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螃蟹有悠久的歷史,直到今天,金秋時節(jié),持蟹斗酒,賞菊吟詩還是人們一大享受。蟹乃食中珍味,不但味美,且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故有“一盤蟹,頂桌菜”的說法。螃蟹雖味美營養(yǎng)高,然而最近很多醫(yī)院斷斷續(xù)續(xù)迎來了因為吃螃蟹而“中毒”的“饞嘴貓”,那么什么樣的人可以吃螃蟹?吃螃蟹都要注意什么?不妨了解一下。
做到知彼
中醫(yī)認為,螃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補骨填髓、養(yǎng)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濕退黃、利肢節(jié)、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于瘀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做到知己
了解自己體質,下嘴不遭殃,螃蟹不適合什么樣的“饞嘴貓”呢?
脾胃虛寒者如果經常吃了不消食,肚子一吃涼的就加重或者疼痛,肚子還喜歡溫熱的,大便經常噼里啪啦的不成形,四肢經常冰涼,婦女白帶清稀而多有這些癥狀者,是不適合吃蟹的。
風寒感冒(清鼻涕、清痰)未愈和一些皮膚疾病者忌食。
月經過多、痛經、懷孕婦女還是聞聞餐桌上螃蟹的味道就行了吧,只能看不能下嘴,屬于忌食螃蟹人群。
怎么吃蟹不中毒
螃蟹中毒多見有腹痛、腹瀉、嘔吐、蕁麻疹等。中醫(yī)認為,螃蟹性咸寒,用生姜末、大蒜汁可溫其寒性,解其毒性。
其次,細菌在螃蟹肉里也容易滋生,吃了也會中螃蟹毒。用熱酒搗藕節(jié),以熱酒調服,有治療螃蟹毒的可能。因為吃螃蟹容易寒胃,所以吃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用其他的溫暖胃之藥物。
另外要說的是,螃蟹的鰓、沙包、內臟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吃時一定要去掉,生蟹、醉蟹或腌蟹等“未熟透”的蟹不宜食用,應蒸熟煮透后再吃;存放過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不宜與茶水同食,吃蟹時和吃蟹后1小時內忌飲茶水;蟹肥正是柿子熟的季節(jié),應當注意忌蟹與柿子混吃;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否則更會導致腹瀉。
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吃不壞肚,螃蟹的營養(yǎng)和健康二者才可兼得入肚。