其為“清初第一國手”,后更有納蘭詞集《飲水詞》流傳于世。
從原來的“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變成了“家家爭唱飲水詞”,當(dāng)時納蘭性德一有新的詞作問世,便傳遍街頭巷尾。
宋朝時期,《虞美人》是詞牌種使用最多的一個,蘇軾、秦觀、辛棄疾、李煜等均有《虞美人》的傳世之作。
在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上一篇為大家介紹過)問世之后,這個詞牌名就被定律,因此,虞美人也叫“一江春水”,著名的幾首詞有: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的這首詞,句句血淚,兩個問句堪稱經(jīng)典,竟成為他的絕命詩!
到了兩宋以后,這個詞牌下就很少出現(xiàn)精品,一直到納蘭性德的出現(xiàn)。
納蘭性德在這個詞牌下寫過3首佳作,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是他離世前,為悼念他的愛妻盧氏所寫,也是他最后一首《虞美人》??蛇@樣的一篇《虞美人》并沒有讓納蘭性德從情傷中走出來,他依然沉浸在失去愛妻的悲傷中。
這首詞就是《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外面淅淅瀝瀝的下著雨,在這雨中井欄邊的梧桐漸漸老去,秋風(fēng)瑟瑟,秋蟲聲聲,我所愛的人卻在蟋蟀的鳴叫中芳蹤消逝,當(dāng)時與所愛之人一起走過的路,現(xiàn)在已杳無痕跡,布滿了青苔。
秋風(fēng)、秋雨、梧桐、落葉、蟲鳴將凄涼的庭院秋景如夢般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可是為什么會布滿青苔呢?時間很長嗎?這句話顯然與最后的那句經(jīng)典之語“十年心”相呼應(yīng)。
此時來到這舊地重游,往事杳然,令自己突然驚醒,故地已經(jīng)物是人非,即便在這里看到或找到了愛人落在這里的翡翠頭飾,那種自己心中無限傷感無人能懂無可傾訴,只能徒自傷感,回到現(xiàn)實吧,回憶徒增煩惱。
來到當(dāng)初與愛人一起約會的“回廊”,睹物思人,無限的思念涌上心頭,可是在這相思之地,只有月亮陪著自己,那花陰月影更是令自己心潮起伏。在外人看來這是多么好的一片月華之景,可在納蘭容若看來,此時只有自己在這里,那裹不住的思念如何才能讓愛人知道呢?
最后一句,神來之筆:十年光陰轉(zhuǎn)眼即逝,眼前的一切都變了,走過的路、游過的回廊、看過的月光都已改變,而自己的那顆真心卻始終未變。最后的兩個“十年”,讓全詞的感情達(dá)到高潮。
十年前的蹤跡宛然猶在,十年前的那顆心還依然在胸膛跳動。
全詞從意境的描寫與鋪墊上來看,都屬于“虞美人”詞牌特點:寄情于景,而且慣用愁情來我孤寂、思念做鋪墊。
從遣詞用字來看,更是超越前人,用詞用句更加清麗而又靈動,感人至深。尤其是最后的九個字: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成為了全詩的升華之句,也成為納蘭性德奠定自己文壇地位的佳句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