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2019.04.08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四妙湯的用法用量
4.5 摘錄
5 參考資料
附:
1古籍中的四妙湯
sì miào tāng
四妙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
四妙湯為方劑名,出自《瘍醫(yī)大全》卷七方,即《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方記載的神效托里散的別名[1]。
黃芪、忍冬葉各五兩,當歸一兩二錢,炙甘草八兩[2]。
上藥為細末[2]。
每服二錢,酒煎,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少須再進二服;留渣敷患處[2]。
《瘍醫(yī)大全》卷七方之四妙湯功能托里排毒[2]。主治癰疽發(fā)背,腸癰乳癰,無名腫毒,焮紅疼痛,憎寒壯熱,狀若傷寒者[2]。
紫草 升麻 糯米各30克 甘草(生)7.5克
上四味,粗搗篩。
《圣濟總錄》卷一六九方之四妙湯主治小兒麩豆瘡欲出,渾身壯熱,情緒不樂,不思飲食。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
《圣濟總錄》卷一六九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y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70.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y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54.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