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既不是你的親人,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這句話放在魏晉名臣羊祜和東吳名將陸抗之間是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他們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那定然是能暢所欲言的知己,而不是在戰(zhàn)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
羊祜先祖是漢朝士族,他則是晉武帝司馬炎開國功臣之一,史書記載羊祜“身長七尺三寸,須眉秀美”,是個美男子,他才學(xué)出眾,口才極好,善辯論。
當(dāng)曹爽與司馬懿斗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羊祜拒絕了雙方的招攬,直到皇帝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出面,他才勉強答應(yīng)當(dāng)了一個中書侍郎??雌饋硭@是三方都看不上眼,實際上他是在仔細考量,誰才是最值得他效力的,最后他選擇了司馬一族,并擁立司馬炎登上帝位,建立了西晉政權(quán)。
此時蜀國已滅,只剩下東吳還虎視眈眈,司馬炎積極籌備滅吳之事,但是一出師就不利,此后多年他一直猶豫滅吳這件事。
司馬炎第一次放開手腳攻打東吳,派出的大將就是羊祜,不過這場戰(zhàn)爭西晉失敗了,敗給了東吳名將陸抗,丞相陸遜的次子。
剛到荊州上任的羊祜并沒有立刻開戰(zhàn),而是養(yǎng)精蓄銳,把精力放在了開發(fā)荊州上面。他在荊州開辦學(xué)校,屯田蓄糧,對吳國人采取寬容的政策,對待投降者以禮相待。272年,吳主孫皓解除西陵督步闡的職務(wù),步闡害怕被孫皓殺掉,于是投降于西晉。步闡的這邊一投降,陸抗立刻就知道了,然后他馬上做出反應(yīng),率兵攻打西陵,不給西晉喘息的機會。
對此西晉做出的反應(yīng)卻是,羊祜和巴西監(jiān)軍徐胤兵分兩路攻打江陵和建平,試圖分散陸抗放在西陵的主力軍,達到荊州刺史楊肇直接去西陵救援步闡的目的。結(jié)果陸抗采取破壞江陵以北的道路,切斷了西晉軍的糧草供應(yīng),讓西晉的整個計劃癱瘓,打贏了這場人數(shù)處于劣勢的戰(zhàn)爭——西陵之戰(zhàn)(西晉八萬,吳軍三萬不到)。
羊祜在這場戰(zhàn)爭中失利遭貶,他也從中吸取到了教訓(xùn),那就是東吳的君主孫皓雖然不咋地,但是手下能人眾多,國力比起西晉來也不逞多讓,要想滅亡東吳,還得再多等幾年。于是,羊祜請求留守荊州,東吳的荊州都督也一直是陸抗在當(dāng)。在互相對峙的那幾年里,羊祜與陸抗可以說是成為了互相最佩服也最了解的人。
陸抗聽說羊祜喜歡喝酒,正好他得到一壇好酒,就派人送去西晉的大營,交給了羊祜。羊祜當(dāng)著大家的面,直接打開蓋子就要喝酒。當(dāng)時有下屬勸說羊祜防人之心不可無,羊祜卻說陸抗不是那種下毒的人。
又有一次,羊祜聽說陸抗生了病,他派人送了一副藥給陸抗,還寫了封信關(guān)心陸抗的身體。陸抗這邊也有人不信任羊祜,不讓陸抗吃羊祜送來的藥,陸抗也說了跟羊祜差不多的話,大概意思就是羊祜也不是那種下毒的小人。
羊祜在西陵之戰(zhàn)中敗給了陸抗,因為有了這次失敗,他決定改變策略,既然武裝上打不過,那就攻人心嘛,慢慢磨。
羊祜在對待東吳人的問題上格外的大方和講規(guī)矩禮儀。每次打仗之前,羊祜都會提前與東吳將領(lǐng)約定日期,且絕對按照日期來執(zhí)行,絕不會提前搞突然襲擊;抓到了吳軍兩位將領(lǐng)的孩子,羊祜則安全把他倆送還到東吳,最后那兩位將領(lǐng)歸降于晉;吳將陳尚、潘景進犯,羊祜領(lǐng)兵殺了他們,但是派人厚葬了他們,稱佩服他們的氣節(jié),還把尸體還給了他們的家人。羊祜的一系列懷柔的做法,的確很有效果,吳國人對晉軍也不是那么抵抗了,暗地里還把羊祜稱作“羊公”呢!
陸抗正是得知羊祜這種德行,所以才敢吃下羊祜送來的藥,而且他若是不吃,就相當(dāng)于懷疑羊公,他也就處于道義的下方了。陸抗也是這樣告誡東吳將士們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荊州邊界都很和平。陸抗病死以后,羊祜覺得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遂上書司馬炎,請求攻打荊州,但是此時的司馬炎卻猶豫不決,直到羊祜臨終,司馬炎也沒做出決定,還是在羊祜死后兩年,西晉才出兵消滅了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